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听后感

周一孔子世家

孔子推仁政于鲁(下)

读孔子自述,带着此时孔子抵达了自己的那个境界,进入课程。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问:(1)漫长的十几年等待之后,鲁国为何会突然启用孔子?

训诂:则,本意,用刻字在青铜器上。引申义规则,名词,效法(动词)解释中都宰,司空,大司空的地位和现在的位置进行对照,帮助孩子们理解。此时的孔子相当于季氏的位置。

讨论:漫长的十几年等待之后,鲁国为何突然启用孔子?

孔子的才华被三桓看到,为什么之前不起用。孔子的志向恢复礼乐制度,对鲁君更有利。三桓想的也是自己。目前季氏面临阳虎叛乱,叔孙氏也面临家臣公山不狃的叛乱。之前,阳虎邀请,公山不狃邀请他,他没有去。所以,三桓昭孔子是想用孔子的名气来消弱家臣的权利。鲁君知道孔子不会危害鲁君的权力,自然也会同意,鲁君和三桓都需要他,于是,孔子就出仕了。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问:(2)这一年孔子多少岁?孔子升职为何如此之快?

补入:与闻国政三月,粥盖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由于学生的作答不太好,所以,老师补入一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在鲁国执政之后,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来让学生理解孔子为何可以如此快的升官。帮助学生理解是因为孔子的治理有了很大的成效,进而也让大家感受到孔子并不是一个只会坐而论道的书呆子。他是一个是实战家,是很有政治才能的。也进一步说明了他的政治路线也是很有成效的。他之所以能够在鲁国呆下去收到重用是因为无论是三桓还是鲁君都用孔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作为孔子也初露锋芒的实现了自己政治路线。问题的关键在于,鲁君也好,三桓也好,此时,他们用孔子无非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私利,是因为自己的地位不稳固了所以需要孔子,可是,作为孔子来说,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报复,他需要通过恢复礼仪制度来实现仁政,这样的话,孔子和三桓以及鲁君从根本上说路子不一样,这也为他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组(chu,锄)言于景公日:“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日:“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日:“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指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日:“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日:“诺。”于是旗旗羽被矛载剑拔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被而言日:“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作,魔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日:“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日:“诺。”优倡诛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日:“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日:“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日:“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慎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军、汉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问:(1)请用鱼骨图梳理夹谷之会的经过?(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人格特质?

通过对话梳理出鱼骨图,告诉学生概括的方法(人物事件……),通过课堂对话讨论出孔子仁智勇的特质。在这里,我感觉主要让学生感受的是孔子的外交才能,面对齐国的强大和齐君的无礼,孔子大义凛然,智勇双全,成功帮助鲁君保住脸面,不仅如此,还让鲁君实实在在获得了实惠。就是齐国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这一下,我想再没有人能怀疑孔子的才干了。不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那时礼崩乐坏,但是大国之间应该还是遵守一定的礼仪制度的,否则的话,齐国的国君一点不讲礼仪,完全使用丛林法则就可以把鲁君干掉了,之所以没有这么做,说明当时就外交而言,国和国之间还是讲究礼仪的,或者说从内心来讲,大家还没有完全摒弃这一套礼仪制度的,这也为孔子能够恢复礼仪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现实背景。孔子斥退鲁君靠的就是礼。这一段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孔子的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充满智慧的勇。在这次夹谷之会后,孔子应该是觉得自己在鲁国可以大展宏图了。所以,接下来他会干什么呢?

3、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日:“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难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屁。季氏将堕费,公山不扭、

叔孙辊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颁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日:“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彰,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问:(1)孔子为何要“堕三都”?(2)起初为何比较顺利?最终又为何功败垂成?(3)“堕三都”即便成功,鲁国能否成为“东周”?

为何堕三都?孔子堕三都,最核心考虑的恐怕是鲁君的利益,可是,为什么季孙氏,叔孙氏会同意呢?因为他们也没有权利,就算堕了都城,也不牵扯自己,因为此时他们已经不当家了,此时,是他的家臣说了算,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孟孙氏就不一样了,经他的家臣一提醒瞬间就明白了,这样不是自己受损失吗?从这里我们就应该看出来,对于三桓来说,考虑的都是自己。可是,鲁君呢?鲁君考虑的就不是自己吗?他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权利更大吗?在这里老师就引导学生知道了其实,古代读书人的悲剧都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到了君主的身上,这样的话就会出问题。这里老师没有深讲,我觉得这里可能要为后边的史记圣君贤相的局限性埋种子了。可是,此时,让学生体会到的就是孔子对于自己政治理想的坚持至少在鲁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他会怎样呢?毕竟已经是五十四岁的高龄了,他会做何选择呢?周游列国。啊,多么艰难的选择,多么勇敢的选择,多么伟大的选择。历史上,每一个令人钦佩的人,不仅仅在于他们经受住命运的考验,经受住生活的磨难,最最重要的是他的遭受了种种磨难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耶稣,林肯,富兰克林……

周二孔子世家

周游列国(1)

讲述周游列国对于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出示孔子自述:主要针对天命来谈。

1.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问:(1)孔子准备在卫国推行的政治改革路线图是什么?

卫国有的是什么(人多),没有的是什么(富裕,教育)?

问:(2)孔子日“教之”的“教”,其内容和目标可能什么?款之的?,其内容和目标可能什么?

可能是教人民礼乐制度、六艺,改善当时的社会混法之气。

目标:百姓知礼懂礼,用礼乐制度来维系社会。之前只有贵族才可以学习,而且目的是志于仕。现在是让百姓学习,目的是让百姓有人之为人的高贵,提升百姓的德性和仁心。这是划时代的创举,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提升德性。这个是很了不起的。我们要进入当时的背景。

2、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日:“奉栗六万。”卫人亦致栗六万。居顷之,或谐(zen)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

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问:(1)卫灵公一开始对孔子的态度如何?

训诂:谮。

卫君为何一开始看重孔子?卫论认为孔子可以帮他治理好国家。,孔子在鲁国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得到了诸侯国的认可。

孔子为何要去卫?

卫灵公不信任孔子。开始监督监视孔子。卫灵公不是个很好的国君,在这样的国君手下,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补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孔子虽然说着危邦不居,乱邦不入,可是孔子并没有去做。只是有这个想法。既然天下这么乱,为什么不隐居?这里进一步让孩子们体会孔子内心的纠结。这才是活生生的人。把孔子当成人而不是直接当成圣人。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日:“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

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日:“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日:“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

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问:(1)匡人为何要围困孔子一行?

(2)颜渊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3)孔子最后一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生读(六年级的孩子这周读的很好)

训诂:策

孔子被围攻的原因是孔子像阳虎。(此处再次引领学生明白孔子与阳虎的根本分歧)。

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澄清可能时间比较长颜渊才赶上。学生认为颜渊和孔子情同父子。所以,孔子关心颜渊。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遇到了麻烦,老师提醒孔子和颜渊的生命是一体的,这里的一体不是生物层面的而是超越血缘的精神层面。他们内在生命的契合超越了某种宗教性。我们今天活的深度不够,所以,体会这个有些难。我们还要走很远才能体会这样的情感。

学生读黄色字体。体会孔子的情感。

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文王死了,礼乐制度不存在了。上天如果要丧失这些礼乐制度的话,那么,后死者(老师提示是孔子这些人)怎会知道这些制度,从而逼出上天不让礼乐制度丧掉。如果上天不让丧失,那么匡人能拿自己怎么样?这样孔子就把自己和上天的意志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成了恢复礼乐制度是上天给予孔子的使命。换句话说,我天命在身,还没有完成,所以,不怕匡人。

这一则对于理解天命会有很深刻的体会,孔子认为自己的生命不会随便消失,他是天命在身,承担天命的人。这只是知天命的一面,天命的神圣贯穿了孔子一生。因为内在的精神让生命有光的存在。

去即过蒲。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1.此时卫国的政治生态如何?

2.孔子为何向子路发毒誓?

3.孔子再次离开卫国原因是什么?

4.孔子会调整自己的政治路线吗?

此时,卫国的权利在南子手中,而历史上,女人不得干政,而且南子名声不好,从礼乐制度讲,从德性上讲,孔子不会见。可是孔子还是见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和国君攀关系。对于孔子来说,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实现政治理想是孔子的天命所在。个人的委屈,内心的纠结,子路之所以反对是在外在的德性和礼仪制度角度讲的,孔子之所以不解释是因为讲了也没用。而子路对于孔子道的领会也不深,加上子路的个性,他就说出来了。所以,孔子就发了毒誓。

孔子再次离开卫国是因为国君好色不好礼,对卫君失望,没有机会实现天命。

经历了这么多挫折,孔子会调整方向吗?学生有人认为会,有人认为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往后走。

我感觉这一则主要让学生感受到孔子为了完成自己的天命,忍辱去见南子,连自己的学生都不理解自己。孔子的内心该是多么痛苦。

周四孔子世家

今天带着何为天命继续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1,司马桓魋为何要杀孔子?

2,文中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老师补充:司马桓魋相当于鲁国的三桓的地位。孔子在鲁国改革的效果很好。那么孔子到了曹国当然会威胁到司马桓魋的位置。司马桓魋怕孔子威胁到他的地位。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对于德的理解出现偏差,学生认为是周礼,周礼是在外的,往内就是仁政。这里的德更侧重于上天赋予我推行仁德的使命。也就是天命。这里和上面的天之未丧斯文也,后死者其如予何?这表明孔子肩负天命,无人能拿他怎么样。

2.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余,吴王夫差伐陈,楚围蔡,蔡迁于吴。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霸,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于是孔子去陈。

1.陈国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孔子是否有机会在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3.此时,孔子去陈和前面去卫心情有无不同?

训诂:会  寇

陈国遭受连绵战争,比较弱小的国家。夹在小国中间,所以,战争会牵涉到它。老师补入各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体会到陈国的情形。文中原文是:陈常被寇。即使这样,孔子还在陈国居了三年。他在这样的国家是忧心忡忡。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有两种看法:没机会,(陈国兵荒马乱)2,有机会。因为他住在司城贞子家。既然有机会为什么还要离开?有学生认为有机会做官,可是风险比较大。师追问,陈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国君会认为孔子能做到吗?学生认为孔子有外交才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让陈国安定。学生陈国和鲁国面临的情形不同。当时的鲁国没有和其他的国家有战争,而且其他的大国的战争也没有波及到鲁国。如今的陈国却不同,面临的局面不同,陈国需要的是马上见效的治国方法,而孔子的治国理政之路见效比较慢。老师强调孔子之所以周游的目的是实现理想。从实现理想的角度来看,在卫国的时候对于这个理想还是自信大的,到如今到了陈国又离开陈国的时候心情是更糟糕。离开陈国,天下大乱,所以,他觉得实现理想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所以,此时,孔子内心的是,一方面不甘心放弃,另一面现实越来越残酷。所以,孔子心情如何?

训诂:滥  贬

老师澄清子路是从庶民角度来讲的,而孔子是从圣贤的角度讲得。先对二者进行画界,然后领着学生体会孔子的高妙之处

对于第二个问题:

老师先带领学生理解巧妇能嫁与不能为的关系,良工能巧而不能顺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修道和容(推行道)的关系。修道是自己的事,推不推行的了那就不在自己了。这一块有点难,学生对于这样的逻辑不太清楚,做事情和能不能做成事情是两码事,做不做在自己,做不做的成就不在自己了。对于这一点我想孔子是有体会的,但是孔子的弟子就不见得能领会了。对于子贡的建议,从实际情况来讲,有道理。但是,如果按照子路的思路会出现退无可退的道路。这里推行大道和做买卖是不一样的。理想能打折扣吗?如果达了折扣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个道不是对庶人来讲的,而是对圣人君子而言的。哪怕孔子降低标准在丛林法则的社会理想也不会实现。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没有被容而不是降低标准。

第三个问题:道太大,天下无法容,这是外在的,内在的是什么?老师强调这里是孔门内部出了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又补入了一部分内容。

学生对于补充内容读得不太好。对于颜回的说法,孔子是什么态度,赞赏。颜回的说法和孔子一样。颜回的意思是,因为太大了,不容才会看出谁是真正的君子。作为儒家固然是要修道,推行仁道推不推在于自己,而能不能成功就不全是在于自己的事了。这么多国家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还要不要推了?要!不继续推就不是孔子,这就是儒家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儒家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夜灯的原因。

训诂:顙

对于丧家狗的理解由本义引(安全温饱的家)申出深刻义(孔子说的丧家狗)。孔子为什么认可这种说法,孔子的丧家狗是精神层面的说法。这里的家是指精神家园,是他内在的仁心外推,是一个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地方。而孔子此时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所以他说自己是丧家狗。别人是从物质的角度上去说的,而孔子是从精神的角度上去认可的。当孔门内部对于这个理想发生分歧的时候,孔子是怎么做的呢?此时的孔子应该是内在的力量还是很充足的。

让学生再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此时的天命是什么?学生认为是上天给予孔子的使命。师引导学生,此时的孔子,已经将这个使命上天给予他的这个使命深深的内化到自己的血液中,成为了自己的精神使命。此时天命除了精神力量和使命之外还有什么?

作为自己的使命要外推他知道这个使命很难实现,但是他仍然要去做,仍然要去实行。我感觉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想要理解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还是有困难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世家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