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也许罗伯特.M.波西格未曾想过,这部被一百二十一次被拒稿的哲学小说,竟能创造七十年代的销售神话,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书中虽不乏哲学的学术语,却能在作者轻松的笔调下展现出别样的风趣,霍金的评语恰到好处,当你读这本书时,你就不再会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问题之外。

        这,是一场地理的旅行,从明尼苏达到加利福尼亚,横跨美国大陆,有着竞速时的欢快与喜悦,也有过在路边抛锚的无奈;骑过州际高速公路,也从乡间小路穿行而过;既在西部的烈日下汗流浃背,也曾在高山雪地上瑟瑟发抖。

      这,又是作者不同寻常的哲学之路,是一场自己与儿子之间的肖陶扩,他回忆从前的自己追寻另一个人格的心路历程。在旅途中不断的进行心灵的探索,良质的探寻。而这一切都要从波西格的摩托车开始…

初读此书之时,未免会对书名感到惊奇,禅,是人内心的修行活动,摩托车维修,则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以往的观念中古典与浪漫,理论与感性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事物,而这本书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

初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普通人去观察摩托车,看到的是它的外表。而一个摩托车技师,则是用耳听,用眼看,却在心中建立起了摩托车这个系统,摩托车在行驶中不断变化着,它的车轮会被磨平,它的螺丝会被不平整的地面震松,它的骨架也在一点点地形变,但只有这样,它才是一辆真正的摩托车,也许车子会损坏、破碎,散落成一地零件,但只要这个系统存在着,只要条件允许,它就可以被再次制造出来。就像书中所述“逻辑存在于心中,数字也只存在于心中”如同你掌握了教会的建筑,却远非同于掌握了教会,而良质就出现在你看的一个物体与意识到它之间,也就是说通过你自己的经验对这个物体的认知,良质是由经验产生的,却实在在存在于生活,倘若你要把它剥离出去,那么诗,画,与艺术的美感都将不复存在。它既有“心”的灵气,亦有“物”的理性。

再看“你之所视,你之所是”

也许你读到化油器,压缩机,以及火花塞,活塞这些摩托车结构的时候,觉得既丑陋又笨拙,从浪漫的角度来看,你又会感到异常的苦闷,但事实上,科技与艺术之间绝非对立,“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科技,而是所带来的一种趋势,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良质的存在,使得物与心之间逐渐出现了一个平衡的支点,“约翰看到摩托车的时候,只看到各种不同的结构,于是就厌恶它,然后拒绝进一步的接触。但是在我的眼睛里,我却看到设计者的理念。约翰认为我接触的是各种零件,实际我接触的是各种观念。”而佛陀或是耶稣坐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何为良质”

在这探寻之路中,良质,就在这探索的路上逐渐清晰,它仿佛就在这路的尽头,你觉得你已经可以触摸它,但是它又是那么得飘忽不定,你甚至在感觉自己能够理解它的时候却无法给出定义,就像作者幽默的叙说“. 良质……你知道它是什么,然而你又不知道它是什么。这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有一些事情比其他的要好,那就是说它们的等级比较高。但是一旦你想解说良质,而不提拥有这种物质的东西,那么就完全无法解释清楚了。因为所说的根本就没有内容,但是如果你无法说出良质究竟是什么,你又如何知道它是什么呢?或者你怎样才知道它存在呢?如果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那么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它根本就不存在,而实际上它的确存在。那么等级的根基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花更多钱去买这些东西,而把另一些东西丢到垃圾桶里呢?很明显地,有些东西的确比其他的东西要好,但是什么又是比较好呢……你的思想一直在打转,找不到出路。究竟良质是什么呢?它是什么呢?”

虽然书中自始至终没有对良质给出过任何定义,但读者在主人公的旅行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也许就是为了能够在哲学中自由的探索,他才不想也不愿给出自己的定义,只是通过一个个例子去向人们说明,一个不单独存在于古典与浪漫之中的概念吧!望此书也能给你带来一种身处哲学中的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