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读后感

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假如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 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 “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于是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三体》

虫子之于人类,人类之于三体。从宇宙的角度讲,人类何尝不是蝼蚁般渺小。

蚂蚁般的人类

最近读《成为》这是一本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讲述了非洲裔女子米歇尔从芝加哥南城逆袭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夫人的故事。看到了即使是蝼蚁一样的人类,也各有各的不同。

一起阅读的伙伴有各种各样的感想,而我的兴趣是想知道米歇尔是怎样成为米歇尔,她的人生节点是在哪里出现?

她有一位喜欢交际的父亲,一位秉持禅宗式的冷静和中立的母亲,一位乐天派的哥哥,一位古板严肃的姑婆,一位喜欢音乐像磁铁一样把家里所有人吸引到一起的外祖父......

从书中的脉络开始梳理。

音乐艺术学习:

和严肃的姑婆学习钢琴,一开始对米歇尔来说,学习的过程一种魔力,从中得到了一种成就感。

后来觉得枯燥便挑战姑婆。“我并不把自己在钢琴上取得的进不归功于她,她也不认为我的提高是我自己的原因”。父母对我的遭遇并没有表示同情,对姑婆也是。其他父母也许会责备孩子对长辈的不敬,但他们却不理会。似乎认为自己作为父母在家中的责任主要是倾听以及在需要时给予鼓励。

外祖父对音乐的热爱很有感染力。我经常泡在他的家里。他的家里像天堂一样大,天堂在我的想象中,是一个充满爵士乐的地方。

学校学习:

这是1969年的芝加哥南城的一所公立学校,当时还没有自尊教育或者成长型思维的提法。如果你在家里提早预习了功课,在学校就能得到奖赏,被认为是“聪明的”或“有天赋的”,这反过来又振了你的自信心,这种先发优势积累的很快。班上两个聪明的孩子之后很多年都名列前茅。

米歇尔看到同学之间微妙的分级正在发生,但她选择了勇于为自己争取,坚持要重新念单词,补回了前面没有挣到的奖品。她看到小孩子之间的关系不简单,关系的后面藏着严酷的等级和派别变动的规则。和对自己不友好总是挖苦自己的迪迪打架,既然注定成不了好朋友,但起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面对学校不公:

经济萧条,带来公立学校对班上的孩子教育得过且过。米歇尔向母亲倾诉,母亲直率敢言地找到了老师,给她换了班级和老师。

米歇尔意识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己被贬低。当他们感觉到大人没有认真投入的教育他们时,他们的怒气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服管教,而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不是坏孩子,只是在努力挨过糟糕的境遇。

家教:

父母跟我们交流的时候不把我们当小孩子,他们从不说教,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不管那些问题多么幼稚。他们从不随意敷衍我们。文中举例小时候的她和母亲讨论为什么要吃鸡蛋,引发一场关于补充蛋白质的必要性讨论。得到苏格拉底式的胜利。长大些后谈论更多的是毒品、性及人生选择,还有种族、不平等和政治。

他们从不美化生活残酷的一面,哥哥被被警察冤枉母亲劈头盖脸地训斥了警察,还要求警察给哥哥道了歉。告诉孩子们这件事不公平,但不幸,但非常普遍。

直面无常:

经济萧条带来的最大的隐患是火灾,五年级的同学因为一场火灾丢失了性命,让米歇尔第一次面对死亡,“任何祈祷和陈词滥调都无法填补三个孩子离去留下的空虚”文中这样写道。

一向从容淡定的哥哥克雷格开始烦恼,最重哥哥决定要在家里提高安全等级,并自封为家庭消防队队长,米歇尔当助手随时准备演习时清理逃生的通道。我们不太相信家里真的会发生火灾,但是我们都认为要做好准备准备工作很重要。这些都教会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生要学会提前计划。

所有命运的馈赠都会变成珍珠。米歇尔有并不完美的家庭,早期接受的并不是最好的学校教育,也没有所谓的什么节点。但米歇尔成为了米歇尔是她对所经历的每件事情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这个能力和习惯最初来自于父母的支持。

虽然在宇宙中我们渺小如尘埃,如蝼蚁。但有些人生命重于泰山,有些人生命轻于鸿毛,那么,我们生活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看了此书,也许可以重新思考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