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一本庄子的书,突然想浅谈自己对庄子思想的理解……

潜述庄子之道

初次了解庄子是在历史书上,那时对庄子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治国政策的“无为而治”。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渐渐对庄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庄子思想中的“道”是从老子那里继承而来的。老子构造了天地的母体,创造了宇宙学说,将人们的视野拓展开来,把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引向天地之外,为人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思路和思考方式。在而后越发动荡的战国中期,世道更加混乱,诸侯战乱的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君王奢靡暴虐,庄子逐渐开始思考人将如何安放自出,如何才能开辟出自己独有的一份自得的天地,在思考之余他受到老子学说的熏陶,并从三个方面展示自己对道的理解。首先,第一层是讲述道自身,详细地介绍何为道,道的起源和发展经历。自古以来便产生道,没有具体的形态和变化的情况,却有着变化发展的规律;第二层,便是细细讲述道在万物之间的地位,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出发;最后的第三层就是从最广的角度——天地万物的角度出发,并把天地万物划分为天体、帝王和神仙。在仔细地研读之后,发现庄子的“道”虽然来源于老子,但是与老子的“道”的侧重点不同,并且在老子日认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如老子在叙述道的时候,注重天地万物的生化、道的柔韧性以及重道的运行趋向。而庄子在叙述道的时候,更加偏向于天地万物的本性、道的同一之性以及重道的纯真之性。

在庄子的学说中有着许多的概念,如“游于方外”、“坐忘与心斋”、“闻道与见读”等思想。而此时,我主要介绍的便是庄子的“游于方外”。“游于方外”的意思对洁净之心与天地万物、人间尘事的关系而言,这与庄子另一个概念“以道观之”有些相似,但是二者的思想朝向却有点点不同。“游于方外”是说当一个人的心境空虚纯净时,便会与天地万物产生联系,冥冥之中遨游于宇宙万物之间。对此我认为这个与佛教的坐禅与冥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在我们的眼中佛教与道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说,但是在某些程度上而言,这些学说都是人们对世间万物的思考以及对宇宙来源最本质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深度。佛教的坐禅与冥想,庄子的“游于方外”无一不是需要人们放空自己的思想,保持着人性的洁净与纯粹之心,与外界断掉思绪的纷争,与世间万物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在庄子的学说最突出的一个字便是“辩”,这个“辩”包括很多,如对生死、忧乐、大小等方面的辩论。而在庄子的“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庄子与惠子的辩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两人的辩论皆有据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还记得当时看完的自己也是一头蒙,认为二者都有道理。随着自己的积累,我在高中的政治中学到“诡辩论”这一概念,其实并清楚这到底是不是诡辩,但是对于我而言,我只是单纯地理解是每个人思考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正如我们曾经所学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曾经我弟反驳我父亲的一句话“成绩好的人那么多,总要有人来垫底,”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哭笑不得的。但是如今想起来却也有一番道理,成绩原本就有高低之分,前后之别,对此我们对于成绩的高低的夜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恰似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有印象深刻的便是“小大之辩”,初次见到这几个字是在我最痛恨的文言文《逍遥游》里面,主要是从蜩与学鸠讨论鲲鹏中得出,两种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志向及对生活的认识,小雀的认知与鲲鹏的认知完全不同,二者本身就处于不同的境界。而庄子在此的结论是处于小的境界不能够理解大境界,处于不同的境界有着不一样的体验,正如知了从未见过秋天,它的生命短暂得只停留在夏季这个短短的三个月,,它又怎样得知有冬天这个季节呢?从此可以得到庄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人生道理——人生应该学会拥有崇高的志向,而不因小成而沾沾自喜,忘却自己远大的志向。

庄子之“道”虽然翩眇虚无,但是如果你有用心研读,也会在自己渐渐地思考与其产生别样的共鸣,甚至可以升华自己的心灵,无形中开拓自己的心境与眼界。此上便是我对庄子思想浅薄的认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完一本庄子的书,突然想浅谈自己对庄子思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