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逗我们了

每次打开电视,在当下的影视作品里,娱乐小品节目里,总能看到有关我们农民或农民工的故事,可谓琳琅满目,陈出不穷。

但基本上就是两个形象:一是受欺负,受压迫的苦难者形象,以电视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主。例如:不许抢劫,我是药神……等,都是衣着褴褛,篷头垢面,啥也不懂的三缺模样。另一个是分毫必争,狡诈,滑稽,丑陋的形象,以相声小品类为主。例如:东北小品丑星传。

那些个影视作品里出现的农村小保姆,民工,进城来的农村亲戚,一律更是滑稽可笑,穿着俗不可耐。要不就像某小品演员似的,都是佝胸偻背,天残地缺之徒。

图片发自App

做出这种作品的人,想必是居住在大都市的时间足够久远了,最少两辈以上,具有了社会精英们的卓尔不群,优雅高贵。当初祖辈们的文治武功换得了儿孙们的极度优越感,极度的审美观。于是乎现在高屋建瓴地傾泄到了农民工,小保姆,小保安的身上,将农民形象扭曲成了舞台或是影视作品里以供人们消遣逗乐的傻逼人物。

他们绝不会承认,他们爷爷奶奶们有很大可能, 曾经就是靠着农民的一张烙饼,一个炕馍,一碗汤甚至是一床脏不拉叽的棉被救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更不会承认农民在抗日战争里,解放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含着眼泪送子弟参军;忍饿挨冻的给战士们送粮送衣;舍生忘死的做战场锱重夫;那面鲜红的旗帜上,谁敢说没有农民兄弟的血?

可如今的现实情况令人心酸,更令农民兄弟心寒齿冷。

在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特别是与犯罪有关,或有不好形象或具有否定意义的新闻报道中,他们一定会指出这个小偷,这个抢劫犯,这个违章摆摊者的省、市、县、乡的详细地址,家庭情况以及客观或主观上的评判结果,毫无意外的是农民或农民工的错。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我们农民都是或者说即将是驼背?文章里分析得入木三分,因为我们的压力太大,尤其是精神上的压力。可当社会形成了一种意识上的肯定模式后,我想我们不知还要驼背弯腰多久,也许我们这代活着看不到了。

客观的说,我们农民亦有其丑陋之处。可是如果把丑陋编辑成苦难的外化,因果;甚至还要人为的进行包装,修饰,将它演绎出来,情感就会大不一样。

你能笑得出吗?滑稽不起来了,调笑调侃不起来了。

伟人皆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现在的生活全是阳春白雪?总裁豪宅哭离别?我想这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那广袤无垠的土地,那壮阔秀丽的河山,那每行每业辛勤劳作的人们就是生活。那在土地里孜孜不倦的我们也是生活,我们从不否认,我们的文化素养偏低;也不否认我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偏低。可是我们包括我们的下一代,正在努力适应和接受新的变化及新的概念,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时间和理解而已。

尤其近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修路补桥养老医疗等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让我们农民的日子是红红火火,喜庆有余,也相对的增强了我们农民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但是农民工受难者的地位何时真正能改变?作为被人取笑和“教育”对象的丑角形象,何时能在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或媒体上彻底消失?

“给我们农民以国民待遇”,这是政治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

这实际上吁求的是我们农民与市民从人格到权利的真正平等,,吁求的是把我们农民看成真正体戚与共,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是农民,我们是中国公民。

图片发自App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逗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