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报刊亭》|我们记忆深处的的东西

    “涂改院子的黑色剪影,一向是月光的权利。”

      这是在《月光院落》里看到的一句话,想想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翻开一本书细细地读了。

      读完这篇散文,我像是找到了当年那个在夜里看书看到狂呼的自己。何其有幸,能在书海中找到一篇能和自己有共鸣的,让自己回味无穷,为其语句、辞藻震惊三连的文章!

      瞥见文章右下角,“本文选自《散文百家》”,便立刻上某宝搜索,本以为这是本书籍,不曾想它是连刊的杂志。

      思及此,我是在什么年纪接触过杂志的呢?记得很小的时候,大街上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卖报员,他们总是风雨无阻。

      在手机大世界的药店旁边,有一家报刊亭,那时父亲只要从街上经过,就会在报刊亭那儿停留一段时间,挑选自己喜欢的杂志,连带着买一份最新的报纸,接着从磨了皮的小方钱包里掏出几元几角钱,递给报刊亭老板。

      小时候的我,够不着桌面,我只能隔着玻璃窗,望望柜子里精美的书籍,父亲买完了杂志报纸,便带着我一起回家。

      等我大了一点,踮踮脚可以够得到桌面时,我开始期待父亲再带我去一次报亭。

      终于,我等到了这个机会。若要看到桌面上的风景,就我当时的身高,还是要费点力,趁父亲挑杂志的时间,我不知从何处搬来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报刊亭老板见了,也不责怪我,只是微微笑,好像同意了我的做法。

      我够到了大大的桌面,看见了从前没有见过的“风景”。原来这个报刊亭有杂志、报纸,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的书。我鼓起勇气,向父亲讨要,就这样,我在报刊亭买下了第一本自己的动画本。

      再长大一点,学业繁重了,我便经常光顾书店,买文学名著或者学习资料。那个时候报亭还在,但是顾客不多,比较冷清,路过的时候偶尔会看到报亭旁边,老板蹲着给坐在小板凳上的小女孩喂饭。

      以后便只是路过,不曾驻足。

      父亲还是很爱一个星期一本《读者》,家里各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闲来无事时,我也会翻开看一看,就这样,《读者》无意间也在伴我成长。

      逢着过年,家里大清扫,我决定把父亲的杂志和报纸好好整理一下。一整理才发现,父亲的杂志已经可以摞得很高。

      小时候不懂珍惜,这些书都被父亲低价处理了。对父亲而言,看完了的书就像不新鲜的菜,不必吝惜。长大后的自己倒反而没随着父亲这一点,凡是自己爱的书,我都会精心保管好,不让它染上灰尘。

      后来,也没有再关注报刊亭的生死存亡,只知道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那时候很流行一句话“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如今想要再去重寻报刊亭的影子,怕是再也找不到了,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少有人再有为一本杂志驻足停留的闲情逸致。

      大数据的出现,带来了便利,也让我们迅速淘汰了过去。现在的小朋友们,很难再写出江南烟雨、盛夏蝉唱、孤舟笠翁、荷香蔓溢、草木枯荣……

      他们没有了那种生活环境,便很难同我们那一代人共情。

      但也是幸运的,因为这映证着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过去时代的人也不必停留在过去,怀念的就让它归属于过去,要有足够的信心去迎接未来,甚至创造更多符合时代主流的东西。

      文字,不应该只用来怀念,也应该“赛博朋克”一点。

(2021年10月1日 于家 仅以此记录过去的报刊亭)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失的报刊亭》|我们记忆深处的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