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百年孤独》的阉鸡逻辑


阉鸡的故事演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那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讲故事的人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如果大说“要”,他就说没让大家说“要”,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如果大家说“不要”,他就说没让大家说“不要”,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如果大家都不说话,他就说没让大家不说话,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而且谁也不许走,因为他没让人走,而是问大家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就这样继续下去,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前两句逻辑体现了语义分析逻辑。语义至少分两层逻辑:1.指代名词事物。“阉鸡的故事”,有冠名“阉鸡”的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的“阉鸭的故事”等等。2.指代深层含义,指具体内涵(内容)。“阉鸡的故事”,具体的故事是怎么回事……讲故事的人,在这两个层面跳跃,故意插科打诨。

第三句开始,逻辑变为征求意愿。也就是跨越事物基本的语义,变为对待事物的态度层面。要不要听,“不要”;我不是问你要不要听那个故事,是问你愿意听吗,你必须跟我保持一致(同一逻辑层面)——你的态度是什么,对我讲故事的态度是什么。

第四句,权力游戏的逻辑,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谁也不许走,我也没有让你走,你不感兴趣我也知道,但是,我只是想跟你玩玩——你要不要听阉鸡的故事——无聊你也得陪着!!!



生活中的开心娱乐,人们玩的是第一种两层语意逻辑。老公,这我穿这件衣服漂亮吗?漂亮。我问的是这个衣服好不好看。(或者,我问衣服是否符合我的气质……)

在职场和稀泥中,我们就会用到第3层逻辑——意愿逻辑。明知道这个会开得很无聊,但是呢,我就看你有没有打考勤,有没有到。你的态度是什么。“要不要开个会研究一下?”……“不要”……(好的,老子记住你了,跟我唱反调……)

在权力游戏中,弱小者和强权者之间的逻辑是第四层逻辑。“老板我不想加班”(心里想)……“我也不想让你加班,我只是问你要不要加班”……“我不加班,我要回家看孩子”……“我让你走了吗?只是问你要不要加班?”(你弄明白再说)

你会怎么回应?1.老板我知道了,我去干活。2.老子炒你老板鱿鱼——造反离职。……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味《百年孤独》的阉鸡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