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内化为能力的3个步骤

学会学习,让你只用20%努力,就能超过80%的人。

以下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3个步骤:

1、我们常说的"二八原则”,其实这里也适用:一个领域20%的核心内容,能够解决这个领域80%的问题。

举例1:主讲人曾经用2天时间提升了100页PPT的逼格,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我当时就是拿了一些高手的PPT,跟我自己的做对比,然后再问这些高手请教经验,最后找出了PT美观的三个关键点

1)饱和度;2)边框;3)行间距。然后我把自己的PPT做了三个改动:1)把原先填充颜色改成半透明;2)把表格的边框改细;3)把字的行间距拉到1.5倍。这样改好,结合配色一点调整,逼格就高很多。

这三点,其实就是让咨询PPT变得更加美观的那20%核心。

当然,比起真正的PPT高手来说,我差得远,但我并不靠做PPT谋生,这20%已经够用了。

举例2:上面说的是技能,其实能力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思维混乱,然后觉得思维混乱是个很大的事情,感觉一辈子都提升不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思维混乱,都是因为缺乏结构化思维,而结构化思维只要掌握三个特征就可以,包括:

1、主题鲜明、

2、归类分组、

3、逻辑递进,

不管写作、演讲还是会议发言,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显得思路很清晰。按照定的方法论来训练,根据天赋不同,2周到2个月不等,就能有明显改变。这不是我瞎说,我写过文章、开过课程,按这个方式训练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结构化思维属于思维的20%核心,而我说的3个特征,又是结构化思维的20%核心。

2、使用知识和问题互相靠的办法,你的知识就会被不断盘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举例1:具体怎么落地呢?分享我的做法。

当我看书或者学习课程看到一个很有用的理论或者模型,我会记下来,然后思考至少3个用该模型解决问题的场景,也一起记下来。下次当我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我不会下意识反应,而是翻一下这个笔记,对照下,哪些方法模型能解決这个问题,如果是笔记中没有的场景,这个问题是某个模型的新场景,我就补充进去。长此以往,积累了很多知识和问题之间对应关系。

3、系统化建议练习,能力需要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需要时间。

举例1:我在前面说到的结构化思维的例子,虽然已经帮你挑出那20%最关键的部分了,但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个系统提升。比如,1个月的计划中,先是每天练习讲三段式,再是练习提炼主题然后是积累结构,基本上每天是不间断的。

总结一下,今天提到了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

三个方法:掌握核心的20%、知识和问题互相靠以及系统化训练。具体到我们的行动中,如果我们有需要提升的能力,首先要先找到专业人士,了解这个领城的核心20%是什么,先去学习那20%;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各个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并记录下来,遇到问题再返回去找;最后,能力提升是个系统性过程,所以需要坚持至少1个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内化为能力的3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