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远比说更有力量

‘和朋友聊天,经常会探讨一些生活的经历和个体的成长,然后,我们会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与对方分享,并乐此不倦。

家庭生活,柴米油盐,磕磕绊绊,免不了意见不统一,这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不下,弄得脸红脖子粗,这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打住打住,与其做无谓的囗舌之争,不如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话说赋闲在家的朋友想租一块地,想着一来可以怡情,打发时间,二来能丰富家庭的餐桌,让家人吃上绿色无公害蔬菜。

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家里人就是不支持。

朋友没辙,但也不再辩解,她只是默默地开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整地松土,追肥移苗,打叉稼接,翻秧浇水,每个环节精心打理,每一步骤认真落实。每当夕阳西下回望田间地头,望着茁壮成长的秧苗,她一天的劳累都会烟消云烟。

就这样熬过了干旱的春、炎热的夏,熬过了蚊虫叮咬和烈日暴晒,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累累果实。

长溜溜的豆角,水嫩嫩的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那摘到手软的黄瓜,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让她切切实实体会了一把“人不偏地,地不欺人”的古训。

于是,餐桌丰富了,家人开心了,朋友还额外把收获的果实分享给了友邻,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夸赞。

朋友说,原来,做远比说更有力量啊!

这让我想到一句关于教育的名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想让孩子听从你的教导,自己应该做在前面。

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教学,老师们最担忧的是学生的不自律,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模式对师生的配合的确是一种考验。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减少“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现象,我给学生规定每日8点上课,7:50上线准备。

第一天正式上课时果然不出我所料,全班48人只来了31人,我轻描淡写提醒一句后准时上课。第二天雷打不动,来的人多了几个,差不多40个。第三天、第四天......学生人数在增加,还差两个满员,其间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坚持提前上线,准点开讲,却比“千呼万唤”更有效,这就是做的力量,它更像一种无声的命令,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现在,大多数孩子已经能准时上课了,有的甚至比我还早,在钉钉群里问老师怎么还没来,当然,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约束和鞭策。

至于还有一两个孩子依然无故不到,我很无语,也不抱怨,我想大概是因为我讲课的水平不甚有趣,对人家没有吸引力吧,那么问题在我,我除了努力改进还有什么理由抱怨。

今天查找资料时,翻到了那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再次拜读,依然囗齿留香。

文章中,闻一多先生先是“做了也不说”,后又“说了立刻做”,无论哪一种情况,他都把“做”落实到位了,是真正的行动派。我们作为普通人,更应该身体力行,而不是坐以论道。

毕竟,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有资格开囗说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远比说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