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家庭教育(一)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述人人有优点,人人值得学习。今天,我在家族群里,又学到了新东西。

事情起源于表姐刚上大一的女儿,在群里说开奶茶店现在很赚钱。于是,表姐夫立刻就说支持10万元。但前提是要求女儿去实地考察,并拿出一份可行的商业策划书。


这一番对话着实让我惊艳。

想想看,如果自己十几岁的孩子说要开个奶茶店,自己会脱口而出什么呢?

“你刚上大学,赶紧好好学习!”-——强行将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学习割裂开。

“在外地行,在咱们这肯定不行啊”——自己没思考,就妄下结论。

“万一要是亏损了咋办”——还没尝试,就先用失败来吓唬自己。

“行啊,支持,老爸今天帮你去看看地方”——大操大办,自己包揽了全过程。

而姐夫的这番回答,既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又要求孩子自己思考、策划、观察,联络,真的是非常难得了。

能不能最终成功开店暂且不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知道自己的梦想能够被支持,同时锻炼了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即使是得出一个“不适合开店”的结论,也是对自己搜索资料、文案撰写、外界沟通等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所以,我狠狠为他们点了个赞。

谈及于此,就想要谈谈在这个家庭里,家人们在教育方面对我的许多启示。


父亲——游戏力

我的爸爸在教育方面有很多很多的优点,然而,时至今日,我要是总结起来,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游戏力。

所谓的游戏力,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或者将学习当作一种游戏。

老爸手巧,爱玩、也会玩。小时候课本上学了《少年闰土》,他在冬日下雪的早晨,也在院子里放一个簸箕,栓上线,撒下一把米,与我躲在门后,安静又激动的等待,终于捕到一只麻雀。

随后,和我用《故事会》里所描述的那样,用泥巴将麻雀包起来,放入炉子中。过一会,香味渐出,我和老爸双眼放光,急不可待剥下那泥,大口吃起来,相视哈哈大笑。

记得那麻雀的味道并不甚好,两人颇为遗憾。然而,这样的美好记忆,却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读了冰心的《小桔灯》,他为我剥除桔子瓣,做了小桔灯,雕出精致的小窗,穿上线挂在筷子上,再放上一小节蜡烛。那晚,我成了操场上最受欢迎的孩子。


小学时候,上手工课,我迷上了钉子、锤子等各种工具,他为我找来废旧木板,用锯子锯成小块,和我一起做成小桌子小凳子小家具;

和我一起看《忍者神龟》后,给我做自创的“意大利馅饼”;

我在暑假作业上读到肥料和养殖,颇感兴趣,他便兴冲冲找来数个花盆,任由我把家里的一把新鲜韭菜全部埋到花盆里,沤成肥料,然后两人数着天数,一起去观察种子发芽;

诸如此类的事情,林林总总,多不胜数......总之,对于学习,他总是能找到一种有趣的方式,或者更恰当的是:他总来不把学习当作学习,而是一种游戏与探索,也从来都是支持着我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在这种影响下,读书于我,从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种总能从书中得到灵感,拿来实践的游戏。


母亲——好奇心

妈妈辛苦、忙碌,没有那么多时间像爸爸一样陪伴我,虽也在闲暇之余,用缝纫机为我的塑料娃娃做出一件件美丽的衣服,然而她对我的影响,却是她自己那种生机勃勃的对世界保持好奇与赞叹的精神。

与妈妈去任何地方,她总是会“大惊小怪”,这样的言语充斥于耳:

快来看,这里有个燕子窝!

哎呦,这个石墩子可真是做的精美!

天哪,这个盆景是怎么弄出来的!

她总是能发现普通世界里不普通的事物。见到漂亮的拱门,就要去摸一下;看到特殊的房子,就想要走进去瞧一瞧;看到路边树上的小红果,也要凑上去看半天;之后就大呼小叫,让我们来看。

待到回家的时候,她的包总是装满了各种“胜利品”,里面可能是几片形状独特的叶子,一些树上摘下的小果子,甚至是几枚枚滚圆的小石子。


我有时候埋怨她那这些没用的玩意回家干嘛,她总自嘲笑着说自己是一个“吸铁石”。然而,细细想来,我却觉得这样的行为颇为可爱,像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观察力的孩子,永远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型游乐场,永远兴致勃勃。

也是因为她这样的性格,让我也一直觉得学习就是一种在平凡普通世界中,去找寻有趣事物的过程。

父母的这种游戏力和生命力,深深影响了我。现在,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的想法是,若将学习当作“正襟危坐”的辛苦之事,只能学习一时,而如果将学习作为一种乐事与游戏,则能学习一世。所以,与其做枯燥的数学题,我干脆抱着女儿去“打麻将”,“玩桌游”,让她数一数三条+九条等于多少条,让她用卡牌和棋子去学习规律。


舅舅——自律给你自由

除了父母,另一个给我深刻影响的人,是我的舅舅。在他身上,我深刻理解了“自律给你自由”的意味。

今年,舅舅在72岁高龄之时,依然自驾出游,历时31天,途经5个省,行程7500公里。拥有这样自由自在的老龄生活,是与舅舅多年来的高度自律分不开的。


舅舅72岁高龄登山

舅舅生活作息极为规律,平时在饮食上颇为注意。每日清晨与晚饭后,都要去湖边健走一大圈,微信步数常常保持在15000步以上,风雨无阻。

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某年的除夕夜。外边下着蒙蒙细雪吃完年夜饭,舅舅看看表,发现时间在7点多,便又要出去散步。家人劝他今天过年,又在下雪,休息一天,而他却坚持拿了一把伞,在外冒雪散步约一个小时,刚好回来和大家一起看春晚。

另有一次,舅妈做了好吃的饺子,舅舅吃了一些就放下筷子。过了一下,拿起筷子又夹了一个,边吃边说,“今天的饺子太好吃了,再吃一个。平时只能吃8分饱,今天破例,实在是你舅妈做得太好吃了。”——这样的自制力,实在让我自愧不如。

正是因为这样自律的生活,舅舅虽然72岁高龄,却气色红润,甚少生病,能够在每年的4月、9月出去旅游。一年有2个月的时光,都能自己驾车,自由自在欣赏这祖国大好河川。

舅舅的这种自律,不仅仅是在生活上,更是在工作学习和各种小事上的,是一种不轻易放纵,不轻易懒惰的态度。

就在他今年自驾游之后,我曾谈及希望他能总结一下这次出游的概况与感想,算是给我一个激励,让我以后也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而,本以为是一百多字的内容,却等了数天,最后读到的,是一篇千余字并配有精美图片的文稿。

发给我时,面对我的惊讶,舅舅说“既然答应你要写,就要写得象模像样”——这就是另一种自律,对自己的高度要求。并不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去敷衍某个人,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这种自律,也收获了他人的尊重。

拥有这样的自律,何愁不能得到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呢?


絮絮叨叨,却发现只写到了家庭教育的凤毛麟角。姨姨的善良贴心、姨夫的豁达爽朗、舅妈的直爽淡定、姐姐的麻利果断,嫂子对“爱与自由”的实践、以及公公婆婆的宽容忍耐、勤俭大度......都是值得我大书特书的。

因此,本篇仅为该系列的第一篇,请待后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家庭教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