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动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攻击性只是“我”在寻找“你”时的动力,要学会合理表达。

英雄之旅不是坦途,有黑暗和恐怖,也有瑰丽的风景。

l  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 心理疾病的分类

精神病: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典型症状有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和怪异想法。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的角度,精神病是活在最原始的一元世界中,他们严重缺乏“别人独立存在”的这个感觉,而把自己的内部想象当成别人的外部现实来对待,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无法和别人建立起关系。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是三岁前的养育问题,他们被认为是一岁到三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他们的人格,也就是自我还没完整形成,因此他们的病情仍相当严重而不容易治愈。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一元世界和二元世界中,他们明确意识到,别人是独立存在的,但他们还没有对别人产生情感。

神经症:这是最轻级别的心理疾病。神经症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中,他们意识到我和你是好的,但我爱你的时候,我担心会对第三个人产生伤害。这一类的患者会主动寻求治疗。

并非心理虚弱的人才去找心理医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都是能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这是心理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表现。

② 自信与热情

科胡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自信+热情”。

科胡特认为,一个人如何感知自体和客体,有四个水准:

自信和热情,也就是活力能滋养自体,也能滋养客体,或者说,善意的能量可以在自体和客体间流动;

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也就是把自体和客体的好都夸大了;

疑病症和可怕的神,觉得自体虚弱,认为客体是敌意为主;

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认为自体到了神的级别,认为客体是坏的,并且无所不能。

③ 两种生命力

所谓健康,就是好的、善意的动力或能量,能在自体和客体间流动,并且这时自体和客体都被觉知为基本好的、基本善意的;所谓病态,就是坏的、恶意的动力或能量,在自体和客体间表达,这时的自体和客体也被觉知为坏的、恶意的。

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当能量球表达一个动力时,如果被客体接住并回馈说这个能量是好的、他喜欢,那么这份中性的能量,就变成了好的能量,如热情和创造力,可统称生命力,也就是正能量;如果能量没有被客体接住,被拒绝或被忽视,这份中性的能量,就变成黑色能量,如愤怒、恨和毁灭欲,可统称破坏力,也就是负能量。

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一回事,区别仅仅是,正能量是被允许、被看见的,而负能量或黑色能量,是不被允许不被看见的。黑色能量有两种表达途径:继续向外指向客体,这是攻击性;不能攻击客体,转而攻击自己,抑郁症就是攻击性指向自己。而当黑色能量能在自体和客体之间流动时就可以被转化了,转化成生命力。所以,能量被看见后,一切能量都可以转化成好的。这就是关系的意义所在。

当你和另外一个生命之间建立了充分的链接后,你们作为两个能量球,就都被全然照亮了。生命的意义,就是让这种照亮,或者说被全然看见,在“我”和“你”这整个外部世界的二元关系中发生,由此进入一元关系。

l  全能自恋

① 全能自恋与自恋性暴怒

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神,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如果外部世界不按自己意愿运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这就是自恋性暴怒。全能自恋和自恋性暴怒是心理发展水平最低的一种表现,这种人彻底地活在一元世界中,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而不能感受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

全能自恋是所有婴儿一开始的心理。这导致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婴儿觉得自己是神,但早期婴儿的能力接近于零,他的一切得依赖于抚养者的照料。当扶养者能及时回应,照料好他的吃喝拉撒睡玩,并能给予情感回应时,婴儿觉得自己像神一般伟大,声音一发出,世界就满足;他会觉得“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于是就有了“好孩子”和“好妈妈”。当抚养者不能及时给予回应,忽视或拒绝了小婴儿的声音时,小婴儿就产生了彻底无助和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这时他觉得“我”是坏的,“你”也是坏的,于是就有了“坏孩子”和“坏妈妈”。

最好的养育观念是孩子越小,越要精心呵户,给予小婴儿及时的回应,满足他的全能自恋,尽可能减少他无助和暴怒的时刻。“好”足够多时,小婴儿会随着长大慢慢整合。他发现,虽然婴儿和妈妈都有好有坏,但基本都是好的,他的世界也基本是可控的,他的重要意志可得以实现,他可以安全、舒适地存活。

一个成年人如果还严重停留在全能自恋状态,会变得麻烦很多,因为他的需求和暴怒,都远大于小婴儿;并且成年人的自恋性暴怒一旦变成攻击性行为,易导致严重的破坏。

全能自恋是生命的第一动力,人类文明的一切都是它推动的结果,性和攻击性的动力也是它演化的结果。很多人是没有觉知地、在相当程度上停留在全能自恋中,这时觉知到它的存在就非常重要。

② 实体自恋与虚体自恋

里子是实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感,你觉得“我很好”这种感觉是一种很真实的东西,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大的损害;面子是虚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感,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外在条件很好的时候,自恋会爆棚,但是当外在条件变差时,自恋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如果一个人主要是虚体自恋,那么做事情时,注意力会放在外在条件这些比较虚的东西上,而对真实的、核心的东西好像总是把握不住、有所忽视。严重的虚体自恋,都是严重的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还在幻想着自己是全能的神,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达不成的愿望,没有追不到的爱人。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是投入地去爱,投入地去做事情。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最终因为真正建立了深度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一个人有了基本的实体自恋,才能做自我观察。

心理学家弗兰克讲实体自恋时说:“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③ 全能自恋的力量

全能感或全能自恋的特点是:当一个人受全能自恋驱使时,会觉得自己一无往前、势如破竹、无所不能,因此思维和行动力都非常厉害,什么都敢想敢做,这推动着他们启动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可它缺乏理性,非常脆弱,一旦出现一个关键挫败,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全能神是个幻觉,然后会从全能自恋感跌落成为彻底无助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也会表现得非常糟糕。

最好的情况是这样的:全能感并没有从你身上消失,而是转换成了更为成熟坚韧的动力,你能够发起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这时你胆大妄为,但在具体实施时,你又有很好的理性和韧劲,让自己能一直推动这件事的发展,事情就会变得很不同。

全能自恋,是一元世界的东西,受它驱使时,你是很有动力,但必然会有严重的自我中心,而对别人有忽略,它的韧劲会是问题;但当你进入了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并没有牺牲你的全能感,而你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原初的全能感也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攻击性和性等生命动力,你的力量没有丧失,而你的心灵变得复杂而成熟。你就能达到那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这也是人的发展历程。

④ 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

婴儿的全能自恋,可概括为:我一动念头,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这在成年人身上有四类常见表现:

1.卓越强迫症:可表达为“不优秀,不配活”。在婴儿心中,真正的渴求是“全能”与“完美”。完美是一种幻觉,而全能感还有一种幻觉是—我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2.行动困难症:想法多,但行动很难。这有两个常见而又并不容易觉知到的原因:一,婴儿只是提供想法,妈妈负责完成;二,我是完美的,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照我的意愿转,世界不这么做时,我就崩溃没辙想死了,常见于很多严重的拖延症。

3.诛心论:我要去追查你说的话,乃至你的想法和动机,我都不允许你在想法上对我不利。越是活在全能感中,就越是会有诛心论。如果诛心论太严重,就会太惧怕人的想象,而会压制想象的自由,结果也压制了活力与创造力。成熟心智的一个起步标准,就是能区分想象和现实,并能知道想法不等于行动,更不等于后果。

4.在关系中受伤后,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这是全能自恋一个特别常见也特别重要的表现。生命最初,活在全能自恋中的婴儿觉得自己要么是“神”要么是“魔”,这是一元世界。当和妈妈等人建立好关系后,他们就进入了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全能自恋的能量得以人性化。

l  攻击性

① 每个人都不好惹

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我们很多人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愤怒从逻辑讲是非常合理的,但潜意识层面的愤怒却是达到了恨不得别人去死的地步。同样的,很多人不敢表达渴望,也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渴望看起来很正常,但潜意识层面的渴望却是达到了恨不得独占全世界的地步。

精神分析师们特别强调攻击性的普遍性。咨询中来访者的各种拖延、迟到乃至早到与讨好等等,也许都是在表达他的愤怒、对咨询师的不满。

每个人都不好惹,你自己也绝不好惹。那些“老好人”其实一样有根本性的自恋,一样容易有愤怒,只是没有表达出来,甚至都觉知不到。但如果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展现自己的报复心。

相信太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一件小事上你被得罪了,而你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表达出攻击性与怒气,结果这件小事你一直记得,多少年都放不下。但如果有一次,又发生了这种小事,你表达了怒气,然后你发现,不仅你觉得真畅快,对方也没有恼火,甚至你们的关系可能还更好了。这是攻击性的一个根本功能。

② 攻击性的意义

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精神分析有个说法:儿童需要获得这种感觉—母亲或客体可以在他发出攻击后而得以幸存。孩子因为有全能自恋加攻击性,所以天然地认为家里的所有不幸都是他的攻击性导致的结果,从而会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或者即便释放,也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父母需要特别提醒孩子,家里的这些事情不是他导致的。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如果母亲在婴儿攻击下得以存活—母亲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离开,同时也没有报复惩罚他,那会让婴儿意识到,母亲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一个存在。当母亲能接住婴儿的攻击,母亲就与婴儿建立了联系,一元关系里的攻击性,就变成二元关系中的热情。

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③ 如何转化破坏性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攻击性,就是我和你之间的相互寻找。没有攻击性,就什么都没有;有了攻击性,也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当攻击性变成破坏性之后。这时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转化破坏性,说起来很简单:看见它就可以。

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做咨询,做父母,做夫妻,做好友,都要起到这种“去毒化”的功能。

当我们不能甚至都不愿意做到这些时,诚实反馈就好,可以告诉对方:我的能力有限,我承受不了你的攻击,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能力有限。

在正常关系中,接纳攻击性,转化破坏性,是非常值得的。你会看到能做到这些时,我和你,以及关系都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并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的亲密才会发生。

④ 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和死本能,也就是生命力量和死亡力量,白色生命力和黑色生命力,白色能量和黑色能量,前者都是指向生长和滋养,后者指向攻击和破坏。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被看见,是否在关系中被接住了。

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升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如果它在关系中被接住,就意味着它得以生存;如果它在关系中没被接住,就意味着它被否定甚至要被杀死。这时,这股能量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于是产生了破坏欲望:要么想破坏乃至摧毁客体,要么想破坏自体。

一份动力的发展水准,是和它主人的心理发展水准相匹配的。小婴儿或心理发展水准偏原始的成年人,一旦发出一份动力,最初是抱着“我是神,我的意愿一定会得到世界积极回应”的预期的,而没有实现,就可能立即变成“魔”。

当在做转化破坏性、去毒化的工作时,就是在将死本能转化为生本能,将死亡恐惧转化成生命力。

攻击性,就是带着主体感展开你的生命,要从一生的尺度来看这一点。

l  锤炼生命的韧劲

① 时空感

有婴儿心理的人没有形成空间感,真切觉得只有目前这一个空间。愿望在这个空间不能实现,愿望的能量会变成死能量。成熟的人知道是有空间的,事情是可以绕弯的,直行的路走不通,可以绕过或退一步,换个空间,等合适的机会到来。

婴儿和心智不够成熟的成年人的时间感,只有当下这一瞬。愿望升起,当下被满足,就是生;没被满足,就是死,他们会立即暴怒或无助,愿望立即变成死能量,要么攻击别人,要么攻击自己。成熟的人则有时间感,他们知道生死考验不再局限于当下一瞬间,而是可以拉长到很长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累积与投入增加,愿望实现的可能会增加,生能量逐渐变强。这也是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基础。

婴儿和有婴儿心态的成年人认为,必须在当下这一个时空中实现愿望,否则愿望就死了,自己也要死了。成熟的人则知道,即便我在很多时空受挫,我还是相信我能在更多时空增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所谓韧劲,就是可以拿时间与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成熟的人的能量有了韧劲,轻易不会再破碎,最终会形成稳定的感知:随着时间累积与空间转换,愿望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由此生能量就变强了,死能量逐渐在变成生能量。

②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是“我能行”。

孩子的愿望最好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这样会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父母提供帮助时要给予孩子抱持性环境,孩子把事做好时,认可他;孩子遭遇挫败时,支持他;让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得以流动。

孩子越小,越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试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管好自己的事情,以此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生的能量。当他们靠自己力量遇到挫败时,父母要做一个容器,不越俎代庖。孩子在小事上锤炼出很好的自我效能感,以后可以借自我效能感的支撑去化解各种挫败,最终在大事上也能实现自己的意愿。

成人锤炼自我效能感的办法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试着先去做好一些挑战小的事,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先在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你的经验和能力都会增长,事情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另一个办法首先在头脑上告诉自己有时间这回事,只要我不断坚持下去,胜利就可能到来,并且寻求大家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将死本能转换成生本能。

③ 挑战舒适区

锤炼,就是有东西像锤子一样击打你,一股能量攻击了你,并唤起了你体内的一股能量,你一开始体验为死能量,担心它会伤害你甚至杀死你,但你承受住并化解了它,它转化成了生能量,你因此变得强大。我们的心灵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不断被“杀死”的过程,每次关键死亡能量的锤打都在自我承受范围之内,你借助你的自我和别人的帮助,成功将其转化为你能掌控的生能量,你因此得以灌养和强大。一如尼采所说: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舒适区,是指每个人的自我都奉一个习惯了的舒服区域如果喜开子这个区域,就会感觉到不安国到死亡的能量。有的人舒适区非常大,因此他的自我疆界和自我灵活度都很高。

成长的过程,是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最初胎儿时,子宫就是舒适区,婴儿时是妈妈的怀抱,幼儿时是家;成为少年,范围开始扩展到学校,甚至还可以旅游世界,但仍要父母支持;成年后,舒适区可以无限延伸......但也有太多人,舒适区就停留在了妈妈的怀抱中。

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最初你觉得自己是神,但发现自己是个人;接着你希望自己是强大无比的人,但发现太多人比你强;你还希望自己能迅速长大成强者,可发现不行,需要时间积累和空间变换,并且强大都是你设人的结果……成长要循序渐进,先在幼小时形成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然后随着长大,各种挑战都没有摧毁自我,而逐渐更为强大。

人与人,人与环境,真是互为境子。不同的相遇,就是不同的镜子,会照出不同的自己。而与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组碰撞时,才会看到不可思议的自己。

④ 连续与断裂

在我们的感知中,连续就像是生,断裂就像是死。这导致我们会喜欢连续而排斥断裂,当我们生能量比较足时会制造连续,死能量占统治地位时会制造断裂。比如我们惧怕关系中的分离,渴望关系中的连续。当一个关系能像是一个连续体,我们才会感觉到安全,才会在关系中投入,灌注生的能量;如果关系中积攒了大量死能量,这股死能量就会去破坏,攻击我、你,或者关系。

绝不是说生能量就是好,死能量就是坏,连续就对,断裂就错。实际上我们常常需要使用死能量去毁坏一些该毁坏的东西,比如结束一些不想交往的关系。

现代社会崇尚理性,贬斥感性。因为理性思考容易是连续的、显性的、更容易把控的,而感性的情绪和情感,则是不容易捕捉的,因此像是断裂的。我们惧怕死能量,喜欢能满足自恋的感觉而排斥伤害自恋的能量,所以会制造思维的连续以对抗感觉层面的断裂,也因此觉得感性世界不如理性世界更正确。然而感性的体验世界才是存在的实体本身,理性只是对感性的观察,如果我们把理性这个镜像世界视为根本而排斥作为实体的感性世界,那就本末倒置了。

理性和理性的连续都不能让我们真正体验到活着,一旦能体验到感性的东西可以在我们身上连续流动,我们会喜悦无比,这才是真正的活着,是生命力自身。当能不断去碰触、理解、拥抱乃至活出那些被视为不好的感性力量,比如恐惧、软弱、恨、自恋等,便能越来越深地做到这一点。当真能做到让生能量和死能量都可以在自己的体验世界乃至关系世界里酣畅淋漓地流动时,这就是自由,也是无常。

l  性的动力

① 警惕心灵僻径

当一个生命,感觉外部世界的死能量太多,超出了自己承受力,自己可能被杀死,这个生命就倾向于关闭自己,走向封闭;当感觉外部世界的生能量更多,生命对自身的生能量有信心,不怕被杀死,就会走向开放,因此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封闭常常是这样形成的:如果外部世界的敌意太多,家庭会倾向于封闭;如果你在家庭内部遭遇的敌意太多,你会倾向于封闭。

不要太高看孤独。一种孤独是值得期待的:你精彩地活过,建立过丰富有深度的关系,然后回归孤独;一种孤独是要警惕的:你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孤独,这种孤独中也可以诞生天才。但还有太多一直孤独的人,既没有天才可以闪耀,也不能和人交往,成为好像和社会脱节的人。

心灵僻径是指当外界太不友好、婴幼儿不能与养育者建立基本的关系时,他们会关闭通向关系世界的通道,而进入一条孤僻小道,活在全能自恋的各种表现中。心灵僻径是孤独的想象世界,关系是真实世界。如果发现自己的东西在关系世界里行不通,不要轻易觉得外在世界是糟糕的,这可能是你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心灵僻径。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与别人构建不好关系,都体验不到幸福。当你感觉自己陷入难熬的孤独时,要鼓足勇气让自己投入到关系中去,在真实世界里检验自己。只有真实的世界,因有关系的滋养,才能锤炼出有韧劲的生命力。

② 无处不在的性

性,无处不在。一切矗立的东西,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一切容器,都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男人都有“世界之王”的终极梦想,即我想打败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占有世界上所有的女人;女人都有“世界之母”的终极梦想,即嫁给世界之王,或生一个世界之王。

性总是要发生在关系中,如果性与爱结合起来,也就是进入到二元世界、你能爱上别人时,就不再是一元世界里你死我活的原始幻想了。攻击性和性爱完整地结合,会变得非常美好。

性中有着一切人性,有爱有恨,有创造有摧毁,是生与死的交汇。

③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性很深刻,在各种情感关系中,一旦有了性,这份关系的重要性通常就会超越其他。

性是一个很容易给人带来兴奋、刺激乃至愉悦的能量。性与爱的完整结合,会使两人之间有无比深刻的情感链接,会进入“我与你”的世界,使人情不自禁地把这种完整情感关系放在第一位;如果只看到“它”的部分存在,就会陷入“我与它”的世界,心灵容易沙漠化。

攻击性是发生在我和你之间的动力,性更是关系的巨大动力。攻击性如果被化解,可以让关系亲密,如果不能化解,则会让关系疏远;而性的动力,主要是想让关系变近。

④ 文明是原始欲望的升华

全能自恋、性和攻击性,再加上生死,可以理解为:首先,全能自恋是一元世界里的动力,它的实现会成为生能量,而受阻后产生的自恋性暴怒是死能量;第二,性和攻击性是二元世界里的动力,性指向关系的亲密,而攻击指向关系的分离,性被视为生能量,而攻击被视为死能量;第三,终极的性活动直接制造新生命,终极的攻击行为则杀死生命。性之所以对人有如此根本性的力量,也是因为我们都想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后来的精神分析家们越来越重视攻击性,对性的重视下降。如果自体、客体和关系中的一方有被破坏,也就是它身上的生能量转成了死能量,就是破坏性;而如果能承受住并得以转换,攻击性就可以视为生命力自身,就增加了自体、客体或关系的韧劲。

升华,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指原始的、浑浊的性与攻击的能量,提升为符合人性的、创造性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能量。文明,就是性欲和攻击欲升华的结果,是一种象征性表达。

全能自恋、性和攻击性,它们原始的表达,常常只能一时舒服;这些生命动力作为燃料,能找到符合人性和社会规范的表达方式,变成文明的东西,才能不断提纯、淬炼,持续地创造,持续地提升自己。

l  生命的初心

① 从渴望到绝望

太封闭的人,都是对关系持有绝望态度的。而生命最初人都对关系有强烈的渴望,从渴望到绝望,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发出渴望;后来被忽视,被拒绝,于是失望;失望累积多了,就会变成绝望,觉得世界上没有爱自己;对关系绝望的同时,那些没有得到回应的动力,就变成了恨;恨累积多了,就演变成了我们的各种心魔。而这个过程也是可以逆转的。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渴望后,就可以试试继续发出它们,不过要向着对的人发出。张开双臂后,有可能会再次失望,但也有了希望,当我们的渴望能不断被人接住后,我们就会逐渐从封闭中走出来。而如果一直封闭的话,那就什么都不会有。当然真正从体验层面实现它并不容易,但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本心。

② 触碰你的内在婴儿

武志红老师发展总结了一个“碰触你的内在婴儿”的小练习,在这个练习中看到的婴儿可归为四类:很快乐很满足的婴儿、比较一般的婴儿、状态很不好的婴儿和恐怖的婴儿。这有很大可能是做练习的人的内在婴儿,也就是他们自己婴儿时的样子。

如果让一个婴幼儿孤独地自己待着,会导致两个可怕结果:他的能力很弱,保护不了自己,也满足不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因没有客体存在,他不能和外部世界建立关系,只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由此封闭。任何一个严重封闭的人,都曾经对这个世界发出过无数次渴求,但一再遭到挫败,最终把自己封闭起来,好保护自己。

一个人有两个基本诉求:活出自己,在关系中被看见。也就是挥洒活力,获得亲密。这是生命的初衷。

③ 英雄之旅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你主动地、带着主体感地去做选择,这最终决定了你是谁;你有意识、有觉知地选择爱、选择生,你就照亮了自己这个能量体,荣耀了你自己。

英雄之旅,就是完整展开自己生命、完整成为你自己的过程。这需要在现实世界展开你的心,深入认识你自己,特别是那些让你恐惧的部分,去碰触痛苦与黑暗。你会发现你真正恐惧的是自己内在,而非外部世界。

真正的自由,是战胜了内心恐惧,拥抱了内在黑暗后达成的一种状态。

英雄之旅有三个阶段:花园,孩童在伊甸园般的怀抱中,纯洁美好;沙漠,你如同骆驼,忍辱负重地行走;狮子,你有力量地活着。愿我们能够深切懂得我们身上的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些生命动力,能充分展开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的英雄。

Ø  复盘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成长,不该是一棵种子成为正能量的无根之树,而应是能从黑暗中汲取能量的真实大树,它的树冠伸向天空,它的树根扎根大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