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一本书都能有收获的简易方法

公元16世纪起,欧洲贵族疯狂迷恋中国的艺术品,其中就包括瓷器。不过他们既不知道瓷器的成分,又不懂得烧制的原理。因此,只能从中国进口瓷器。后来,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把两位炼金师关在一座城堡里,命令他们研制瓷器,什么时候研制成功再放他们出来。为了获得自由,这两位炼金师就埋头钻研。炼金师在当时属于科学家。这两位科学家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哪怕是丝毫的差异都记录在案,逐渐地摸索出瓷器的成分和烧制的原理。他们就这样不断地实验和记录,一共花了4年时间,做了3万多次实验。最终成功烧制出欧洲人自己的白瓷器。他们保留的数据和实验报告,可以为后人直接取用,让后人不必重复前人的工作。

记录不仅适用于科学实验,还可以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现在企业都讲究“复盘”,拿什么复盘,你不得有记录嘛?如果不做记录,经历犹如过眼云烟,渐渐就会消散;想法犹如流星,更是转瞬即逝。提笔忘字,开口却忘记要说什么。这些都是常有的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吴军在《见识》一书中提到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凡事都要做记录。那么,我们读书当然也应该做记录,也就是读书笔记。

以往,我们做读书笔记,可能就是摘抄书中的金句。但抄下再多的内容,也都还是作者的,不是自己的。一旦有感触的地方太多,要都抄下来,就会花费很多时间,从而耗尽耐心,无法坚持下去。就算坚持做完一本书的笔记,事后重读笔记的次数也寥寥无几。最终还是用不上书中的思想和方法。这种生搬硬套的读书笔记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收益。

想让阅读带来收益,首先就是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讲述的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读书方法。这本书不讲如何一目十行或过目不忘,而是讲如何坚持阅读和笔记,用读书笔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的问题。

书中说真正的阅读体验分为五步,分别是选书、买书、读书、笔记和活用。利用笔和本记录自己想要读书的原由,从一开始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书,让你不由自主地把书读完;利用笔记摘抄书中的精髓,写下自己的感想,把知识和思想落在实处,使你每读完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作者奥野宣之,日本人,新闻专业出身,曾工作于出版社和报社。在工作之余,他还创造了一个名为“笔记本作家”的独特身份。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读书还是娱乐,他都坚持用笔记本做记录。这些记录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除了今天我们要解读的这本书之外,他还著有多本畅销书。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深受商务人士的喜爱。

我们在做读书笔记时要深入思考,只记录精华的内容。奥野宣之的笔记读书法有助于筛选出书中精髓,提高阅读和笔记的效率。具体的操作分为四步:

第一步,通读书籍,将你觉得重要的,产生共鸣的那一页的一角折上。

第二步,当读完全书或读完一部分后,重新阅读折角的那一页。如果还觉得这一页的内容有意思、很重要,那就把这一页的另外一个角也折上。

第三步,阅读两个角都折上的页面内容。假如依旧觉得精彩,必须记下来,那就把要记的内容标记出来。

做完前三步相当于把书读了三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过三遍自然而然加深了你对内容的理解。在读的过程中,为了选出书中的精髓,减少自己做笔记的工作量,你肯定会思考“对我来说这点真的重要吗”,类似这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思考的最初阶段。

做完前三步的阅读后,就可以进入第四个步骤。使用奥野宣之独创的“葱鲔火锅式”方法做笔记。“葱”就是咱们炒菜用的大葱。“鲔 ”是一种鱼,别名叫金枪鱼。葱鲔火锅是以葱段和金枪鱼烹制的一道经典的日本料理,其中葱段是配菜,不是调料。

“葱鲔火锅式”笔记的具体方法是,先摘抄原文,再加上自己的评论。摘抄的原文用圆圈“ ○”表示,自己的评论用星号“ ☆”表示,这样便于区分。这里的评论包罗万象,可以是自己的感想、收获、对原文的补充说明或评价等等。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阅读笔记流程图

奥野宣之强调一定要尝试着写评论。哪怕就是一句话,“写的真好”、“说得太对了”也可以。只会写一句话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刚开始做评论的时候,因为我们想不出来写什么,只是觉得好而已。这时就会感到自己和作者之间的落差。由此一来,就能激励自己:为了写出掷地有声的见解,也要多想一想。这样刻意地练习,再加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句话会变成思想深刻的一段话。

然而做笔记不能趋于形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目的,灵活运用。

首先,你必须明白摘抄的精髓不一定是作者想要传达的重点。作为读者,你有权利只阅读和记录你自己认为重要的,能让你产生共情的内容。

其次,做笔记不一定非要摘抄原文。对于纯实用类的技能书籍,或者当你时间精力有限的时候,就不必抄原文。只要用自己的话把要点概括出来就行。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摘抄原文还是记录要点,都要写上这个内容在原书的页码,方便日后查找内容的出处。

奥野宣之主张笔记“一元化”。意思是一段时间只用一个笔记本,按时间顺序记录,把读书的笔记、生活感想、工作计划和心得、电影观后感等所有见闻和想法都记在一个本子上。一个本子方便携带。当有想法时,可以直接记录。记满一本,再使用新的一本。这样做的好处是某段时间的记录肯定在这个笔记本上。不用先想去哪里找。只要翻阅这一个本子,肯定能找到。

一元化笔记还有一个好处是扩大自己的涉猎面。一个笔记本中不只有读书笔记,还有生活感悟,遇到的奇闻秒事等等。这些看似无关的内容,在你想要运用的时候也许就能相辅相成。就像头脑风暴一样,不拘于讨论的主题,不加以评判,让所有想法自由翱翔在大脑中,最终冲破思维局限,获得灵感和好点子。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根据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解读,孔子这句话里的“学”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学而时习之”是要随时随地思考和见习,随时随地体验和反省。刚开始反省并不容易,坚持下来才会有进步,自然会有喜悦的感受,即“不亦说乎”。

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告诉我们做“学问”的真谛。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吸取知识的层面。知识改变不了人生,思维才是改变人生的真谛。奥野宣之的笔记读书法也旨在于此。我们可以运用他的方法,做到“学而时习之”,让我们用知识为自己赋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读一本书都能有收获的简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