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融入社会,写出好的文章,避免不了从书里汲取知识,而是随便翻翻还是认真做笔记,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为你展开一个新的世界。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好读书,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正当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而如果一个人喜好读书,那么他/她便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比如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当他兀坐在书城中的时候,就会“忘记了尘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读书被大多数人当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因为在太多时候,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在书的喜好上与他人达成一致,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在读书方法上寻求一些共通之处呢?
1.鲁迅:消闲的时候,随便翻翻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四是活读,他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从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2.林语堂:要发现自己所爱好的作家
著名学者林语堂文学底蕴丰厚,一生阅读无数。
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他探讨了一种有趣的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方法最主要就是要发现自己所爱好的作家。并且,他认为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就如同一个男子找到了心仪的情人,“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林语堂还认为,“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
3.钱钟书:不仅读,还做笔记
杨绛在《钱钟书手稿集》一书的序言中,回忆了钱钟书的读书方法。
杨绛说:“他(钱钟书)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杨绛还回忆道:“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4.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便道出了他的读书方法。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重点,去繁就简,独立思考。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5.朱熹:读书有六法
宋代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读书,浩如烟海。
朱熹的弟子从他的作品和语录中概括归纳出了“朱子读书法”,这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影响最广泛、最系统的读书方法。
“朱子读书法”分为六个方面: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6.弗朗西斯·培根:有些书可以阅读,但不必谨小慎微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阐释了对读书的看法。
他认为,“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换言之,有些书可以阅读,但不必谨小慎微;而有少数书应该悉心通读,刻苦研习。有些书可以请人代读,也可以读其节选;但这只限于那些不够重要的论述和粗制滥造的书籍;否则,经过提炼的书犹如经过提炼的水一样,淡而无味。”
7.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根据自己的兴趣读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写过不少与读书有关的文章,他自己也有着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
毛姆认为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不管学者们怎么评价一本书,不管他们怎样异口同声地竭力颂扬,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至于应该读什么书,毛姆觉得,只有阅读的人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可能完全一样,只是大致相同。
8.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阅读时习惯查阅工具书
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的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在回忆往事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问我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会说是我父亲的图书馆。”
博尔赫斯阅读时习惯查阅工具书,他提到最多的工具书是《钱伯斯百科全书》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他看来,百科全书不仅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而且是个浓缩的图书馆。他甚至说:“在开始研究任何论题之前,有必要先读一下一部好的百科全书中相应的文章,这样便于你草拟一个想法,描绘创作计划的轮廓。”
我想,这三分钟,你一定花的值!
(喜欢就留下小心心和评论吧,来个一块也是爱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