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书

我有好长时间没有去图书馆借书了。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经验告诉我,借回来的书,把前言和后序看完了就已经很不错了。我在来到瞎写之前,是从来不看小说等所谓文学类的,我只热衷于一些花花绿绿的杂志,只对如何有效而精致的生活感兴趣。可是后来我终于明白不一定每天非要实打实地写自己,而是可以加上虚构的成分的时候,我很快就移情别恋了。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长长久久钟情于一种东西真的很难,不管对人对物还是对事。

我是从东野圭吾和渡辺淳一的书开始的,当然是那些被拍成了影视剧的作品。比如《白夜行》《失乐园》,再比如……没了,其实就这两本。但是,我却在图书馆里装模作样地徘徊了很多岁月。

我穿梭在书架当中,专注地翻着,时间多的情况下,我会多翻翻。在那种氛围里,我会感到自己浑身上下的细胞都充满了文艺的属性,那是对知识,对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对文学的渴望和贪婪。我也故意不拿帆布包装下我借的书,我会裸露着抱着它们,从而使我的体温也变得书香气,那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坚信我会在借期的两个星期之内把它们全部吃进脑子里,我会因此变得智慧聪颖。

可是事实上,两个星期过去了,我并没有废寝忘食地投入书里,更没有变得有多么聪慧,经历了几次转瞬即逝的灵感的迸发之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可是,还书期很快到了。

在这个小镇的某个夜晚,一个喜欢晚上散步的中年女人背着帆布包,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20分钟后,她又往回走,那个帆布包已经被她折叠起来拿在手里了,有一种卸了装甲的感觉。那就是我。我总是在到达借期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把书投入建在馆外的无人还书小窗口里。日本这种归还图书的方式,我很喜欢。所以,我总是很小心地把书投放进去,直到听到“咚咚咚”的声音才放心。一本书的时候是一声的“咚”,两本书的时候是两声的“咚”,一个人一次可以借五本,也就是有时候会出现五次“咚”的声音。每一个“咚”声,我的心就揪一下,我觉得对不起它们,心情很沮丧。

我彻底地看透了自己,从此再也不从图书馆里借书,算起来已有半年了。

所以,图书馆里的书始终是图书馆里的书。我奇怪为什么那些文字不能像我身上陆陆续续增的肉,做到过目不忘并且不离不弃。实际上,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并不缺书看,比如家里,连楼上楼下的厕所里都放着几本单行本的小说。

除了图书馆里的书和家里的书,还有电子书和微信读书app。令人兴奋不已的是,它们免费。虚拟的书架上被我收藏了很多“书”,我不用去图书馆,甚至不用回国了。

写到这,我突然同情起那些图书馆里的书了。虽然,我认为把它们借回来又还回去是无用功,但我并不讨厌这种看似无用的行为。我隐隐约约地觉得,这里面藏着人生的道理,但我又说不明白,就像此文一样。


通向图书馆的长廊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书馆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