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三)

          滑县白道口蔡胡小学 董素霞

      2017年10月24日上午,我们国培小学语文一行,早早来到了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来聆听仰慕已久的赵金红老师的课――《去年的树》。

      上课铃未响,我们已安静地走进电教室并在后排位上坐好。此时,学生也在两位女老师的指引下,有序地找与自己相应的座位:A坐这,B坐那……时间在找座位中一分一秒地过去。在此空档,坐在后排的我们开始了窃窃私语:这两位女老师,哪位是赵老师?看起来年龄都不大呀。咱们来听人家一节课,不知人家都已演练多少遍了,说不定还是以前曾获过省市的优质课大赛奖哩,只不过今天再来给我们展示一次罢了……

      叮铃铃……叮铃铃……

      上课铃骤然响起,打断了我们正在兴头的谈话,我们立马正襟危坐,俨然一个好学生,似乎刚才的谈话不是从我们口中而出。

      这一课是由两课时合在一起的完整课,两节课下来,我没有坐之长久的麻木,没有腰酸背疼的难受,取而代之的是细心地聆听,认真地思考,还有紧急情况下手机的拍摄,生怕漏掉某一个环节,课未,我没立马起身离开,而是静静地坐在原位上,微眯眼睛开始了这节课的流程思索:

      课如小桥流水般让人舒服。从字词的学习到课文的理解,赵老师每个环节都处理的很到位。整节课完全的体现出了语文的特点,听说读写贯穿在其中。在课堂上赵老师特别注重孩子们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对话。文中共有三组对话,孩子们找到后就用红色的字体标出,让孩子们先读(鸟儿问树根,树根回答;她问大门,大门回答说;鸟儿问女孩,小女孩回答说),然后告诉孩子们这样的句式叫提示语,这样写也体现出了本文语言简洁的特点。

    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赵老师说,要把相同的事情合并起来说。(板书:相同事情合并说)引导着孩子们说鸟儿分别向谁去问树的下落。开始孩子们说得并不清楚,她就很耐心的一步步地指导,提示学生如何说出关键词,如何把刚才碎片式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表达。另外,学习童话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边读边想象(板书:边读边想象)。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的明白此话的含义,她还引用了原著梅子涵的话:好的文学,不是把所有的文字都写下来,一定是在没有写出来的地方,能读出很多东西。在读的过程中赵老师一直在引导着孩子们想象。

    此外,读的方式也是别开生面:开火车读、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既使孩子们都没课本,拿起的仅仅是印有课文内容的一张纸,但他们读得入情入景,孩子们在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文字的表达与自己情感的抒发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课堂上老师胜似闲庭信步,学生忙得不亦说乎。老师退一步,让一步,藏一步。让出自己的位置给学生,让学生听说读写思。让学生从不会到会,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最后,在赵老师的自评课中,我才真正明白:原来她们用的是北师大版,上面根本没有《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她也是第一次接触,我刷地脸红了,原来讲这一课是为了照顾我们,照顾我们内容上好理解,方法上易指导……

      赵老师的做法,不正是课程标准上写到的老师角色的转变吗?《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不再专属于老师了。老师弱一些,让学生更强大一些。让学生真正的做学习的主人,真学习——真听:听得清楚;真说:说得明白;真读:读得投入;真写:写得真实;真思:思得深入。

      听过这节课后不仅反思自己的课堂:我的课堂注重了教给孩子们学习方法了吗?我的课堂注重孩子们多读了吗?我让孩子们多说了吗……越想越心慌,啊!真该拔节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得体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