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不得不知的数学学习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数学博士的公众号学到了一招:多位数乘以11的速算方法

因为育儿垂类作者的身份,我平时也比较关注一些学科的自媒体,比如这位贼叉,一位数学博士。

我最近在他那里学了一招,多位数乘以11的速算方法。

比如两位数乘以11的口诀是: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我们以35为例,先将35拆开,变成3 5,相加得8,填入中间的空处,即得385。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如果碰到要进位怎么办?

如果你能在第一时间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是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人!

我们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进位,那么在第一位上加1,尾数填中间。以85为例,一拉得到8 5,一加得到13,进位留3,得到935。

是不是很容易?

两位数解决了,多位数怎么办——很简单,全部拉开,然后从后往前逐项加,碰到进位,自动进位即可。

例:123乘以11,拉开1 2 3,从后往前加,2+3得到5,1+2得到3,所以答案即是1353。要进位?我们一样操作。894,拉开得到 8 9 4,从后往前,得到13,留3进1,8+9得到17,变成18进1,所以得到9834。简单吧?

我教了孩子这个有趣的速算方法,孩子很开心。

我为什么去做这样的引导?

我认为刷题是刷不完的,但是养成一个数学的思维模式,那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刷题是刷不完的,数学思维模式很重要

数感探讨:小学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感的培养

有一次,我和孩子说:“锻炼数感对于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问:“什么是数感?”

我回答:“打个简单的比方,一碗米有多少数量米粒?数感好的人能够很快地估算出。还比如,一辆购物车的东西,他也能比较准确估算出这一车要花多少钱。”

孩子说:“哦,我懂了。”

“要算出一碗米的数量,那么可以先算出一克米的数量,然后根据一碗米的重量推算出一碗米的数量。”孩子接着说。

他告诉我,他想出这个方法是受到了韩信分油的启发。

小学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感的培养

韩信分油故事的启发:越爱思考的孩子越聪明

据说有一天,他骑马走在路上,看到路旁两个人在那里高声争吵,互不相让,喋喋不休,引得众人围观。韩信走近观看,得知是两个卖油郎本来是合伙做生意,但因两人意见不合,决定把剩下装在油桶里的10斤油平分后散伙,但当时没有秤,只有三个容器,分别为可装10斤的油桶、7斤的瓦罐、3斤的油葫芦,无论怎么分两人都分不均,此时众人正在为分油发愁。围观的人想帮忙调解又无从下手,个个束手无策,唏嘘不已。

韩信见状,沉思了一会,高声告诉大家不要再争吵了,他有办法把油平分两份,每人5斤。众人面面相觑,都不解。

接着,韩信在众人面前说出了自己的方法:他让两个卖油郎先用装三斤的油葫芦连装三次,总计9斤,把油倒入容量为7斤的瓦罐,此时容量为7斤的瓦罐已经装满,容量为3斤的油葫芦里剩有2斤油,容量为10斤的油桶里剩1斤油。

然后把瓦罐里的7斤油全部倒入油桶,此时油桶里加上之前剩下的1斤,总计有8斤油;然后再把油葫芦里的2斤油全部倒入瓦罐,最后再用油葫芦在油桶里装满3斤,倒入瓦罐,此时容量为7斤的瓦罐里有5斤油,容量为10斤的油桶里剩5斤油。10斤油正好被平分两份,大家看到后对韩信称赞不已,卖油郎随后满意而去。这就是“韩信立马分油”的故事。

经有关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越用会越聪明,也就是说越用大脑会越有活力,所以,爱思考的孩子会越聪明,不喜欢用脑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总会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思而获,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差,而愿意用脑,喜欢思考的孩子,总会先从自己出发、整理思路、仔细研究,而后,思路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敏捷,越来越聪明。

人类的大脑越用会越聪明

对数学扩展题的一些反思:帮助孩子成为一位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

孩子以前碰到数学拓展题,没想几下就缴械投降了。我也不爱思考,作业帮、爱作业扫一扫一顿操作。

这个习惯很不好,这是我看《终身成长》得到的启发。

孩子觉得自己做不出拓展题,我认为自己的数学也不咋地,这些都是固步自封的自我限制,而没有用自我成长思维去看待挑战题。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即使感到课程极具挑战性,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这比我想象中要难得多,但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这只会让我的决定更坚定。他们告诉我我不行,更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对他们来说,挑战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得到的启发是什么呢?

如果你想要让孩子爱思考,你就得先爱上思考。

经常有家长过来问我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时候,我会反问一句:“家长,您平时读书吗?您爱阅读吗?如果您是一个爱阅读的人,那么,您的孩子也一定是爱阅读的。”

同理可得,如果我希望我的孩子是爱思考的,那么我平时也要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下次孩子再遇到难题,不妨和他说一句:“你再思考5分钟,说不定就思考出来了。”

作为家长,总是鼓励孩子用成长型的思维去面对有挑战的学科,相信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

挑战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

#爱是个动词#

#数学学习#

#思维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孩子不得不知的数学学习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