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Stroop效应及其变式

在开始本次的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组图片。


图一

请你先说出每个词语的文本,然后再说出每个词语文本的印刷颜色。


图二

重复上述操作


图三

请再次重复上述操作

你是否发现将第三组图片文本的印刷颜色说出来比前两组的要困难许多?这个现象被称为Stroop效应。


什么是Stroop效应? 

Stroop效应:又称为斯特鲁普效应,史楚普效应。该效应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约翰·莱德利·斯特鲁普于1935年提出,因而得名。

   该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如上面的图一和图三所示,图一中文本的意义(刺激一)和颜色(刺激二)是一致的,因此人们做出反应的时间较短;而在图三中,文本的意义和颜色不一致,其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干扰。另外,由于图二中文本的意义和颜色没有相关,因此人们反应也不易受干扰。

Stroop效应的变式

1.扭曲字Stroop实验

图四

    如图所示,扭曲字Stroop实验与经典的Stroop实验相似,只是文字以更难阅读的方式呈现。这种现实方式减慢了大脑的反应和处理时间,使完成任务变得更为困难。

2.反向Stroop实验

图五

    反向Stroop实验呈现的是一个正方形,其内部包含四个小色块和一个颜色与字义不用的单词。实验者会要求被试指出与中间单词的印刷颜色相同的色块。

3.情绪Stroop实验

情绪Stroop是一种用于研究情绪刺激对认知加工产生干扰作用的实验范式,通过呈现一系列情绪刺激物,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物中的非情绪信息作出快速反应,以此来考察被试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以及对非情绪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中的抗情绪干扰情况。

    如准备一堆字卡,字卡中有中性词汇(如:看见、写、听)和消极词汇(难过、悲伤、沮丧),将这些词汇涂上颜色,让被试对词汇的颜色进行判断。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说出消极词汇的颜色的速度上会比说出中性词的慢。


推荐阅读

1.梁立夫, 白学军, & 沈德立. (2009). 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 [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5(03), 512-514.

2.刘桂芹, & 张虹. (2015). 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 [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3(02), 45-50.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一口新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中的Stroop效应及其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