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看《上海女子图鉴》时,有一句台词印象很深,只有头顶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上海。
魔都上海我至今都没有去过,反而是大四实习时来了广州。
来广州之前,我以为糖水就是白糖加水。后来发现自己实在是太无知了,双皮奶、炒奶糊、芝麻糊、红豆沙、冰糖雪耳、姜撞奶·····应有尽有,可以一个月不重样。据说文明路那家的老字号——百花甜品店甚至有400多种糖水可选。广州的糖水铺几乎到处都是,像我住的楼下那条街,相隔不到百米就有三家化州糖水,算不上吃货的我是不会为了糖水特意跑过去的啦。
有好友问我,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广州?论收入,广州比不上北上深;论宜居,不如在二三线城市生活舒服。
是啊,为什么呢?我也在心里问过自己。
1920年代,海明威携新婚妻子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30多年后,以这段经历为蓝本,他出版了《流动的盛宴》一书。书中写道,“如果你年轻时有幸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其实,这段话里的巴黎可以换成任何一座你喜欢的城市。于我而言,那座城是广州。
有人爱上一座城,是因为恋上一个人、或喜欢当地美食或看中发展机遇。但真要细细归类出我迷恋广州的原因,还是有些困难。最浅层的原因可能是她温暖的气候和独特的早茶吧。我是不喜寒冷的,南昌的冬天也已忍受够了,而广州一年四季多晴天,晴朗的日子总能让人心情愉悦。回想起12月时,广州还是一片明媚、天朗气清,完全让人忘记了这是冬天。再加上广州丰富的热带水果,芒果、菠萝、草莓特别是荔枝的吸引力,“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我要成为第一批吃荔枝的人呐!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粤语文化,单纯地觉得广州离香港的联系近一些。中学时第一个喜欢的明星是香港人,后来大学时看了不少亦舒、李碧华和张小娴的书,对她们笔下的香港生成诸多想象。同时,90年代张国荣、金城武的电影影像又加深了我对香港的执念。再后来,喜欢上麦浚龙、Dear Jane和林奕匡的音乐。不管是小说、电影、音乐,接触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
还有一直深藏于心的传媒梦,读书时向往的职业便是杂志社编辑和记者。广州相对自由包容的环境,孕育了南方周末、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多类报刊杂志。记得一次坐公交看到窗外新京报的巨大标牌时,还是惊喜了一下。不管之后会不会跨考新传,阅读与写作都将一直坚持下去,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一直认为,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很重要,因为当某一天你因为工作上的烦心事而不愉快时,至少还可以安慰自己:这是我喜欢的城市,我愿意为留在这里而付出努力。21岁时的想法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还很幼稚,太过理想主义,但我相信自己不会后悔此时的选择。掌控自己的人生,争取自己想要的未来,敢于做出选择并为此负责,不把决定权抛给他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成年人该有的生活态度。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选择面前摇摆不定。那是因为我们以为,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失去,失去未选择的生活。比如毕业后是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选择,其实你选择了一方并不代表会失去另一方。你选择了去大城市,就意味着放弃了小城舒适安稳的生活吗?并不是,小城也不是完全的舒适,会有家长里短的矛盾,只是你没有经历过所以放大了小城的岁月静好。同样地,你选择了小城市,也不代表你失去了曾经的梦想,因为留在大城市也少有人实现了自身的愿望。人总是会欣羡未选择的路,以为那条路会少些荆棘,其实并没有,你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失去,所以不要害怕选择,坚定地走下去,前方风景不会负你。
有一天实习下班后,在拥挤的地铁上,手机随机播放到爱情转移,一首曾经很喜欢的歌,已经好久没有听了,听着旋律突然有了一些灵感就写下了歌词,还差点坐过了站···
熬过了多少夜晚 看过多少纷乱
才会明白学校象牙塔的美好不是虚谈
梦想是用来追寻还是用来感叹
好让生活变得不再平淡
搭乘过多少地铁 经过多少车站
才能知道这座一线城市的容量
流浪几个城市 换过几份实习
才清楚自己热爱的方向
把一个人的耐心 消耗到哪朵云的彼端
让虚度的碌碌岁月不再漫长
每个人都是这样 孤独骄傲又迷茫
才开始默默对自己价值进行衡量
未来是看不见的迷雾 我用力突破想象
等遥远的梦想绚烂于远方
路灯在头上旋转 等所有黑暗被照亮
理想不破灭 最终烟花会绽放于何方
王小波的21岁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有好多奢望。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他说,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只希望21岁的自己能保持那么一点儿的热切,保持眼里的一点儿光,蓬勃地生活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