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他们不会学习

当今社会,教育可以说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做父母的都会想方设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

小艾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和老公学历不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弥补他们的遗憾。

自打孩子出生,小艾的心思就全用在孩子身上。除了上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陪孩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她总是替孩子出色完成,孩子也经常被当做小朋友的榜样。

孩子上学后,她对孩子的照顾更是事无巨细,陪孩子一起上兴趣班,陪孩子做作业,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可孩子的表现却和在幼儿园时大不一样,因为上课走神常被老师点名批评,学习成绩急速下滑,性格也变得郁郁寡欢、不爱说话。

小艾很苦恼,为什么满怀希望却事与愿违?一切为了孩子难道错了吗?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意大利幼儿教育思想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所著的《蒙台梭利的教育》这本书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蒙台梭利的教育》是蒙台梭利经典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的总结,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教材”。

作者通过自己对儿童的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告诉我们,是我们忽略了儿童的巨大潜能,他们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

01 儿童具备“有吸收力的心智”,有天生的学习能力

意思是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学习能力超强,可以像海绵吸水一样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知识。

举个例子,有不少孩子2岁还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家长很着急。但是突然有一天,孩子竟然念出了一首儿歌。

这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在他们还不会发音的时候,就在默默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语言、语音、语调。

从迟迟不说话,到说出整段句子,这期间是慢慢积累、发酵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所以,当孩子说话比较晚时,父母千万不要着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说文明、规范的口头语言。比如,给宝宝读绘本时,不要用方言。平时也要正确发音,尤其不要说脏话。其他的,就是耐心等待了,该来的总会来。

纪录片《婴儿的秘密生活》中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6个月的婴儿可辨识世界上任一语言的150种声音的区别。而成年人只能分辨母语的45种声音。

是不是很神奇?而且这种吸收知识的能力,是成人不具备的。这就是为什么年龄越小,学东西越快的道理。

这种天生的学习能力,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

蒙台梭利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敏感期”。这种有吸收力的心智在儿童6岁前是通过敏感期表现出来的。

比如说,孩子在1到3岁,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会不断发音,模仿别人说话,这时候学习语言就特别快。

一档综艺节目中曾采访过俄罗斯4岁小女孩贝拉,她小小年纪就掌握了7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国际翻译官。

如此超常的语言学习能力与她在听觉异常敏感的年龄接受较多的语言刺激有关。

再比如说,在手的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地用手抓东西。在音乐敏感期,孩子会在任何一个地方模仿“弹琴”的动作,在绘画敏感期,孩子会不停地涂鸦,丝毫不知疲倦……

这时候就要给孩子一些材料和玩具,让他们去抓握、去弹琴、去画画,而且不要打扰他们,这样才能使这些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蒙台梭利在书中特别提出了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她认为,儿童不是秩序的破坏者,而是秩序的守护神。

4岁的乐乐,每天回家都要按亮每一盏楼层的灯,等妈妈开了门,他再按亮家里的灯。如果哪一天是妈妈按的,他就会哭闹着要大人关了灯,再由他重新按。

2岁的东东晚上睡觉前必须把玩具放到原位,再把毯子方方正正铺好,然后讲一个故事才肯睡觉,否则就会一直纠缠下去。

还有的孩子,爸爸妈妈吃饭时没有按照原来的位置坐就大声哭闹,直到父母纠正过来。

如果你认为这些做法是任性或无理取闹,那可是冤枉了孩子,这其实是孩子对秩序的敏感。他们在有秩序的环境里,才会感到安全和愉快。一旦这种秩序被破坏,他们就会不舒服。

当孩子因为一块肥皂盒挪动了位置而大哭不止,因为爬楼梯没有走在前面要重来一遍,正是孩子对破坏秩序的反抗。

我们都喜欢把家收拾得干净整齐,如果哪天家里突然乱七八糟,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但我们不舒服时可以说出来,而幼小的孩子无法说清楚,只好以哭闹表示抗议。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和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着干,而是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这种秩序感,这对培养他们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以及对规则的遵守是非常有好处的。

有的孩子不用老师提醒,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很整齐,吃完午餐会把小椅子归位,从不拿别人的东西,不说脏话、不侵犯别人……这样的孩子不会去破坏规则。秩序已经转化为品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年人还有敏感期吗?回答是否定的。儿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敏感期的出现就好比人脑被打开了一扇窗户,进去特别容易,但过一段时间窗户就会关上。

所以,早期教育并不是培养天才,而是能在儿童的敏感期内给他们丰富的环境和刺激,让他们去吸收、学习。

可以说,敏感期为我们教育孩子开启了“机会之窗”。怎么能利用好这宝贵的“机会之窗”,让孩子的才能得以发展?

02 为孩子提供适合他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比如,有的人擅长绘画,有的人唱歌好听,有的人运动能力强,有的人对文字特别敏感,写的一手好文章。

这些天赋之所以得以发展和保留,是因为在相应的敏感期中,恰好有相应的发展环境。

比如,孩子在音乐敏感期,多给孩子播放优美动听的乐曲,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这样会使孩子的音乐才能成倍增长。

这样的环境还有什么要求呢?蒙台梭利认为一定要符合儿童的身体特点。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跨越房间门槛老摔跤,开门时门把手撞到了自己的头,好不容易爬上高高的椅子却发现还是拿不到喜欢的玩具,孩子会不会很沮丧?

蒙台梭利创办的儿童之家,里面所有的设施,都是按照儿童的身体特点来提供的,比如教室里物品的大小、重量和尺寸适合幼儿的身高和方便儿童自己取放。

适合孩子身体特点的环境,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小人国”。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孩子行动自如,毫不费力,挫败感就会减少,也才会有安全感。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容易,给孩子布置一个儿童房就行了。是的,这并不难,只要有条件,几乎所有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环境。

但是,为什么仍有孩子闷闷不乐,仍有孩子不喜欢学习,仍有孩子和父母作对甚至与父母为敌?

03 要让孩子有自由的精神空间

一个缺乏精神自由的环境,无论怎么干净整洁,也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伤害。

比如,有的孩子吃饭慢,大人会去喂他,有的孩子穿衣服花时间太长,大人会去帮他穿上。

现在很多父母不是陪孩子孩子做作业,而是替孩子做作业,不仅指出孩子作业中的错误,还会替孩子改过来。

有的父母过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因怕孩子受伤吃苦而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或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一切。

这些过度干涉和包办代替,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它会使孩子从小受到束缚和压抑,长大后变成缺乏独立人格的“巨婴”。

“虎妈式教育”很可能造就叛逆的孩子。控制型母亲,大多会培养出“妈宝男”。

聪明的教育者,会给孩子自由的精神空间,不束缚、压抑孩子,不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编剧。而小艾教育孩子的做法,却是在不断剥夺孩子自由的精神空间,使他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蒙台梭利指出,我们还有一个不正确的教育观念,那就是认为,陪伴孩子,就是要不断与孩子说话。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不断地提醒、批评。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会习惯性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和训诫。

在儿童面前,我们总是忘不了教育者的身份,给孩子讲过多的道理。

蒙台梭利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使孩子渐渐失去精神上的自由。

如果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长时间不被打扰,就会形成高度专注的品质。从专注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科学家的雏形。

而我们却一边打扰孩子的探索和游戏,一边指责他注意力不集中。

真正智慧的父母,在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去打扰孩子,而是做一个耐心的观察者和陪伴者。

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效的,是安静地陪伴。

如今,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对于起跑线上的孩子,我们并不了解。

我们常常仅凭想象和经验做出判断,声称“打是亲、骂是爱”,把“我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常常以为自己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但孩子却不领情。

我们不了解童年的秘密,对孩子所知甚少,所谓的爱就会变成干扰甚至伤害。

教育是慢的艺术。当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时候,不如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安静陪伴、静待花开,与孩子一起享受量变累积的过程。

相关阅读

精彩视频

热门推荐

搞笑趣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孩子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他们不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