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管理者的一封信,不会这些就不要去祸害别人

各位管理者朋友:

大家好!由一线到管理,期间风光过,颓废过,迷茫过,怀疑过。踩过太多的坑儿,希望有些前车之鉴,供刚刚做管理,以及那些和我曾经一样,在管理道路上走了太多的弯路的朋友们!

1. 输入多余输出

没有人天生会做管理,也没有人天生不会做管理。但对于管理的理解,太多人稍有偏颇,以为管理就是“当官”,大错特错!某种层度上,管理是服务,是输入。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有些飘飘然。忘却了学习以及自我的提升。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管理一定是输入多余输出!管理意味着给到下面的人他们没有的东西,能够有所提升,才有办法为自己冲锋陷阵,如果自己都飘飘然,沉浸在“当官”的观念中,那结果就是你太的团队也是个“短命”的团队。团队需要的是战斗力,需要的新鲜的血液,新鲜的思想,而这些都来自于管理者自身的输入,而不再是等着公司给你提供培训。管理岗位不是铁饭碗,你不动,有人动,你不行,换人行!

而人人都有惰性,无论是否是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自我充电,心理学,性格学,沟通学,厚黑学,管理学等等都是必修课。多走出去,切勿封闭,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面,管理意味着更多的自主支配,戒掉那些无用的社交,多接触和自己同类型的,以及不同类型的人,管理的基本功,问、听、说,所以取经是重要的输入渠道。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很多刚刚做管理的朋友,经过前期的摸爬滚打,终于晋升成基层管理者或者管理者。可能曾由那么一霎那,感觉像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一样,感觉可以放松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由自己来支配,团队规则,团队人员的去留,团队的走向,团队的风格,团队的打法等等。以前总是听命于人,现在人听命于我。甚至学着某些个人认为对于现有的90后,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不甚适合的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恰当的做法。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理不是想干嘛就干嘛,而是更加的自律,更加的换位思考。如果你带的是电销团队,你自己一天都打不了的通时数量,一天都完不成的电话量,如果你带的是渠道,你自己都招不了商,沟通不好服务商,扶持不好服务商,你去要求下属,你的下属必定压抑,同时阳奉阴违和敷衍你的风气一起。解散是迟早的事情。


3. 要求、帮助、关怀并重

管理者不是自己亲自冲在最前面,而是协调资源,那要求是必定的,对待下属,有时候要求是要求了,可为什么没有结果,反思自己要求下属的时候,有没有让你的下属知道为什么要去完成你要求的目标,为什么你指哪打哪?他们没有想通,所以结果也必定南辕北辙。

管理是让别人帮你完成你想要的目标,有的管理者只知道要求,却忘记了帮助。就像你让你的兵去攻陷敌方阵地,不帮助和教会他们怎么用刺刀,不帮助他们怎么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你的兵可能迫于压力会冲,但冲上去就是去“送死”。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冲?!

很多管理者,可能做到了要求和帮助,但恰恰忽略了,关怀。晚上流行一句话,80后随便骂,90后骂不得。在这里其实我想为所有90后,甚至95后报个不平。不是不能骂,是可以骂,90后,95后没你想的那么矫情!但你骂也得骂的人心服口服,新一代的年轻人更看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更开放,更善于社交。作为管理者,你总是高高在上,不深入人心,不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不去了解他们的关注点,不去关怀他们的生活,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90后,95后可以为你“卖命”,看的是你值不值得!对于下属,看到闪光点,认可他们的价值,投入真感情,职场也是可有感情的。作为管理者,别把本来就压抑的职场变得更加压抑和雪上加霜。

4. 仁慈是最大的残忍,任何事情都要有人买单

领导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绝情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其背后的道理是,在管理和制度,原则面前人人都得遵守,允许决策前充分讨论,但决策后绝对执行。而作为新的管理者来说,可能团队不稳定,业绩不达标,加上某些公司对管理者有员工留存率的考核。所以在很多决策之后,很多规则面前,迫于这些压力,对于某些触碰团队规则,甚至底线的人一忍再忍,然后,一个人的行为波及真个团队,到最后,所有决策和规则都宿之高阁,形同虚设。

再有些管理者,或许是出于自己曾经的经历,对于某些下属的言语表示理解和“同情”。对下属整天都嘻嘻哈哈的,加上一些玻璃心的下属,深怕对其有所“伤害”,就“发善心”,对其容忍无度。给员工是留下了“好印象”,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结果达不成团队目标,一盘散沙。想象一下,我们自己回首回去的时候,最感谢的,印象最深的一定是那些“折磨”自己,鞭笞自己,对自己很狠的上级,而不是那些任何事只要说说好话,就给自己防水的领导。你的下属也一样,对他们表面的仁慈是对他们最大的残忍!

5. 构建自己的人才矩阵

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怎么去用人,怎么对下属排兵布阵,将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到极致考验的不仅仅是每一个管理者的情商和协调能力。

人没有贵贱之分,但一定有层次之分,人才也如此。在任何一个团队,一定有高,中,低的层次划分,不是否定某个人的才能,但你才能也会有擅长和不擅长之分,作为管理者特别是销售团队的管理者,得分清楚每个人在销售的每个环节的优势和劣势。有的擅长调节和客户的关系,有的擅长陌生客户的关系处理,有的擅长“感情牌”,有的擅长客户异议的处理,有的擅长获取转介绍,有的擅长拓展渠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特点,任何一种组合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如何去组合,前提得先去发现。在发现的这些特点和优势的过程中,难免会触及所谓的人性,也就是特点和优势的对立面,即劣势。在我看来,首先是看清每个人的优势是否在特定的事情上覆盖了他的劣势,其次是,将拥有不同优劣势的人进行组合,有时候特定的劣势的组合的效果大于单一的优势的发挥。最后,把每一种组合结合一起构建自己团队的人才矩阵。不同的情况采用不用的人才矩阵组合,保持真个团队的战斗力。

对于一线基层员工来说,能力是踩坑儿踩出来的,是填坑儿填出来的,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同样是走弯路走出来的,管理没有捷径,没有定法,没有教科书般和一层不变的管理秘诀,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都会造就不同的管理者,希望所有管理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管理心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管理者的一封信,不会这些就不要去祸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