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的经典诗句。原话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意思是,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讲的是人性中阳刚与阴柔的两面。

余光中在散文里写道:现在到这样的年龄才更体会到这样性格的两面使得人在世间的痛苦徒增不少。内心的理想性和外部的现实,是我的蔷薇和猛虎,时而温情,间或激烈,这样的挣扎构成的我现在最真实的心灵状态,回头望一路苍茫,欣喜或失落,我爱恋着我内心的蔷薇,也仰慕着心中生气盎然的猛虎,驻步察望,只是猛虎呼啸,不知蔷薇依稀芬芳?

从余光中的文字里我理解到,内心的理想和外部的现实,蔷薇和猛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导致了他性格的两面性,徒增了许多人在世间的痛苦。实而温情,间或激烈的状态,构成了心灵最真实的挣扎。他的痛苦大于安然,失落大于欣喜,这是一个属于典型文人的哀伤。

文人,在常人的眼光里总是一副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形象。习惯了和文字为伴,便习惯于孜孜不倦的向内攫取,因为只有不断的向内,不断的入心,才能越发的深刻。这一点是旁人做不到的事,是属于文人的行为气质和表达途径。

然而这样一来,内心就会变得敏感而细腻,甚至于外部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在内心掀起一番惊涛骇浪。所以,在余光中的内心,他爱恋着内心的蔷薇,也仰慕着心中生气盎然的猛虎,驻步察望,只是猛虎呼啸,不知蔷薇依稀芬芳?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一个性格相对完善的人来说,是不应该追求余光中的境界的,而应该追求曾国藩“外王内圣”的处世箴言。这里的“王”,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名词的“王”,即王侯将相,代表着向外需要开创的事业;动词的“王”,即运筹与控制,代表着行为方式和做事风格。

二者结合起来就是通过运筹、控制、管理等方式,达到事业的一种高度。至于“内圣”就很好理解了,对标圣人的品质和节操要求自己。我所理解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更接近于“外王内圣”的意思。

当然,人不可能皆王皆圣,但至少要分得清善恶,容得下黑白。既要拥有以恶制恶的手段,也要有报之桃李的品德。心有猛虎,我们便可以一往无前、勇于拼搏;细嗅蔷薇,我们也可以心中有爱,温柔如水。

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来说,既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既可以如山般伟岸,也可以似水般柔和。

此般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