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儿童启蒙教育之思考

        最近拜读了《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后,我对Nicholas的启蒙方法有了新的感悟。其中,非常赞同的一句话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有反对的声音与说法,我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陷入到思考与纠结中,反而不如沿着一条路先去做,如果有不适合的地方修正即可。” 基于文中提及的诸多经验,我也修正了自己的启蒙方法。

1. 不再纠结于多大以后再开始学习知识,而应将判断的标准设置为孩子愿意学,学得会,学的高兴

      在这之前,我只敢给我家4岁多的小朋友讲一讲数字,用故事的形式引入过加减乘除,但是一直不敢让他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这样的做法,导致孩子的数学学习一直处于积累与停滞的状态,缺乏系统学习的结果就是作为启蒙老师的家长也只知道孩子喜爱数学,对数学学习也很自信,却不知道孩子的数学究竟学到了些什么,大概到了什么程度,未来该怎样继续。

2. 系统学习,而不是零散地学

        这次调整,我选择了TB买的铅笔刀系列作为教材,欧美范儿的教材有趣又漂亮,与我们中文的数学书最大的不同在于一页纸上其实并没有多写几行算术题,而是侧重于让孩子看图形数数,致力于建立图形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优点是好看又有趣,形象又生动;缺点则和优点一样突出,就是很简单,进度又很慢,一年级的Math,难度和院子里幼儿园中班的《宝宝玩儿数学》的难度相当。由于Nicholas在7岁那年才能上小学,我们有很充裕的时间,所以选择这套书作为教材,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的兴趣(他们对好看又简单的学习资料毫无抵抗力,又充满了自信),还能训练英语读题能力和双语思维(我一直认为用英语学习和阅读,也就是用才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所以从启蒙做起是最好的)。

3.设置目标,而不是随便地学

        调整的最后一部分就是设置目标,这次我尝试用铅笔刀系列作为教材,预计使用2个月的时间,学习完Math(G1)、Geography(G1)、Reading(K) 、Science(K) 四本书的学习,Spell和Critical thinking对我家5岁小朋友来说难度确实有些大,就和G1的地理、阅读一起放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了 。

4. 注重效率与时间安排

      我将看英文动画片的时间改在了早晨上幼儿园之前,看完以后一天都会重复早晨听到的句子和词语。原来我们是睡前看的,结果看完太过兴奋,总是难以入睡,导致第二天上学迟到。挪到早晨以后,效果好了很多,既不影响睡觉,还对早期充满了兴奋与期待,对了对了,还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念,不能迟到!希望下周开始能实现6:30早起,晚上8:30睡觉,这样早晨还能刷一会儿大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5岁儿童启蒙教育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