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平日里,还算喜爱文艺,但十多年来堂而皇之充斥在各大卫视频道的“伪文艺”实在是让人不忍目睹,因为你会由不得想骂人,可又骂谁好呢!制作方、播出方还是监管方?再说了,爱人、孩子也不容许我再骂人了,说生气伤肝,你就只看书得了。唉!算了,大不了不看电视了。好在,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有智能手机、有《头条》…

        说起文艺,我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1942年5月在延安杨家岭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实,我的眼见很浅,总是离不开家乡延安这“一亩三分地”,但我认为,这足够了!因为“党的延安时期”在我党的历史上无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特别是主席的一系列《讲话》更是震古烁今。例如:《反对自由主义》(1937.9)、《纪念白求恩》(1939.12)、《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5)、《整顿党的作风》(1942.2)、《反对党八股》(1942.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5)、《为人民服务》(1944.9)、《愚公移山》(1945.6)、《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8)等等,篇篇都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城。1937年的“七七事变”更进一步加快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进程。自此,也开启了全国热血青年、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奔赴红色解放区一一延安的革命之旅。当然,这也使得延安的文艺事业空前“繁荣”。为什么要打引号呢?因为在这片信天游、民歌、秧歌盛行的黄土地上生活着绝大多数不识字的人民群众、工农兵,他(她)们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气”,是革命的“生力军”,而不是小资产阶级思潮。延安的文艺注定要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长壮大,而不是一群又群“小圈子”的“世外桃源”。文艺要不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文艺要不要“政治挂帅”?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服务?主席讲了,“很多文章大家看了有意见。有的文章像是从日本飞机上撒下来的;有的文章应该登在国民党的《良心话》上的”。

  延安杨家岭,曾经的中共中央所在地。1942年5月2日、16日、23日,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界的座谈会。其实,这也是主席1942年初发起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旨在将当时两大文艺团体鲁艺和文抗的文艺观统一到“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上来。直至1943年10月19日,毛主席选择在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整风运动的高潮之时,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解放日报》全文刊发。随后,中央总学委发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知》,指出《讲话》(亲切的特称)“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的事业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毛泽东同志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此文件绝不是单纯文艺理论问题,而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具体化,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对待任何事物应具有的阶级立场,与解决任何问题应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典型示范”。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此,延安文艺的春天真正来了!

        这才是我眼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她才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经典!什么叫伟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