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后感十四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

       “活动理论”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了“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活动理论”也叫“文化一历史活动理论”,它作为“一种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横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一种社会历史分析的模式”、“一种中介行动的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20世纪20, 30年代维果茨基等苏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学派的传统。特别是活动理论采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活动与意识动态联系的观点。活动理论者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而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使用的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 “教学”是一种借助配置特定的活动而引发学生发展的“组织化的社会环境”。教学中的学生的发展是依存于“教学”这一社会环境的状态的。

        教学活动,不是单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合作性)行为。所谓“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体心理学层面上,而是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过程,活动的主体是“集体性主体”。教学设计的“集体性主体”可以区分两个水准。一是设计课程与教学的“集体性主体”,即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编制者;二是直接实现教学活动,通过个人与个人的相互作用构成教学过程的“集体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

        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形态可以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构成。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果。让不同合作状态的学生尽可能一起从事作业,尽可能交替地发挥核心角色的作用,是最合乎合作的本质的做法。这种学习小组大体是由教师组织的,不过,学生自身也有选择权。例如,学生通过选择内容不同的课题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中的合作作业,通过每一个成员在各个阶段的共同行动加以实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后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