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来自得到每天听本书

本书对中国经典文本《红楼梦》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析,作者引入“原型”与“寓意”的西方文学理论,意欲揭示这部作品的内在思维模型,以及表层叙事背后隐藏的含义。之所以选择《红楼梦》,是因为它最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二元对立互补 和周期循环往复的文化思维模式。

从原型、写法、寓意这三个方面入手,带你理解《红楼梦》的深层魅力,同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

作家王蒙说:《红楼梦》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红楼梦》好像是说不尽的。

《红楼梦》用一种独特的写法打造了一个自洽的系统,把之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都装进去了。

西方人讲故事有一个经典套路叫“英雄之旅”,这是神话学家坎贝尔的伟大发现。他说,古往今来的英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面孔,但是他们的成长模式是一样的,就是启程、启蒙、回归三步走,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原型”的一种。很明显,《红楼梦》不符合这个“原型”,不光《红楼梦》不符合,大多数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都不符合。

那中国文学典型的原型是什么样的呢?

配对加循环,也就是古代中国阴阳加五行思想的底层逻辑。

研究文学原型,就要回到神话,浦安迪这个结论也是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神话得出来的。他说,《红楼梦》在第一回里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就是女娲。在古代神话里,女娲干了两件重要的事——补天和造人。这可以说是定义女娲这个形象的两个基本元素。

虽然中国没有像古希腊神话那样的神谱,但是汉代以后,上古的神仙故事逐渐变得越来越丰富,神仙和神仙之间也有了更多互动。当时的人安排女娲和伏羲结了婚,共同成为人类的始祖,因为伏羲也跟人类起源和婚姻有关。这体现的就是凡事都要配对的思维。

女娲和伏羲虽然和《圣经》里亚当和夏娃一样都是人类始祖,但是这两个故事的逻辑完全不同。《圣经》里,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他们离开伊甸园,开始繁衍生息,是因为偷吃了苹果,犯下原罪。行为推动故事,这就是西方叙事文学的核心,英雄之旅的原型也符合这个规律。而女娲和伏羲的结合,跟他们做了什么、怎么想的都毫无关系,只是因为中国人觉得配对的关系才更平衡。

我们来看女娲补天的故事。天破了一个洞,整个世界混乱了,女娲用石头补天,是为了让世界重新恢复秩序。让世界从混乱恢复秩序的力量,就是五色石。一般认为,五色石象征着五行,也就是说,让世界恢复秩序的力量是五种基本属性有序运转。这背后就是循环的思维。

浦安迪认为,当人们用配对加循环的思维来讲故事,它就成了中国叙事文学的原型。这就是《红楼梦》的作者能够把整个文化编织到一部小说中的秘诀。

在中国古人朴素的世界观里,和谐恒定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内在规律就是阴阳调和、五行平衡,万事万物都在系统里各安其位。而能够各安其位的原因,是任何事物都处在配对或者循环的关系里。这种思维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去逛故宫,会发现它的建筑布局就符合这个规律,乾清宫和坤宁宫,乾坤相对,寓意就是阴阳调和。空间的四方、时间的四时、身体的五脏,也都跟五行有对应关系。

我们可以从三种方面来理解这种思维。

第一种是两个概念的矛盾。理论上说,任何概念都能配对,对对子训练的就是这种思维。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也会相互克制。在古人看来,日落而月出,就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第二种是多个概念的循环。一方面,成对的概念可以生成新的概念,寒来暑往则岁生,新的概念又会形成新的成对概念组,这样,就可以编织出一张概念的网。另一方面,概念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一对应,也可能是多元对应。我们说水火不容,水跟火是一组成对概念,但是在五行的体系里,它们不只彼此相关,还要跟金木土发生更复杂的互动。

第三种是一类概念的集合。你可以把阴阳理解成两极,任何成对的概念都能分别对应阴和阳,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概念集合;集合里的概念自然会有联系,比如火是阳、水是阴,男是阳、女是阴,所以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五行也是一个道理,它表现的是五个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

你看,任何一个概念只要找到能够跟它配对的概念,或者对应五行中的一个属性,它就可以放到特定的集合,跟整个阴阳五行的知识系统连接起来。这种配对加循环的思维,就是中国叙事文学独特的原型。《红楼梦》用这个原型对小说进行编码,把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情节、每一段诗文都放到配对加循环系统里,最终形成了一张精密的大网。

第二部分

小说的三要素就是情节、人物、环境,《红楼梦》就是用“配对加循环”来组织这三个要素的。

只要写热闹的宴会,一定会穿插凄冷的片段。第七十六回,贾家的中秋家宴这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贾母因为甄家被抄,心里不舒服,叹息家里人少;黛玉因为贾母的感叹,和湘云两个人到河边作诗,写出“冷月葬诗魂”的名句,连性情最冷淡的妙玉都说,太悲凉了些。冷从热中生,冷热相继,就像夏至时温度开始下降,是人对自然规律的直观感受。

《红楼梦》推动情节不只是靠冷热交替,还有动静、雅俗、悲喜、离合、和怒、盛衰等等各种成对概念,相当于把“冷热金针”升级成了“阴阳转化”。举个例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的经典情节,乡野村妇刘姥姥受到贾母款待,在大观园里闹出各种笑话。她喝醉之后,误入了宝玉住的怡红院,在宝玉的床上又打呼噜又放屁,把宝玉的丫鬟袭人吓坏了,这大概是小说里最粗鄙好笑的画面了。在这段情节中,作者偏偏要安排贾母带着刘姥姥和宝玉等人到妙玉那里喝茶,引出妙玉对茶的一番点评。妙玉先是讽刺宝玉喝茶像牛饮,接着又讽刺黛玉喝不出她是用存了多年的露水泡的茶,这又是小说里最雅的情节了。

浦安迪在书的最后列了一张表,按照前面提到的这几个维度,列出了每一回对应的概念。比如说,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在第三十九到四十一回,这里几回里有雅有俗、有动有静,这都是这三回里的小编码。如果从整部小说来看,这段情节又有盛衰中的盛、悲喜中的喜、离合中的合,跟小说其他情节中的衰败、悲伤、离别呼应,又成为贯穿整部书的大编码。

如果读过《红楼梦》,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哪怕是在小说的同一回里,主要情节好像也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第七回讲了两件事,一个是宝钗让仆人给其他的女孩送宫花,另一个是宝玉和秦可卿的弟弟秦钟相遇,这两段情节从故事逻辑上来说没有太多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跳出故事层面,从配对加循环的角度来看,你可能读出了黛玉因为最后一个拿到宫花的生气,读出了宝玉和秦钟一见倾心的欢喜。提炼出这些概念,你就可以通过它们找到这个情节跟其他情节之间的潜在联系。你看,阴阳变化就像是一种预设的程序,通过两极之间的交替变化,把很多看似无关的情节编织在一起,推进小说的进展。

说完情节,我们再来看人物。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每三种元素拿出来都可以是一个小循环,比如金木土,它们三个的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关系,就是用这个小循环组织起来的。黛玉对应木、宝钗对应金、宝玉对应土。这可不是牵强附会,小说里有明确的暗示。黛玉姓双木林,在第一回的神话里,她前世是绛珠仙草,草属木;宝钗的钗是金字旁,她又带着一个金锁;而宝玉所戴的通灵宝玉,前世是一块石头,石头自然就是土了。

作者又通过人物性格强化了这种对应。在古人的理解中,五行中的每个属性都各有特点。木的特点是生发,在四季里对应春天,你可以想象一下刚刚发芽的柳条。所以,黛玉不仅情深,而且一定要表达出来,不管是作诗,还是跟宝玉闹小性。金的特点是肃杀,在四季中对应秋天,你可以想象风中飘零的落叶。所以,宝钗的性格是克制,有一种跟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一旦人物跟属性对应,属性的关系就转化成了人物的关系。金木土,是一组三角关系;宝玉黛玉宝钗,是一组三角恋情。金克木,所以宝钗的到来,打破了黛玉和宝玉的亲密无间。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一直让黛玉如鲠在喉,可以说是她早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写法来自《西游记》。明清的读者认为,唐僧师徒五人跟五行的对应关系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孙悟空象征心猿意马的心猿,属于五行中的火。

五行对当时的小说读者来说是一种常识。作者这样写,让读者在读小说的时候运用这些常识,获得一种仿佛能预见未来的感受。比如说,清代读者一下子就能体悟到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关系符合金木土的循环,他自然会对人物的命运形成一个预期,然后他会发现,人物的性格、情节的走向,甚至带有预言性质的诗词,都在不断在印证他的预期。

最后来看环境。关于《红楼梦》的环境,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有一个论断,《红楼梦》有两个世界,荣宁二府象征现实世界,大观园象征理想世界,理想与现实,这是一组配对。另外,《红楼梦》里还设定了一个神仙世界太虚幻境,里面的仙女对应着贾家的金陵十二钗,说明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在现实中的投射,这又是一组配对。如果我们把这两组配对结合在一起看,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又 构成了一组循环 :按照文学评论家吴宓的说法就是虚、实、真的循环。贾府是实,象征世俗人生的经验;太虚幻境是虚,象征哲学家对世界的高度概括;大观园是真,象征艺术家对世界的再现。

你发现了吧,不管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红楼梦》的独特写法就是把组成小说的每一个元素都按照配对和循环的原型来组织。整部小说就像一张周密的大网,各种元素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等待着读者自己去寻找,去发掘。

第三部分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红楼梦》的原型以及它编码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写法,这样来看,《红楼梦》的“寓意”似乎是无穷无尽的。那么这部小说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终极的寓意呢?

所谓寓意,就是小说的言外之意。关于《红楼梦》的寓意有太多不同的说法,清代有一个研究《红楼梦》的流派叫索隐派,他们普遍认为《红楼梦》是在影射政治事件,比如顺治和董鄂妃,或者康熙废太子胤礽。一般读者肯定会觉得,索隐派的结论太牵强了。虽然我们很难接受索隐派的结论,但是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解读的方式是对的。读者一旦陷入作者布下的谜,就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线索,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组合。这样来看,索隐派的解读,跟那些把《红楼梦》看作家族兴衰、爱情故事的解读一样,都是深陷其中,读出了自己想看的。

浦安迪认为,想要理解《红楼梦》的终极寓意,我们就得走出作者布下的谜,用全景视野来看待它。其实,作者已经给了我们提示,这个提示就是“大观园”。

大观园是一座园林。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园林非常重要,所有重要的思想文化命题,比如思想领域的隐逸、美学领域的自然,甚至道德上对过度的反思,都跟园林有某种关系。所以说,园林就是世界的局部。在西方艺术作品里,园林也经常被看作世界的缩影。

再来看看“大观”这两个字。明代讲造园的书里有一句话,叫:“略成小筑,足微大观也。”浦安迪认为,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我们理解《红楼梦》寓意的关键。它的意思是,人永远不可能看到世界的全貌,但是在有限的局部也能参悟整体。这种从有限中参悟无限的思想,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有王羲之的“仰观宇宙之大”,有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这些成语,有道家的“别有洞天”,等等等等。在浦安迪看来,这就是《红楼梦》作者的野心:写小说就像是造园林,是要呈现出整个世界的一个局部,让读者可以从这个有限的局部,去参悟无限的整体。

所以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几乎所有重要的问题都被装进了这部小说里。比如说真和假的问题,小说一上来就用“假亦真来真亦假”的对联点名了。然后,《红楼梦》里又写了一个甄宝玉来跟贾宝玉配对。如果单纯从故事本身来看的话,甄宝玉和甄家好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如果考虑到写法和寓意,你就能理解,这是作者给我们的提示。甄贾宝玉可以是镜像关系、转换关系、对比关系等等,读者只要发现提示,自己就能解读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再比如,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人生有一个难解的困境是出仕还是归隐。考虑到这个文化背景,你就能理解,作者写宝玉顽劣不只是表面意思的淘气、不听话,他或许是想说,宝玉始终处在类似的两难境地。对于大观园里的女孩来说,出嫁和也有和出仕类似的意味。对宝玉和这些女孩们来说,大观园是桃花源,是一个天真的世界,他们不愿意从这里出去。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这个大观园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元妃省亲而建造的“临时建筑”,是靠不住的空中楼阁。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遇到无数类似的命题。具体的人物、情节、故事、细节都在为寓意服务,是在阅读过程中帮助你触发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点。如果你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你自然会从中解码出意义,甚至是作者都没有想到的意义。所以说,《红楼梦》是一个可以生长的意义系统。在浦安迪看来,这就是《红楼梦》在形式上的美,也是它的魔力所在。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红楼梦》是一本说不尽的小说。

总结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这本书,我就讲到这里。脂砚斋在评点里说,《红楼梦》始于情,终于悟,这是对宝玉人生历程的总结。不过,这只是他的一层意思,他还有一层意思是,真正的了悟,是你读这本书的过程。在浦安迪看来,作者用“配对和循环”的方式,把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都编织在一张大网里,注入线索让读者自行发现,从而获得一种全知的视角,参悟从有限洞悉无限的秘密。读者从任何一个点进入,都可以触发自身的知识或者经验,得到某些体悟。他自然会在宝钗和黛玉,甄宝玉的承诺和贾宝玉的弃世之间,在现实的虚幻和幻想的真实之间作出自己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来自得到每天听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