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3- 哈希表、树、二叉树

哈希表(初步认识哈希表)

哈希表(Hash table,也叫散列表)
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

关键码值(Key value)也可以当成是key的hash值,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
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散列表。

Hash table需要自定义的内容:
散列函数与散列表大小
hash 冲突的解决方案
装填因子:为什么需要这个值?因为数据越接近数组最大值,可能产生冲突的情况就越多


image.png

特点:
数组(顺序表):寻址容易
链表:插入与删除容易
哈希表:寻址容易,插入删除也容易的数据结构

缺点:
扩容需要消费大量的空间和性能

应用:电话号码,字典,点歌系统,QQ,微信的好友等

设计:

java1.8之前: 拉链法

image.png

从java1.8开始:当链表长度超过阈值,就转换成红黑树


image.png

关于哈希表的详细介绍和分析,等树的内容介绍完成以后再介绍

树的基础介绍

树:是n(n>=0)个节点的有限集,n=0时候称为空树。在任意一棵非空树中:
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的结点;
2.当n>1时,其余结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T1,T2,....TM,其中每一个集合本身又是一棵树,并且称为根的子树;

树的一些概念介绍:

结点拥有的子树称为结点的度;
度为0的节点称为叶子结点或终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称为非终端结点或者分支结点;
除根节点以外,分支节点也称为内部结点;
树的度是树内各结点的度的最大值;


image.png

节点的层次: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一层,根的孩子为第二层。若某结点在第一层,则其子树的根就在1+1层。其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树中结点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或高度。


image.png

树的存储结构:

1.双亲表示法:


image.png

2.孩子表示法:


image.png

3.双亲孩子表示法:
把每个结点的孩子结点排列起来,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
则n个结点有n个孩子链表,如果是叶子结点则此单链表为空,
然后n个头指针又组成一个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


image.png

4.孩子兄弟表示法:
孩子兄弟表示法为每个节点设计三个域:
一个数据域,一个该节点的第一个孩子节点域,一个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的兄弟指针域


image.png

二叉树

二叉树:Binary Tree 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n=0时候称为空二叉树。
在任意一棵非空二叉树中:一个根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为根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斜树:
image.png

满二叉树:
image.png

完全二叉树:
image.png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使用的不多,不做多余讨论

2.链式存储:
image.png

二叉树的遍历方法:

/**
*前序遍历 DLR   -->Array.sort()
*规则是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先访问跟结点,然后前序遍历左子树,再前序遍历右子树
*/
void ProOrderTraverse(Tree T){
 if(T == null){
  return;
 }
 printf(“%c”,T->data);
 ProOrderTraverse(T->lchild);
 ProOrderTraverse(T->rchild);
}
/**
*中序遍历 LDR
*规则是若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根结点开始(注意并不是先访问根结点),
*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然后是访问根结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
*/
void ProOrderTraverse(Tree T){
 if(T == null){
  return;
 }
 ProOrderTraverse(T->lchild);
 printf(“%c”,T-data);
 ProOrderTraverse(T->rchild);
}
/**
*后序遍历 LRD
*规则是若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左到右先叶子后结点的方式遍历访问左右子树,最后是访问根结点
*/
void ProOrderTraverse(Tree T){
 if(T == null){
  return;
 }
 ProOrderTraverse(T->lchild);
 ProOrderTraverse(T->rchild);
  printf(“%c”,T-data);
}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3- 哈希表、树、二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