想为鹿道森的父母说两句话

首先声明,这是一篇自嗨文,只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强求任何人的认同,若有不同意见,我完全理解。



首先还是对这个年轻人的离去表示惋惜。

这两天将鹿道森事件仔细过了一遍,包括他的遗书、微博,以及网上的报道、各大公众号的推文等等,这篇文章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而写,如有不尽之处,恕我无能为力。


01  任性的后果

若是对这个年轻人加以概括的话,我觉得他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任性

他死了,把身后事安排的妥妥当当明明白白,不给任何人添麻烦,展现了他的温柔与善良。

但他这一走后果是什么?

铺天盖地的报道,公众号用最煽情的标题吸引着流量——

“那5000字遗书,朝所有父母开了一枪”、“原生家庭的痛,身体从未忘记过”、“他的5000字遗书给所有父母都上了一课”
……

这些报道的作用在于利用他的热度,帮他塑造“完善受害者”形像,用最极端的语言挑逗着读者的情绪,让他们一起愤怒。

人们无限度的同情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摄影师,用“玫瑰少年”等意象与之相联。

也许有少不经事的年轻人觉得这是一个凄美而文艺的故事,也许还会有下一个“玫瑰少年”步他的后尘。

而真正的“抑郁”、“霸凌”、“原生家庭”等问题得不到解决,人们只是又群情激愤了一回,并将情绪发泄在他的父母家人身上。

来自网络的声音大多都是年轻人的声音,虽然鹿道森生前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不被理解,至少他有5000字的遗言被网友们看见。

而他的父母仿佛被剥夺了发言权。

至少我没有见到他父母的发声,只有“家人悲痛”之类泛泛的报道。

他的父母应该五十多岁了吧,在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时,也许他们还要承受着无止境的网暴,他们已经心碎了,却还要被那5000字遗书一遍又一遍枪毙。

等潮水退去,痛惜你的网友们都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唯有你的父母家人将舔舐着伤口,永远痛苦着。

自媒体榨了你的热度以谋利,然后将你的父母钉在耻辱柱上,一生恐怕都难以翻身。

这就是你的“不给任何人添麻烦”,这就是你的“温柔与善良”,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02 他的父母真的不爱他吗?

鹿道森第二个关键词应该是——脆弱

他在遗书中一遍又一遍提到了“爱”。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一时间仿佛全世界都是缺爱的人。

他的亲人与邻居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对他这一做法的不解,并对“校园霸凌”、“与父母关系紧张”之类的事亦表示不解。

这些“不解”亦引起了网友的共愤。

甚至有人说:“最理解他的都是不认识他的网友。”

鹿道森出生于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我国经济是什么状况,我想大多数八零九零后都清楚。

“生存”与“生活”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海德格尔说:“人,当诗意地栖居。有了这份诗意,生存变成了生活。”

少年的心里一旦产生了这份“诗意”,他与父母间便产生了终极隔阂。

那个年代,父母所追求的只是吃饱穿暖,对于“爱”、“抑郁”之类他们或许真的不懂。

在孩子看来,他缺少妈妈的爱,但他的妈妈也许正焦头烂额的想明天拿什么下锅、也许正在灯下为他缝补棉衣、也许正疲惫的照顾着他的弟弟妹妹……

在贫困、贫瘠的年代,他们的目标只是把我们喂饱,让我们健康长大,这就是他们以为的全部的爱。

鹿道森的父母外出打工是他们以为的爱,他们关系再差却不离婚也是他们以为的爱。

就像情侣吵架——

男孩说: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女孩说: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两个“想要”在根本不同的层面,一个物质、一个精神,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生活”。

父母受制于年代的局限性无法与孩子沟通,而孩子却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怨恨爱的缺失。

《人间失格》中说:“懦夫连幸福降临都害怕,触到棉花都会受伤,当然也会为幸福所伤。”

一个人如果脆弱成这个样子,得需要多少爱与呵护啊!

而他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他们可能文化程度并不高,不能理解他精致的忧伤,他们只是“粗人”,永远也走入不了他细腻的内心。


03  爱的真正含义

鹿道森事件一个细节很触动我,就是在他失联的前一天拒收了妈妈发的生日红包。

至少他的妈妈记得他的生日,还给他发红包。

我的一个朋友说,每年过生日前一天,她会在朋友圈发“明天要过生日了”,要是父母到时候想不起来,都很尴尬。

在全网高喊“孩子是独立个体”的时候,要知道“父母也是独立个体”,他们不是天生就是你的父母,他们也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生而为人,尤其是成年人,不能强求他人毫无缘由的爱你,即使他们是你的父母。

在《原生家庭》之类书大火的同时,仿佛所有人都在一瞬间觉醒,为自己的性格缺陷找到了根源,将矛头直指父母。

可当你回到家,面对苍老的父母,他们还是只会问你吃饱没、穿暖没?

你的愤怒与仇恨,他们永远也不会懂。

未成年人的犯罪与自杀,父母一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鹿道森已经25岁了,却还沉浸于受害者思维模式中,仿佛嗷嗷待哺的孩子。

不管我们在童年时代遭受过何种不幸,只要我们健康长大了,都应该感激父母。

在享受被爱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去爱。

你已经有了足够坚实的臂膀,完全可以张开双臂去拥抱父母。

虽然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够足够爱你,但你可以去爱他们。

爱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接受和给予都是获得。

学会爱父母、爱孩子、爱世界、爱出现在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在给予爱同时,也收获了爱。

你不需要原谅父母,他们也不需要你的原谅,你要做的只是与自己和解。



也许有人会说你完全不理解抑郁症患者,才会说这些。

其实是我太理解抑郁症患者了,才会说这些。

经历过人生至暗时刻,从谷底爬上了彼岸,才能看到深渊的全貌。

鹿道森的遗书里写道:“最绝望的从来不是死去,而是清醒克制的活着。”

他说的非常对,对于深度抑郁症患者来说,清醒而克制的活着是最绝望的,但只要越过这黑暗的绝望,就是重生。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就是打怪升级、不断战胜困境的过程,不要幻想生命被爱包裹,处处是友爱与包容。

抱着一颗永不长大的玻璃心,真的不适合活在这个世上。

即使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爱我,至少我还可以爱我自己。

如果没有人带我走出深渊,那我自己就做那个人。

这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再次声明,以上纯属自嗨,如有意见,与我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为鹿道森的父母说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