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我发展心理学》02推动思维的进化

上集我们提到《自我发展心理学》“开启行为的改变”,这集我们继续“推动思维的进化”。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ricτητos) 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每遇到一件事,你就会有一个想法。这些想法看起来散乱无章,但如果把这些想法汇集起来,你就会看到,它们是有规律的。比如,有些人想的乐观些,有些悲观;有些习惯从外部找原因,有些习惯从自身找原因;有些习惯想问题是什么,有些习惯想办法是什么。

这种思维,也称心智模式,是人“运转”的底层程序。老话总是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并且它还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如何评价自己等。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提升自我的心智模式,推动思维的进化。自我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一,了解思维

01 思维的作用

思维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如半杯水,有的人认为只有半杯水,而不开心,有的人认为还剩半杯水,所以开心。不同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对事情有不同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其次,它引发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本身的正确性。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你能应付,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去做,最后,这件事果然做成了,这加深了你“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

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可能就会拖延、想退路、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后这件事没有完成,这也会加深你“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02 思维模型分类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思维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思维模型。

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流派,叫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自主性在于母亲给与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与肯定,孩子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自主的本能。胜任感在孩子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有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的孩子,会发展为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模型。而缺乏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的孩子,会发展为消极的防御型思维模型。

消极的防御型思维模型的人,他不愿意去探索世界,会想方设法地回避可能的伤害,他很在意被人赞扬和接纳,而别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焦虑,陷入一种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而防御型思维,是阻挡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

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

二、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

(一)僵固型思维

01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

关注自我证明,还是关注能力成长,是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重要区别。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提出者一斯坦福大学的德韦克(Carol Dweck)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夸孩子努力和夸孩子聪明”的实验表明,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会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相反,那些被夸奖很努力的人,却越挫越勇,他们保留着对解难题的兴趣,表现也越来越好。

为什么表扬孩子“聪明”和表扬“努力”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德韦克教授解释说,表扬聪明和表扬努力激发了他们不同的心智模型。

表扬“聪明”实际上暗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解难题只是证明你聪明不聪明的方式。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观点,而他们又被夸聪明,那他们自然就会努力维护聪明的形象。他们会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上来。这就是僵固型思维的特点。

相反,表扬“努力”却暗示着: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既然人的能力并不固定,他们不需要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专注到努力本身。

在面对挑战时,一个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他不行;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却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

对待努力的态度,僵固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所以就算努力,他们也会偷偷努力;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因为他们觉得努力就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他们对批评的看法也不一样。僵固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对他本人的负面评价;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是一种帮助人们改进的反馈。

看到别人成功时,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做到,那就是证明自己不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却会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去吸取别人的经验,把它们变成自已经验的一部分。

02 如何转换僵化性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在成功的人士身上看到,基本上成功人士都属于成长型心智模式,并且,这种模式是可以习得的。成长型心智如一条河, 一条河要流动起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势能,也就是行动的张力。另一个是要有源头活水,也就是要与现实不断地接触。

僵固型思维会阻碍我们成长,我们先来看如何克服僵固性思维,转换成成长型思维。

僵化性思维不愿意接受挑战,害怕错误和失败,担心错误和失败会影响其“聪明”的形象。而,试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机制,是我们与社会互动的必经之路。错误不是失败,错误是事情的结果,而失败是一种个人评价。

当我们把错误当做一种“证明自己不行”的失败时,我们就会回避错误,从而让自我发展陷入停滞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改变对错误的认知。我们可以尝试三种管理错误的方法。第一,把错误看做是学习的机会。第二,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第三,制定犯错计划。多做多错,反思改进。

(二)应该思维

《荷马史诗》里讲到,英雄奥德修斯回家途中曾遇到一个妖怪,这个妖怪有一张床,每个过路的人,它都会抓到这张床上躺一躺。如果这个过路人的身体比床短,它就把过路人拉到跟床一样长; 如果比床长,它就把长的部分锯下来。

这不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反观吗?我们总想着自己、他人或世界应该如我们脑海中所想的一样。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一点,伴侣应该更加体贴一些,世界应该更加公平一些。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我们可以把应该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另一种,是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01 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比如父母觉得小孩应该听话懂事,但是小孩子拖延、不听话,父母就会很生气。比如伴侣应该更加体贴一些,但是伴侣察觉不到你的情绪,你也很生气。

这个时候,就需要区分愿望和现实。愿望和现实有差距的时候,要学会接受现实。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02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可能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完美,善良,应该是一个更好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懈怠,有时候会犯错,有时候会对路边的乞丐熟视无睹,这都是我们真实的行为和感受。但是,如果我们依据“应该规则"来做判断,那就会不一样了。

“应该的规则”只有符合不符合,遵守不遵守。我要么是一个善良的人,要么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要么努力,要么不努力。因为规则天生就是非黑即白的。

一旦我们用理想化的规则来限定我们自己,判定我们自己,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固了,我们就很难容忍自己感受中和规则不同的部分。我们会扭曲自己的情感,以让它符合“应该”的要求。

比如我们努力读书、听讲座、学习,因为“努力总是对的”。甚至,还会忘了努力的目的,而是仅仅专注于努力本身。但是,自己稍有懈怠,就会焦虑,徘徊,甚至自责,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努力的人。而真正自然的努力的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他们专注于目标本身,并不关心努不努力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需要跳出“应该的自我”的框架,找到真正的自我,然后运用新的思维工具,自然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绝对化思维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是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他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国内出版了很多他关于幸福的书。可是他在学术界成名,是从研究狗是怎么得抑郁症开始的。

怎么研究呢?他把两群狗赶到A和B两个笼子里,并给笼子通电。A笼子和B笼子用一根铁杆接通,所以两个笼子的狗都经受了一样的电击。区别仅在于,A笼子里有切断电源的杠杆,而B笼子没有。A跑来跑去很快学会了按杠杆切断电源,但是B什么都做不了。

一段时间后,再将A和B分别放到一个很矮的没有杠杆的笼子里,再次通电时,A很快就跳出笼子,而B却趴着笼子里经受着电击。

为什么A不断尝试跳出笼子,而B不会呢?因为B产生了这样的信念,“我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又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的背后,都有这样的影子存在。如反正赶不上工作进度,还不如破罐子破摔;反正挂科这么多了可能毕不了业,我也不用努力了。而这种思维,就是绝对化思维。

我们人类有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这种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抽象化,潜意识大脑会认为,对于伤害我们做什么都没有用,甚至如果伤害比较大,还会有扩大区域的现象。

比如,一个人在创业公司被开除了,他的伤害小,可能会对重回此公司有阴影;范围更大一些,可能对创业公司都有阴影;甚至,对去公司上班有阴影;更甚,对自己能力怀疑,对人际交往有阴影。

这种绝对化思维也有三个特征。第一,永久化。比如妻子指责丈夫“你总是只想着自己,你总是每天不回家”。“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用“有时候"代替“总是”,你来体会一下,“你总是不回家”和“你有时候不回家”,后一句指责的味道是不是少了很多?

第二,普遍化。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如从创业公司不好,推广到所有工作都不好,就是普遍化的例子。

第三,人格化。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电影片段,主角遇到了倒霉的事,他就会对着天空喊:“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这就是一种人格化。

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回过头来看,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那只狗,明明是可以跳出笼子的。


刚讲了三种防御型思维: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看似不同,其实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比如说,父母夸一个孩子聪明,这是一种抽象的评价,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孩子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回避挑战。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然后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表现得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再喜欢我了。“应.....否则....。.这就是应该思维。

然后,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那他就会想:我连考试都通不过,这就证明了我不够聪明,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所以,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通常都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听说这样的例子。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约女生吃饭失败了,于是愤怒和沮丧。

他也许觉得,跟女生交往的能力是固定的,或者一个人的魅力是固定的,这次挫折证明了自己就是没什么魅力。这是僵固型思维。

他也可能觉得:“既然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约了你,你就应该答应我。我不应该被拒绝,否则我就没有被尊重。”这就是应该思维。

他也可能会想:“我真是糟透了,没有女人会喜欢我。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谈恋爱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这些防御型的思维以自动化的方式在他的大脑后台运转。让他觉得愤怒和沮丧,也让他再也不想理这个女生了。

如果有这些思维,该怎么办呢?下集继续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自我发展心理学》02推动思维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