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与梦想

除夕的前一天,宝贝早早上床听爷爷讲恐龙的故事了,我坐在餐桌前,桌上摆着一份今年的总经理工作报告和一本厚书写美国现代化发展的四十年的断代史的《光荣与梦想》。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往年都没太上过心的报告,今年会议上听完一遍后还打印出来一份假期里带回家准备读一读。

世界发展的太快,就如我们这样象牙塔似的企业也要有根本性的转变不可了。报告中明确提了几个加快研究制定。。。明摆的新的挑战啊,莫名的有一种兴奋,好像不嫌事大似的。

研究是我性格中的优势项,对于一个做梦都能梦见未来的人,是时候发挥一下了。


改革攻坚战中有一句:“人资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薪酬配套方案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资源流动。”

人才培养攻坚战中指出:“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红利,新员工培训锻炼已成为现阶段紧迫课题。”


“课题”是最能引发研究性人才兴奋点的词了。

个人觉着未来“薪酬”对于激励也许是个伪命题,这是为什么呢?

以事实为例,W同学大学毕业以后从基层到公司本部,一直都只是个小职员,虽然工作稳稳定定但生活也算起起伏伏。比起那些因专业优势和个人机遇原因早早就在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同龄人,虽然个人在领导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欠缺些,但是个人财富方面并不逊色,家庭总资产的增值并不完全依靠薪酬,甚至一半不用依靠薪酬。(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钱的工具属性而不仅仅是财富属性,从而变身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公司的总利润用于薪酬的部分总是有限的,分配到每员工头上的数额必然也是有限的,如果单纯靠薪酬来激励或约束,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收入分配来源单一,二是有一大批工作收入弹性高的员工存在。

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收益渠道,薪酬收入不再是单一的收入来源,有的人会说给我点时间做一次正确的投资决策或者开展第二职业也许比薪酬激励增加的那点收入不知高出多少了,我的时间价值并不在于那点激励。

与此同时,人与人千差万别,有的人就是对自己有要求,无论薪酬高低什么岗位,到哪里都是忙;而有的人就是无所谓,到哪里都是混;只有一部分人是看薪酬兼看领导工作的。如果这个薪酬的游戏有一半人都不想参与,开始就少了一半的效果了。

看来不多管齐下都不行啊。公司人才济济,如何才能让大家都满意,都能憋着劲儿为公司呢?我觉着吧现阶段是要解决一个是“要我干”还是“我要干”的问题。

在工业革命时期,绩效考核薪酬激励那一套就足够管用了,然而时代不同了,老办法渐渐的不足以解决新问题了,现在的状况还不算特别明显,但是再过个五年、十年、二十,当新一代的90后、00后全面成长起来后,我们或许会直面难以为继的困顿的。

现在我们拿出中层管理者岗位也许还有不少优秀青年投来橄榄枝,到未来,也许没那么多人青睐也未可知呢。这又是为什么呢?马斯洛先生早早就给了我们答案,现实的发达国家也给了我们一些印证。

经历了三代以上的无物质匮乏的人生后,精神的追求会超越物质的追求,所谓缺什么补什么。我想,如果我又不缺吃不缺穿,住有房出有车,孩子老人都有所养了,那么什么样的工作和薪酬会更吸引我呢?

我一定是希望有办法早点发现真正的自己,然后跟热爱的小伙伴们一起经历更加丰富的人生,而不是为了跟随薪酬激励的脚步过上更窘迫的人生。我周围的八零后的小伙伴们已经有类似的想法在萌芽了。

他们会有缺乏一技之长的不安全感,被时代裹挟淘汰的危机感,也更有锐意创新的思维力量和协同工作出成果的喜悦和自豪感。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在努力的奔跑,为了是能够依然留在原地。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发明一个任意门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发起想做的事情,也可以任意选择想做的项目、想追随的人。譬如公司领导的报告中提到的课题,明明就是领导想做成的事情嘛,有优秀中层领导才干的人可以把目标翻译成具体可实施的任务1-n,然后大家可以跟嘀嘀打车的师傅一样自主抢单或被派活。

工作完全好像游戏,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能量。甚至不需要考虑什么活该被分配多少薪酬,市场机制这无形的手会最终揭晓答案。这里的薪酬制度本质就是市场机制与综合调控的表达了。薪酬被重新定义。

至于培训新员工,他们在发现正真的自己之前可以多多的跟随不同的专职师傅干活做助理,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会有特别忙的时候,拉过来干活,边干边学边体会,成长一定比较快吧。

有人协助干活,师傅应该也乐于接受吧,至于什么教会徒弟打师傅一说也是资源匮乏时代的产物,现在讲求的是合作共赢,那么多优秀的人存在,不教好自己的徒弟才容易被淘汰吧。

一口气写这么多,还是很肤浅,暂时先到这里,后面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报告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