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时间,教会了我买房的逻辑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叙旧,约了咖啡,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房子。

以下就是这一杯咖啡的时间换来的他买房的逻辑,写出来给大家看看,也许,能给当下的你提供一些思路。

他不是业内人士,也不是富二代,一个正常的上班族。

刚结婚时,靠夫妻俩的积蓄,买了第一套小房子,然后开始逐渐做加法,买了卖,卖了买,财富不断升级。


他说:有钱一定要买房子。

他相信,买房是最好的储蓄

他的收入,不比普通双职工高太多,而他目前的固定资产,非一般家庭能比。

作为投资房产的得利者,这个观点无可厚非。

之前,吴晓波说了一番理论核心是「每年都要买一套房」,振奋了整个房产界。

他把这句话理解成,只要有储蓄一定要买房。


他说:一定要贷款。

 

成功的人都是不怕欠别人钱的。这句话也许见仁见智,民间有俗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他自己就是成功的案例。

我们的上一辈的理念是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坚决不贷款,即使手持百万现金也不买房,靠苦日子过来的人,最怕苦日子,即使条件好了,也不想过欠人钱的日子。

如实细想每天清晨刚睁开眼睛就想到又欠了银行几百块,确实有点悲伤。幸好,还款提醒每个月才发1次。

而且太多肆意利用杠杆投机倾家荡产的事情,总能在各种新闻里看到。

即便如此,杠杆这个东西,存在即合理,只要不超出实际的承受范围,能用尽量用。


他说:房价下跌的时候,要把便宜的房子换成贵的房子。

 

18年,天津楼市可以用悲壮来形容,大多数人换房的想法也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迫切。手里的房子不卖就无法改善;卖了的话,装修、各种税费、又心有不甘。


相信那个时候你的很多朋友都会劝你,再等一等。


朋友说如果你现在的房子相对便宜,即便不赚钱或者亏钱卖,损失也并不会很大,如果置换成相对优质的房源,升值空间必然更大,即使以后不卖,也为以后购买更好的房子省下了一笔,省钱就是赚钱,对不对。

他说:置换的时候,卖和买之间不要超过3个月。

 

房子的买卖时机相当考验大家的心里承受能力。谁都希望抄底,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民间流传一句俗语:买涨不买涝,经过了08年、15年、18年这几波经历,现在还有几个人相信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期置换,相对来说最安全。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一大家子人一直在外租房住,当年的拆迁款,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

他说:不要买小区里最贵的房子。

 

这个逻辑简单,如果你住在了你们小区最贵的房子里,那你就应该换房了。


一杯咖啡换来了朋友的这套买房逻辑,即便他现在身家不菲,生活却一如十几年前般简单。

每到周末,看楼盘逛中介是他们两口子的爱好,和逛菜场一样,看看猪肉什么价,黄瓜多少钱。发现今天鱼便宜,就来那么一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杯咖啡的时间,教会了我买房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