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从晚清到民国》

小时候读历史是为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的确是磨灭了我对历史本身的兴趣。而现在读历史,我更想是从中学到一些智慧,从前人走过的路中了解一些为什么,领悟一些道理。我一直觉得晚清和民国是中国历史中最有趣的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就像书中作者说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历史千年未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十年一变。从这十年一变的历史中,我也有点明白为什么今天的中国社会是此种形态,明白为什么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是谨慎的,明白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会有一些不可碰触的痛点。

其实选择读完这本书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的序。在序言中,作者提到会尽量做到客观,而且只引用有证可循的历史事件和轶事。我对历史的讲述总是会抱有一些怀疑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讲述历史的人也不例外。谁又能做到不会因为自己的政治偏见和社会偏见而去妄自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段历史事件?我一直相信,对于历史的描述和对于社会新闻的描述,应该是客观的,不带有一点自我感情的,这样才能让读者有余地去做独立的判断。

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直到辛亥革命,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为了考试及格,我在高中那时也是记熟了不少时间,地点,人物,事。但是只是记住事件的存在,却不能激发我的思考,而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就像是一片死水,并不能增加我的世界的了解。我总觉得历史告诉我的,不只是前因后果,也不只是奠定了什么基础,代表了什么阶段,而更多的是看待世界,看待国家,看待社会,看待自身的智慧。

西方国家曾经的侵略,在我看来,就是建立在别人痛苦基础之上的,对财富的追求和对欲望的满足。而当欲望变成无法填满的无底洞,西方国家便放弃了公平,放弃了良知,放弃了正义,更放弃了人性。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对亚非拉的侵略与剥削,西方国家是不是能有足够的资金去促进科学和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如果再想想,人类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没有人性的剥削之上,是不是有点可悲?我们人类通过毁掉一些民族的社会稳定去换来了另一些民族带领人类走入更现代的文明。这真的是唯一可取之路吗?

也许吧。因为这种行径仍然延续至今,原油资源让有些国家仍在战争的折磨之中。为了扩张领土而吞并其他国家土地的事情几年前也发生了。侵略者并不同情弱者,因为他们并没有切身体会到被殖民,被剥削的痛苦。这些痛苦并不是一时的,更不是一世的,而是世世代代的遗留病症。看看今天的非洲,仍然贫穷落后,仍然局势动荡。中国虽幸运,没有被八国联军瓜分,并在今天成为世界强国,但是背后的伤疤自己人都心知肚明。

记得我小时侯看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总爱问,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有次,看水浒传看到林冲杀人,我惊慌失措,林冲不是好人吗?长大之后渐渐明白,看一个人并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即使是今天审视自己,也实在不敢妄言自己是个好人。所以,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也是如此。我很喜欢作者为袁世凯说好话,为李鸿章说好话,批评太平天国,批评义和团。因为这些是我想知道的那个另一面。只有听到正反两面,我才能做到不被偏见左右。

从每个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去看历史,才能明白大部分的人并不是成心把事情弄砸。李鸿章虽是签署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保护国家的心还在。袁世凯虽然是个篡夺革命果实的罪人,但是他是为国家培养出现代陆军的第一人。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爱国心却摆在世人面前。就算是野蛮的义和团也是不想再被外国人欺负,才发动了起义。爱国之心,在危机面前,尤显突出,只是很多人相信了错误的救国方法。

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回头看历史的我们会简单地能说出,历史事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但是身在历史中的人们却是在一头雾水地摸索着。在那个乱世,能有远见地指出一条光明大道的人是难得的智者。这也是为什么孙中山只有一个。转过头看看现在,一切还是一样的道理。即使我们掌握了更先进的科学知识,有更长的历史可以借鉴,但是对于如何创造和平安乐的社会,大家还是蒙着眼睛向前行进。

有远见的人是引领社会走向正途的人。而想要有远见则需要一个人行走万里路,研读万卷书,并能由此举一反三,创造出新的思想。其实我们人类有这个潜力,只是愿意这么去做的人太少。有谁愿意这样的去难为自己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 《从晚清到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