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理?贯彻信念又是为何?对错如何分辨?这是至今也是没有答案的问题。随着不断发展,从前认为对的在未来可能会有所偏颇,不对的也许会柳暗花明,这世间的一切也许都不存在定论。
本文与其说是推翻地心说建立日心说(地动说)的过程,实际上更是信仰与科学的博弈,为此付出了探索者生命的代价,只为了那心底无法抑制的感动。
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也为了自己的私欲,托勒密死后一千多年,教会利用和维护地心说,只是想歪曲它以证明教义中描绘的天堂人间地狱的图象。当权者绝不允许所谓“真理”被推翻,把提出质疑的人们先用酷刑使之屈服而背离真相,若是不肯低头就会被当成“异端”处死。
历史的车轮一直向前,仿佛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也是,绝对不会被质疑,永远不会被动摇根本。即便是后来有人明知道不合理,仍然不想相信,实则是没有从头来过的勇气,亦没有与世界为敌的决心。
如果不是对天文的爱,对地动说的好奇,对未知事物的求知若渴:
拉法尔可能会成为一个有着锦绣前程的大学生,作为神职人员平步青云,成为所有人的焦点而过上富裕的生活;
欧库基会一直是一个不敢直视夜空的代斗士,循规蹈矩帮助人决斗直到有一天可能会丧生在某人的剑下,也可能成为老人继续接受施舍;
巴德尼会是一个孤僻怪异的修道士,极为优秀依旧不屑于与他人为伍,盲目地追求“最棒的瞬间”;
乔兰塔会是一个学生,有可能还是第一个署自己名字发表论文的女性,是他父亲的乖乖女儿,小心翼翼的过着卑微的生活;
杜拉卡会是一个富有的生意人,和当地的主教合作经商,过着精于算计且小资有趣的生活;
阿尔伯特会成为一名面包师,过着安稳又充满香气的生活。他不会去上大学,不会去继续研究他爱的天文,不会因为听到鸽子腿上字条的”地动说”而去怀疑……
如果都是这样,可能今天我们还活在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世界里。还好这一切只是“如果”……
实际上是拉法尔接受了“异端”的要求,打开了石箱,继承了能找到石箱的“项链”,将亲笔信放了进去;
欧库基的同僚救下了“异端”,并找到了有拉法尔亲笔信的石箱,而欧库基接受了将死同僚的托付,找到了巴德尼交付了石箱;
巴德尼为了找到拥有比箱子内更多观测记录的人,发布的题目吸引到了乔兰塔;
这个异端审问官的女儿使他们得到了大量的观测记录,并成为了异端解放战线的组织长,同误入组织的杜拉卡相遇;
杜拉卡为了保命将巴德尼舍命留下欧库基写的文章点燃,只有看过文章的自己能够复述下来,乔兰塔看出她很聪明,她亦被乔兰塔的信念所感动,于是将重要的活字印刷和流传下的信交给了她;
杜拉卡在生命的终点放走的鸽子被阿尔伯特听说,给他留下了疑问,也使地动说以及感动有了继续流传下去的希望……
他们之间有交集但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交集都没有任何的信物或是任何东西,就这样神奇的传承了下来。那个石箱就像是潘多拉魔盒一样,打开的人的下场都很悲惨,但是他们却一脸满足的逝去,因为他们知道那个石箱里有着带给人类的“希望”。也许,这才是上帝创造他们的本意吧。
书中有个人叫诺瓦克,是一名异端审问官,他在这部作品中无时无刻刷新着存在感,以至于每次看到他出现都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作为地动说的宿敌,不断对抗着这一革命,来保护自己心中的执念。可笑的是他以一己之力干掉了作品中所有的关键之人,并且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有放过(并非主动),但他却见证了这一科学界从“无”到“有”的变革过程。生命的最后,他才真正发现自己原来才是反派,虔诚的向上帝忏悔,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去往天堂。殊不知他怀抱着的那只异端解放组织长仅剩的手臂,正是他女儿身上的一部分,另一种层面也算是和女儿重逢了吧。
不得不说这部作品的情感是逐层递进的,从开始的单纯的为了触碰真相的感动,过程中对真相抽丝剥茧的勇气,以及故事结尾对任何事抱有疑问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多年之后,哥白尼研读了阿尔伯特的著作,学习了天文并创立日心说(地动说)。即便这样,探索者们的付出也只是蚍蜉撼树,不伤及根本。但他的学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使人们能够正视错误的观点,开创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根据历史记载,完全推翻地心说经历了几个世纪,这个作品所描绘也仅仅是那其中微小的一环。身体的束缚只要足够努力便解除,但精神上的桎梏能被解放,来自于各个阶层的人为此付出毕生的努力,学生、牧师、质疑宗教的人、只想挣钱的人、面包师……不止有男性,而且在这个 集权的封建社会也有解放思想的女性。还有很多不知姓名的“同类”亦为之付出过努力,或标记、抄写、或观测,或凭记忆口述,可能推翻信仰的那些资料便这样,以点点滴滴的形式留存了下来,汇成了溪流终至大海。
付出所有追寻宇宙运行的规律,追寻只是能够自由提问的权利,从而追寻从心底涌出的感动。
那么,让我们来仰望星空吧。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