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 这是一篇糊说八道的推文。

image

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165个城市故事

福州,一座古早味的城市。

从三坊七巷的闽都神韵,

到罗星塔下的船工号子,

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image

然而,对福州人来说,

想要唤醒这座城市的古早味,

关键还靠一碗热气腾腾的锅边糊。

image

在福州话里,

人们称锅做“鼎”,

因此,锅边糊也叫鼎边糊。

这是闽南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

福州地区的尤为出名。

image

几乎在每个福州人心里,

都有一份专属的锅边榜单。

清晨,熟悉的锅边店,

老板干练地手起刀落,

将米浆浇在烧热的锅沿上,

顺着锅边,均匀摊开。

眨眼的功夫,就烫成米片,

铲落进海鲜汤底中。

用不着5分钟,

一碗地道的风味就诞生了。

image
image

快而美的食物,

温暖着形色匆匆的过客。

在这座城市的晨间烟火中,

天然散发的市井气息,

当地人难以抗拒,

外出打拼的福州人,

更是魂牵梦绕。

image

“七溜八溜,莫离福州。”

在福州人眼里,

一碗锅边,不仅装满乡愁,

更承载了福州人的生活哲学:

image
image

锅边糊看似简单,

想要做好却一点儿不容易,

每一步的细节都极为讲究。

大米先浸泡,磨成浆,

充分发挥了大米的香气。

浇在锅边上加热,

锅盖一盖,

又牢牢地锁住米香。

传统的锅边,

还讲究用木柴来烧。

火的接触面积大了,

鼎的底部受热均匀,

烫出来的锅边更加醇香。

image
image.gif

有经验的吃货,

往锅边瞟两眼,

就知道师傅的修行到不到位,

浇米浆最容易露馅儿。

舀起一勺米浆,不抖不洒,

手腕轻轻一转,

必须是均匀的一圈,

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够优秀。

唯有铲下来的米片薄嫩连绵,

才能证明厨者的实力所在。

image
image

旧时,福州人“做夏”,

必吃锅边糊。

立夏一过,

人们开始忙于农活。

锅边糊快捷易熟、料足顶饱,

是人们劳作下肚的不二不选。

image.gif

妇人们煮锅边,

总不忘多煮一些,

带给来不及果腹的左邻右里。

在老一辈眼里,

image

完美诠释闽南文化的精髓:

金厝边银乡里,

邻里和睦好做事。

image
image

锅边看上去朴实无华,

吃起来才深谙内藏丰富。

image

掀开虚掩的米片,

锅边的配料让人大开眼界:

花蛤、海蛎、虾头、虾皮,

还有黄蚬和筒骨熬制的汤底,

海味十足,鲜美无比。

再来一根油条和虾酥,

一口吃出延续了几百年的古早味。

image
image

有人说,福州人的这碗糊,

糊进了福州两千多年的文化,

糊出了福州人对内涵的追求。

image
image

旧时的福州,建设基础差,

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木屋做的:

“城内木屋毗连,纸糊墙壁;

道路狭小,牛马过市;

台风过处,瓦片飞舞;

一遇火灾,火烧连营。”

被戏称为“纸糊的福州”。

福州人对此也不在意,

image.gif

越是外表平平无奇的建筑,

越是把福州人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image.gif

唯有走入其中,

才发现处处细节皆学问。

亭台楼阁、花草假山,

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院落相连、匠艺奇巧。

image
image

严复故居大厅。

image

严复故居花厅。

福州人大概是真心爱“糊”。

老旧的纸褙屋在更新换代中消亡,

人们就在美食上,

继续延续“糊”的另一种本质。

image

不管是锅边糊、面线糊,

还是出神入化的勾芡,

福州小吃给外地人的直观感受,

也就是一个字:糊糊的。

image

但勾芡的精髓就在于此:

让汤汁充分吸收配料的精华,

将美味牢牢锁在其中。

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外地人看不懂,没关系,

隔壁广东人懂!

毕竟论勾芡,

潮汕肠粉和牛肉粿也不在话下。

image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福州 | 这是一篇糊说八道的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