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和阅读是孩子语文学习的重头,关于这两点,我自己有着深深地体会,很多时候孩子不热爱阅读和写作,是因为我们一开始的引导方式就是错误的,所以走了很多弯路,如果用对了引导方式,事半功倍。
1.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必经之路
阅读的好处,已经是老生常谈,没有内容可写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胸中无笔墨”,导致整个人思想枯竭,那怎么会有灵感和素材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让孩子从不会写到会写,不爱写到乐写,让孩子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慢慢提高写作水平。
阅读可以培养语感。
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不知不觉积累大量的词汇,无形中锤炼了孩子的语感。
孩子读书量少,在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很多语病,要想让句子更通顺,只能通过阅读来提高。孩子的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资料,对说话写文章都有好处。
我的女儿四岁半,从出生两个月开始,不管听懂听不懂,我和老公都每天为她读书听,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十个月开始崩词语,一岁三个月就开始说半句或一句话,孩子的表达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我想,这些都得益于我们从小为她读的书。
阅读可以丰富素材库。
很多孩子在写作时,无从下笔,就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正片文章没有生动的语言,显得干巴巴。
各个类型的课外书读得多了,心中有了底子,有了相应的素材,在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我的好多学生写作特别好,选材方面,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方面,都是信手捏来,了解到他们都是平时大量阅读,只要有空,就开始废寝忘食地读。
阅读可以培养理解能力。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这个观点我想大家都赞同。很多孩子在写作时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尤其时材料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找不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就会出现跑题的现象。
再者,现在的数学题较为复杂,很多孩子不会做,也和理解不了题意有关系。
2.演故事,讲故事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识字、阅读等教学目标外,还有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是表演,再一个是编故事。
这两个教学目标锻炼孩子的表现能力、想象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与其他小朋友的合作能力。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经常会有看图写话,其实就是看图编故事。有些孩子因为缺乏想象力,写出来的文章比较生硬,长此以往,就会变成一个想象力匮乏的人。编故事是为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采用三步法来让孩子们编故事。
1.抓要素,写一句话。
2.找细节,把句子拉长。
3.加想象,让句子变胖。
我们课堂编的这个故事。都是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与合作精神自己创作的,老师只是启发与引导。在家庭当中,我们可以和孩子分角色、起名字、编故事、表演、最后画下来,让孩子学会想象与创作。幻想,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所以,在孩子小时候,我们要培养孩子广阔的想象力,让孩子未来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3.搭建语文的思维之桥 孩子的语文能力好比是一辆快速奔跑的小车,读书积累语句是车上载满的砖石,那思维就是一条路,没有为孩子铺一条思维之路,车上装满语言词汇,都无法快速表达出来。
一二年级,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思维的训练上,那么就为孩子以后的语文学习架设一座思维之桥!它会帮助孩子快速走向成功之路。
那么这座语文的思维之桥又如何搭建呢?在生活中,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今天你开心吗?为什么?
孩子想半天,因为……因为……我今天去了姥姥家。然后就没有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思维不流畅。需要我们训练!从而感受孩子思维是偏向感性轴还是理性轴。
如果孩子的表达遵循一条时间线:“今天我开心。早上我一起床,妈妈就准备了我最爱吃的三明治和牛奶。然后妈妈带我去了小姨家,见到可爱的小表弟,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可开心了。下午我们还一起去了小姨家附近的公园,那里有一个大湖,可以划船,还看到了美丽的白天鹅。晚上回到家,妈妈还夸我今天没有吵闹。所以我今天很开心。”
这时,孩子展现给我们的是3~4个画面:早餐、捉迷藏、游公园等。
这种形象思维能给人一种画面感,从画面感中能体会到孩子满满的幸福。
如果孩子的表达遵循逻辑线:“今天我很开心,一是我吃到了最喜欢吃的三明治,二是玩了几个地方,三是见到了表妹,四是妈妈表扬。吃、喝、玩都很开心。”这种表达展现的是孩子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可同时训练,也可辅助一些相关课程,如演讲与口才、看图说话、文学思维训练等。
架好这座思维之桥,孩子的思维流畅了,口语表达也会流畅,写起来也就没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