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生存?

看《三体》,里面有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听起来嚣张跋扈,但一部广受好评的科幻小说带给你的观感远不止语言上的震动。这句话背后的智慧,说明了一个大趋势,揭示了整个人类世界前进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比方说,康师傅、统一方便面销量急剧下跌,不过,打败它们的并不是同行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

再比方说,打败口香糖的也不是益达,而是手机。以前等收银,无聊就往购物篮里拿两盒口香糖,现在要么低头看微信、刷朋友圈,要么打王者,谁会干等着?

又拿今年来说,很多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加班加点,但还是失业了,打败我们的不是裁员,而是疫情直接把整个公司弄没了。

正如最近看的一本书《创新化生存》里说的:“当今时代最大的焦虑来源于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坚信不疑并全身投入的事业,都有可能被瞬间颠覆。”

大趋势袭来,往往杀人不眨眼,即便是看到9999只白天鹅,也无法排除下一只黑天鹅的存在。就像今年,谁能料到平时几毛钱一个的口罩竟然贵过了猪肉?给我们的生活又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说不焦虑,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光焦虑是没用的。

孔子已经告诉我们,思而不学则殆。真的很有道理,一个人思虑过多,只会迷茫,甚至变成行动的矮子,白白浪费许多光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呢?

中国传媒大学王可越教授的新书《创新化生存》,从创新的角度,告诉们该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王可越教授在书中明确指出了创新化生存的5个方面: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这5个方面各具内涵,又彼此连接。

反思:质疑理所当然,揭示并讨论真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提问“为什么”。不断自我审视、提问,调整生活与工作目标。

感受:带着问题进入真实的世界,真听、真看、真感觉,开始发现之旅,感受到更丰富的内容,看到被广泛忽略的信息。与外部世界持续互动,让我们真正活着。

洞察:穿越现象,看到实质。理解人和情境的复杂性,揭示关键矛盾,聚焦问题的突破点。锁定关键点进行简化思考,把握机会。

创意:打开想象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提防掉入俗套的陷阱,探索新的可能性。相信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让脑子不偷懒。

行动:从一个小目标开始,用行动思考。尝试、失败、再尝试,不断的行动是创造力确认的过程。边做边学,敏捷行动,快速改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在这5个方面中,反思和洞察是富有理性色彩的,感受与创意则充分体现了感性,实现创新化生存,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相互配合。

具体如何实现创新化生存,在我看来,这3条很关键:


1、不断打破定势思维

西方有个谚语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什么意思呢?

这把“锤子”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特定社交工具,我们对锤子使用越多,就越依赖它。利用这点,现在很多平台用大数据,推算出你浏览的数据,然后推送给你喜欢的信息。

久而久之,单一的工具限定的人们的视野和思维,形成思维定势。比方经常刷知乎,就觉得全国人民的收入水平都是月入几万的那种,根本看不见现实里更多工薪阶层年入才几万的生活。

其实,现在看似开放的互联网已经变得越来越“部落化”——信息在部落内部越来越合理,而我们越来越看不到外边发生的事情和观点。

如果我们的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我们就成了锤子的延伸,我们只看到了钉子,甚至将螺丝也看成钉子。人越长大,就越偏执,通过锤子,我们只是看到了世界的一种可能,却宣布自己看到了全部真相。

所以,不要老用习惯的APP,走习惯的路,见习惯的人,遭遇的结果都是预期的,看似构筑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其实很脆弱。刷完了知乎“月入几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也可以去豆瓣参加一下“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你发现人生千姿百态,有趣得很。


2、学会充分收集信息

有个很有趣的故事。

当年哥伦布首次登陆华特林岛,岛上的印第安人看不见近在眼前的巨大帆船。这些印第安人惊奇欧洲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哥伦布一行人是从“云端上下来的”。

在没有“帆船”概念的情况下,印第安人看不见“帆船”,因为人们通常只“看见”已经知道的东西。

所以说,以偏概全的事经常发生,连圣人孔子也一样会犯这样的错。

有一次,孔子七天没有吃饭,饿坏了。弟子颜回弄来一些米,煮饭时被孔子看见他“偷吃”。而实际情况呢?炭灰飘进锅里,弄脏了米饭,颜回觉得扔掉可惜,才吃掉了。

孔子反省自己的“心机”,感叹:“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要相信自己看见的,但并不一定可信;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信)

在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不清楚真相之前,我们得到很可能是谬误,做出更加错误的行动。在生活学习中也一样,只是掌握片面就夸夸其谈,阻碍的是自己进步。

想起前两天听心理咨询直播课,老师怕大家听不懂,举了一个很通俗的例子,解释的比较详细,有人迟到了进来,啥情况不知道,就评论“这也叫专业?”、“跟个妇人一样,对不起,不要耽误我时间”。

又想起前几天写了一本书的书评,有人在下面评论“垃圾书”,我点开她的主页,发现她就看了这本书开头几页,给的笔记都是“全是凑字数”、“垃圾营销书,不要玷污了写作”。

有人自己是锤子,就满世界找钉子。那些迟到听课的人没有听完老师最后讲解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用在人际沟通中是多么有用,那个评论的人,也不知道那本书就是线上写作课训练营的集合,线上课要一千块,但是看书却只要几十。作者就是为了方便更多人看,根本不用再营销。因为固有的偏见,这些人注定错过了。

至于如何充分收集信息,可以是自己身体力行,得来的直接经验,如果做不到,懒得做,也可以多问身边人,或者请教专家,总之,不能只有百度这么一个渠道吧?


3、完成永远大于完美

这句话简直太精辟了,可以直接治愈大部分“完美主义”拖延症患者。

“完美”是很好的追求,但“完美主义”就很容易成为一件事不开始的借口。

我之前一直不敢写东西,很多想法一直在脑袋里酝酿,总觉得不够好,要推敲、沉淀,一遍遍打腹稿,就是不在电脑上敲一个字,到最后,千言万语全在一觉中沉没了。

后面某天在公众号上看见人家写的文字,苍天呐,这不就是我想说的话吗?然而,跟我有什么关系?再好的想法没有写下来,一段文字就永远不存在。

王可越教授说:“人生的意义是人的行为创造的,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没有意义。”深以为然。扎克伯格也说:“产品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哪里有什么完美,不都是在一次次行动中迭代、更新,慢慢变好吗?

在懂得这个道理之前,我一直在构思一次完美行动,一篇完美文章,之后我明白,从来不存在完美行动,也不存在完美文章,只存在尝试而已。

生命,就是在无数尝试中出现的一个小概率事件。

你觉得不会写,但写着写着就不一样了。你觉得世界无聊,但走着走着就不一样了。你觉得无法发生的,一旦开始,就不受控制了。

俗话说得好:种树的最佳时机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现在不行动,过几年仍然会重复着类似的感叹。

人的尊严,始终来自行动的反馈。不管世界充满了多大的不确定性,总有一些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想清楚了我们去哪里,找到我们的定位,深入思考:什么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能否保持和拓展?它是盲目的定位,还是灵活、动态的定位?

很多人问:如何改变自己?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你再问他:“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吗?”要么不知道,或者是这样一种答案:要赚钱,想出名。然而,不依托具体的事情,钱和名的目标是相当空洞的。

就像地心引力,如果没有自己的定位,那么,跳起来的行动(尝试)既没有意义,也是无聊的。

让自己变得更好,要从明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开始。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在这一点上,人们也往往认识不清。”

然而,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如果从事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是无法取得成就的,更不用说那些自己根本干不了的事了。

但发现自己的长处,最佳途径是回馈分析法,从认识自己开始,打开认知,寻找目标,积极行动。在做的过程中感受自己,验证特长与弱点,获得对自己的洞察,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总之,重要的是去行动,而不是只有想法。

微疯铃铃:文案编辑,天秤座女子,从122斤到有马甲线的小胖子。坚信读书写字能让我有一丝特别,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人生信条:“身体野蛮,头脑文明,经济独立。”文章首发公众号:微疯铃铃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