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地“救”

一个钟情于读书写作的“宅男”,家住北京南城,每天坚持去陶然亭公园散步,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一起,过着幸福而简单的生活。我们难以想象这是文化界“大V”、微博拥有七百多万粉丝的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的生活原貌。他的著作大多像他的生活一样,看似索然无味,却又饱含平凡的智慧。其中打动我的,是收录于散文集《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的《救世与自救》。

很多人曾把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和“鸡汤”捆绑在一起,为鼓励人们而写下一些早就熟知的道理。最初“鸡汤”这个词的出现并非贬义,代表那些可以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文章,只不过随着“熬鸡汤”的人越来越多,就变了味。固然“鸡汤”和众多词汇一样如今在网络上人人喊打,但是把他的文章喻为真正有营养的“鸡汤”也未尝不可。

文章一开始便针砭时弊地指出当下生活实况——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表现为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以及文化生活的粗鄙。由于人们缺乏精神的目标和正确的引领,导致连思考都变得不认真起来。另外,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纵览现下,戏子当道,英雄落泪。这些都使人们渐渐沉沦于这个快时代的旋涡,我们忘了如何思考和判断,如何把心放在肚子里去衡量和决定,更忘了如何救世和自救。

面对这样的现象和问题,作者认为有这样两类人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一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派。他们殚精竭虑,希望人们觉醒并重回盛世,但是精神的扭曲和粉饰后的功利主义使他们看不清路在何方。另一类便是自救派,自救便是自我救赎,他们大多为个人化的知识分子,没有前一类的忧思过度,反而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的富足。虽说他们同样反感平庸,但由于处于一个相对稳固的自我天地中,对世俗的眼光多偏向于淡漠,所以外界的变化便影响甚小了。在这两类人中,存在救世和自救重叠的人。但在作者眼中,他们的“救”都缺乏切实性。各家各派所鼓吹出来的文化热潮,于喧闹中只听出了浮躁和空洞。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传统复兴,都并非救世良方,反倒凸显出了个人膨胀的功利欲望。看似坐实了救世的交椅,却因为内心的焦躁不安而摇摇晃晃,随时倾倒。

这惶惶终日的不安到底来源于什么?我认为便是缺乏切实的自救。现在的世界是商品的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谋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可这不是全部的事实。我们同时还生活在宇宙和历史中,生活在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历程中,所以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开阔更久远的参照系。救世者们由于顾虑太多,而又被社会大潮挤压地晕头转向,以至于还未站稳脚跟就盲目说出救世宣言,未免太过草率,这背后的飘忽不定随时可能崩塌,而更添失落挫败之感。而自救者能够保持自己的内心不动摇,坚持个人的主张,推行独立的思想。没有喟叹不济世,没有喟叹不逢时,有的是在浮华大潮落尽的碧空如洗中的洁身自好者,耐得住清贫和寂寞,也受得住自己的一方净土,保持内心的良策,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自我毁灭。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想这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就像作者在结尾中所说:“当今之世不是一个能诞生新救世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独立的探索和创造。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这便是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救世者切实的自救良方。

全文基调始终平和,却总让人体味出丝丝纤细敏感。我们既然无法成为救世主,那便坐实成为拯救自己的主人,无论走入何种境遇的边缘,都能使自己及时回头,用自救助力救世。试着站在周国平先生那出世的高度去思考,生命有它本来的模样,要求每个人学会孤独和自省。走在这条路上注定是艰难而孤独的,在如今充满喧嚣的世界尤甚。但是这个世界上也永远存在着一些朝圣者,脚踏实地地走着一条路,至诚至信,每一步都升华着自己的人格,救赎着自己的灵魂。

若说有什么句子能像涓涓细流般注入心田,那无疑是周国平先生温和深情却又掷地有声的话语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切实地“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