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活?

最近一直被考研择校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喜好,而静下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时,最终又回到了类似哲学三问的问题上:“我是谁?”“我喜欢干嘛?”“我要做什么?”

一、问题的出现

造成这种困惑的元凶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仔细想想,除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问自己“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其他的老师都只会告诉学生“好好上学,一定要考上大学!”可是,考上大学以后的呢?有谁说过考上大学以后要做什么?


很多大学生在刚刚步入校园的时候都以为人生得到了解放,放肆的挥霍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游戏中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自己宝贵的大学生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网上对学校低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82%的学生选择网络休闲,52%的学生参加学习培训,49%的学生参加社团及各类学生组织活动,44%的学生进行运动锻炼,27%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14%的学生兼职实习。对于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只有31%的学生选择满意。等到毕业临近,硬着头皮开始找工作。从始至终,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一生改怎么过,自己为何而活?

二、人生态度是因

这个问题其实与每个人的人生态度紧密关联。在我慎重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我是一个坚定的“及时行乐主义”者。我认为每个人活着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开心就行,不用管别人的喜怒哀乐。但这样的观点下,是不应该存在生育后代的现象的,因为繁育后代会明显的降低现有的生活品质!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生态度,那人类估计早就灭绝了。既然人生而不仅为自己,那还为什么而活呢?

三、获得幸福是果

一个人如果不是为自己活着,那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快乐与否,还要考虑别人的喜怒哀乐。而人生在世与自己关系最为紧密的就是亲人和朋友!所以自己快乐的同时也使自己在意和在意自己的人同时快乐,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吧。

而为了达到幸福,就需要在社会中得到足够的认同。而在人类的社会中,钱是认同程度最高的东西!所以,获取金钱的同时基本等于在获取别人的认同。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有钱并不能幸福。但是有钱了,确实能使一部分人获得更大的幸福感。仅次于金钱之后,能获得比较大认同的就是权和名。不论三者获取哪一种,都是对于社会资源的一种占有,如果幸运的话,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想到这,终于意识到在别人眼中自己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必须有足够多的人认同自己,如此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每个人都开始追逐“钱”、“名”、“权”,慢慢的;“我们终于变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人”。有时候真的羡慕混乱时期的人们,有着无比明确的时代使命,使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不容置疑的“变革”中。现代社会也会赋予每个时代的人不同的时代使命,但却不再清晰,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困惑、迷茫。

四、生活并非是场剧

生活似乎是个悲剧,似乎人总是在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正如汉字“悲”字的构成,“非心”,不是自己心之所向的事物加载至自己的身上,就是一种悲剧。可是,难道我们就是为了让自己活成“悲剧”吗?获得这么多的认同以后应该更加幸福吗?

事实并非如此。为追求认同进而达到幸福的状态而采取的“不得已”的行为其实正是人之所以为人和生而为人的无奈。为此,许多人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快乐,就是常常被人们提及的“爱”。父母之爱、恋人之爱,只是在中国更愿意用“情”来形容这种奉献。

所以,人为何而活的答案大概就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为了使自己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为了使自己在意的人幸福、为了将来更加自由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