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到明辨是非的思考

我该怎样去认识这个世界? 我该怎样去判断这个世界 ?

目的和起因

在2019年一个百无聊赖的深夜无意中整理到2018年某个同样百无聊赖的时候打了一半的草稿,时间线显示时刻应该是当时正狂热迷恋马克思的我心血澎湃写下的烂尾作品,还记得当初提笔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把马克思哲学四大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统统写一遍,结果是密集的写了两篇后就因为可能某种不可抗因素突然跑路了……

回头看当时写的东西,其实已经完全忘了当初为什么写出这些情绪远大于观点的文字,甚至连选题和立意都没有比较现实的实用价值,而现在,出于一种对大半年前的自己或对百年先哲马克思奇特的使命感,又或者是反思这两年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又想认真的写一写关于“认识”这个主题,尽管现在所思所想已经和当初的立意可能已南辕北辙或大相径庭,不过有一点变化的是,文风会相对缓和和中立些。

一、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指人通过调用感官(视觉,触觉,嗅觉等)对事物的认识,通常具有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指人通过调用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通常具有间接性抽象性

感性认识的直接性表现在所见所闻即所感,典型的表现是触景生情,通常花香鸟语带给人快乐放松的感觉,黑夜带给人恐惧逃离的感觉,感官带来的刺激是直接具体而原始的,感受到的快乐或痛苦是扑面而来的。

理性认识的间接性表现在所见所闻并不是所感,睹物而思人,雕栏玉砌朱颜改,感时恨时花溅泪鸟惊心,表达的也是情感,一层建立在思维之上的抽象,在抽象之上延伸出来的情感,因为超出了客观本体的感官刺激,建立在思维之上感受到的快乐或痛苦往往是成倍的,成倍的放大了痛苦,成倍的缩小了快乐,反之亦然。

通常会认为感性的人温和细腻,理性的人冷漠无情,这样的人群划分太过于简单粗暴,感性和理性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人,教育已经教会了小孩子基本的思维活动,哪怕是一年级小学生已经知道保持不哭不闹就有糖吃,安安静静克制住吵闹的本能欲望,思维活动教会他们权衡基本的利弊得失;同样每一个人都是感性人,快乐,痛苦,无聊,孤独,恐惧,愤怒,嫉妒,仇恨间断交替伴随人的一生,理性可以稍加压制和调节,却不能根除。

我见过引经据典说自己博览群书的理性人,因为晒的被子被偷了勃然大怒在深夜里暴走;

我见过为一个句子落泪的感性人,在面对激烈的争吵中保持平稳的情绪,体谅对方混乱的情感并加以引导和疏通,在突然爆发的斗争中全身而退。

绝对感性或理性的人都有助于人类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因为感性和理性都是人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外部世界的有利工具。

二、关于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在英文中对应的是“tell right from wrong”,意思是将正确和错误区分开,大部分情况下,后来人可以借鉴前人建立的是非观,比如社会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这两者是经过前人实践过的,对当前世界中出现的各种实体、行为、价值的描述,道德说:“诚实守信是对,坑蒙拐骗是错”,法律说:“爱国和平是对,反动造反是错”,然后会将一些符合描述的行为罗列出来,这些行为就被定义了出来。

下定义是明辨是非的基础。

借助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可以帮我们明确很多是非判断,但是完全依赖道德和法律往往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深感迷惑,一方面因为道德和法律是整个社会出于维稳出发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适用于群体,在个体生活中(尤其是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冲突时)容易造成困惑;一方面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道德绑架,当社会道德标准变化时(这是常有的事,比如各种社会新闻反映出来的道德滑坡),被动波及到又会有被改变的痛苦。

所以在道德和法律的大前提下,适当的对一些有争议的定义做补充和修改,从而形成一套约束自己的个人道德系统。

除去传统的定义,有一些定义我比较喜欢,比如:

被希望抛弃了的人,恐惧也同样抛弃了他,这就是绝望的定义。”

(因为对绝望的传统定义是:完全失去希望,对事物失去信心,在英文中是hopeless~但又觉得不贴切,这样用“失望”描述更贴切,绝望的状态应该是不仅仅不抱希望,而且因为不抱希望而变的无所畏惧)

再比如: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谦虚在传统定义里从来都不是贬义词,但换一种定义看着突然就很有冲击力~)

还比如这种对仗状态的相互定义: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再比如不同人对同一个抽象事物的定义: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又如:

当一个人违背其种种本能,去选择或偏爱对它不利的东西时,便称之为堕落。

在保持对自己和他人绝对的诚实下,从他采取和接纳的定义,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是非观,以及他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注重点。

然而大多数人对大多数他们已知的东西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也或者是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他们常常会以“我觉得”“也许”“我感觉”这样的句子开头,每当有人直抒胸臆的用这些词开始一段叙述时,我总会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因为他们正在尝试说出自己的感觉,其中可能就包含一些模糊的定义,只不过他们自己甚至都没有注意到。

三、从认识到判断

认识,即认识自己(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去?)和认识世界(世界是怎样运行的?运行的特点和规律?),采用的工具是感性和理性,在认识的基础上延伸出判断(选择)。

于是在反复的认识和实践中,真理和谬误交替出现了,二者如螺旋状不断纠正实践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者每做一个判断,就是一次螺旋上升。

判断的标准当然毫无疑问是选择对自己利好(未必最大化)的选项,有一个选择是“人生应该以追求快乐为目的,还是应该以追求真理为目的?”有一些人在追求真理时获得了快乐的正反馈,当然也有人被真理折磨的穷困潦倒痛苦不堪,更别说绝大部分真理未必有用,甚至都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好在快乐和真理本来就不是对立的,毕竟真理的邻居是谬误,出题人只是别有用心的故意设了一个槛而已。

四、总结

2018.10.27

虽然说了那么多年的蠢话,有一天觉得突然看破红尘了,依然不忘俗世里的凡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到明辨是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