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盲井 | 掩埋在沉默和黑暗之下的罪与罚

“视而不见谓之盲”这是16年来李杨经常说的话,所谓“盲”,是盲在心,是内心对良知、对生命的视而不见、见而不救。


2003年初,李杨几乎是横空出世。

华语电影刚经历了值得纪念的一个时刻,2002年12月,《无间道》和《英雄》先后在香港和大陆上映。前者在香港电影的滑坡中振臂一呼,成就了港片的落日辉煌;后者拉开了内地大片时代的帷幕,它的制作经验和宣发手段成为标杆。

也是在这一年,李杨背着处女作《盲井》的胶卷飞到德国,托一位朋友投往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和青年论坛,因为没有钱,他带着海报自己去街上贴。为他对接媒体的公关是一位叫理查德的法国人,李杨说:你帮我找20家媒体吧,别找40家了,我只能付一半的钱。

最终理查德给李杨找来40家媒体。当年,这部成本300万、由李杨独立制作完成的电影,获得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

根据刘庆邦小说《神木》改编的《盲井》发生在矿区,两个矿工宋金明和唐朝阳诱人下井制造意外事故,再找矿主私了赚取大笔赔偿金。在一次诱骗农村少年后,合谋者之一忽生恻隐之心,最终两人互相残杀而少年脱逃。令人颇为震动和震惊的是电影的粗粝,李杨几乎把“中国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搬上了银幕,他为此跑了几十个矿井,差点送命。

就这样闯进了电影圈。日后人们将李杨归为无法归纳的“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作品拥有“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的气质。这是他第一次拿电影打量底层,于是确信,“我就要拍像《盲井》一样的电影,别的我就不做,非常生硬的。”

在《盲井》里,导演全程采用第三人称镜头视角,以观察者的身份讲述故事。同时在影片当中也没有加入任何的配乐,使得整体的影像风格平淡如水。在这些犯罪团伙的眼中,杀人诈骗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罢了。而或许这就是李杨的目的,以“生活化”的写实手法展现普通人中从未感受过的黑暗。

面对质疑,李杨说,这不是中国的阴暗面,怎么是中国的阴暗面,是我们人性的东西,人性的冷和暖,人性的善与恶。

宋金明和唐朝阳们是可恨的,弱势群体何苦为难弱势群体,但抱着“你同情他,谁同情你”的想法,他们会在和受害人唠家常的不经意间送人“回家”,完成任务后,很随性的将骨灰倒入抽水马桶,对生命的漠视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在被害人面前,宋金明和唐朝阳是欺骗感情谋财害命的恶魔,在家人面前,他们成了挂念妻儿用一己之力撑起一个家的男子汉,在开着轿车在大街上乱按喇叭的暴发户骂骂咧咧时,他们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和大多数无钱无势的底层人民一样,选择了天然的隐忍。

任何微小的个人悲剧都是整个大时代的产物,小时候的宋金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因为家里穷,不得已辍学了,成家之后的他为了养活家庭,外出打工,每挣一笔“黑钱”就全寄回家里,过得很节省,但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走进公用电话亭时,除了关心家里的事,他不会忘记叮嘱儿子好好上学,这是中国式农民工父母对远在家乡的儿女的“叮嘱式关心”,自己苦点累点不要紧,只希望孩子好好上学,有机会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总的说来,宋金明代表着一个队伍庞大的群体——从遥远的家乡来到城市打拼奋斗的农民工们。唐朝阳呢?在宋金明和元凤鸣掏钱捐给路边乞讨的孩子时,他说,“这肯定是假的”。

在影片中有好几处这样的对比,虽然一起做着谋财害命的事,但唐朝阳比宋金明更加凶狠残忍,在他的观念里没有善恶对错也不问是非,只要是挡着他发财的,都该死。人之初,性本善,电影里没有关于两人如何走上这条路和之前经历的介绍,但看到唐朝阳如此泯灭人性,不禁会想,一个人究竟经历过什么才会变得如此阴暗?好像任何东西都不能泛起他情感上的涟漪,他是活着,但又好像早就死了。

有人说,李杨的电影不看会遗憾一辈子,但看过却不忍再看。

《盲井》把隐藏在深井里的黑暗拍出来给你看,导演李杨说“不能全部都是歌功颂德的影片,总该有那么一两个人站出来,关注一下真正当下人民的生活,而不是虚假地敲锣打鼓。”他把一直都在却总是遮遮掩掩的伤口彻底撕开,暴露在阳光下。或许你不是矿工,也不算农民工,你的生活离影片里描述的场景很远很远,但在大多数人追求“娱乐至死”时,总该有那么几个人违逆潮流。

为了拍好《盲井》,他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坐慢车,一站停一站下。从河北到内蒙古再到宁夏,接着回到陕西,之后又转道河南,每到一站就下车去小煤窑探访。而电影中每一个戏剧化的故事,都是由真实的案例在背后支撑。

时间在走,李杨,却好像停在了某个地方。

 他批判的始终是民众单薄的法律意识、看客的冷漠与制度的缺失,镜头聚焦的始终是中国社会最现实与最丑陋的画面。

影片的开头,宋金明拿到元凤鸣父亲的骨灰盒之后,转眼就把骨灰倒进马桶里冲掉了。很平淡的一幕,却道出了万千凄凉。在那个刑事侦查和信息都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客死他乡有谁知?

而元凤鸣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不是那位一百块玩一次的小姐,而是来自这个残酷社会血淋淋的教训。

《盲井》最终以一个轻描淡写的长镜头作为结尾,烟囱里冒出滚滚黑烟,融入晴朗的天空里。

仿佛所有的罪恶烟消云散,但又好像落地生根,随着都会重新冒出新芽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盲井 | 掩埋在沉默和黑暗之下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