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席上,掌声不绝于耳,大家都在为开杠台上这位88年出生的辩手鼓掌,他穿着整洁的西装,在开杠结束之后,向对手心怀敬意的鞠了一躬。
他就是陈铭,一个被冠以无数荣誉的辩论选手,从《超级演说家》到《奇葩说》,他稳定的发挥和出色的逻辑能力让人赞赏不已。
一、成功需要500分的努力
2011年,陈铭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的中国区选拔赛,并且获得了“全程最佳辩手”。
在面对黄执中和余秋雨的犀利提问时,表现的游刃有余,一一化解了攻势。
黄执中在与他辩论后,评价他:
就好像令狐冲与冲虚道长比剑,一指刚好就指向了冲虚的破绽处。
当陈铭主动去触及答案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必要再追问下去,他已经合格了
而余秋雨在与陈铭讨论“人活着的意义”的时候,陈铭引经据典的论述让不少学识丰富的评委都表示没听懂
陈铭的成功少不了比赛前每个晚上的苦读与钻研,往往会将对手的过往辩论经历研究得非常透彻,更是会不断揣测他们的性格。
在《奇葩说》中,有一期辩题是“你是否支持全人类一秒共享知识”。
陈铭和詹青云的辩论可谓是“神仙打架”,而且还登上了微博热搜,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陈铭。
而陈铭和詹青云从很久以前就认识,只是那时陈铭是评委,詹青云是辩手。
在开杠台上,陈铭在指出詹青云只讲了开尔文所说的前面两句话,而掩盖了后面一句话:
随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次的开杠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陈铭所涉及的学识是多么的广泛。
这就好比大家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后面还有两句话,“瞬不告而取,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舜没有把结婚的事告诉父母,是不孝。
这就是陈铭所要告诉我们的:“读书,有用”,至少不会陷入大众盲区,人云亦云。
而陈铭就是这种你在辩论场上想不到任何办法会让他信服你的人,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又能用一种奇妙方法让大多数人在那一瞬间被他所打动。
他的队友评价他: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打着100分的努力去准备
我们其他人可能会做120或者150分
而陈铭至少准备了500分的努力
马东也毫不吝啬的褒奖陈铭:
他就是《奇葩说》的‘水准担当’。
他不是最有特点的辩手,但属于没他不行的辩手。
他能把节目水平固定在一个智识含量、逻辑含量都比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就是一个职业辩手的能力。
二、标签化是一个人的失败
在参加过《奇葩说》之后,陈铭就会被人说“在宇宙中心呼唤爱”,这种评价在他的心中是可接受的,但是谈不上喜欢。
肖骁也在节目中说:“陈铭不是在宇宙中心呼唤爱,而是他的心中真的很有爱”
陈铭不只是“爱的化身”,他从不希望大家只认识他的这一面,更多的是想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并不只是靠撒鸡汤站在这的。
在往期的节目中,陈铭总是以学术上的观点来辩论,这让刚接触他的人感觉:
这个人很矫情
没意思,没看头
说的什么,完全搞不懂
在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后,陈铭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谈笑风生,更加的接地气。少了一分正式辩论的严肃,多了一分娱乐精神。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丧失了自我,一味得迎合观众,而是变得更加灵活了。
陈铭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同样也有一份责任感,想要向大众传播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他在每次辩论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沿用一个学界观念,号召大家享受知识的乐趣。
三、认真对待生活
陈铭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工作、学校、家庭。
工作上,陈铭近几年一直往返北京、武汉两地,因为要参加节目录制,往往会变得非常奔波劳累,但他也从未抱怨过工作的繁忙,镜头前的他每次都如往常一般。
在学校,陈铭上课的教室不断扩容,但还是有人要自己带凳子。学生也从四面八方来,有个女孩从东北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拖着行李箱进来听课。课后围了一群学生来签名,他调侃自己,本该学生签到,现在变老师签到了。
讲台是陈铭自我表达的领地,他也极为珍视。他说,“学校能快速帮你沉淀下来,找到真实的人生和人性,讲台把他拉回人间。”
陈铭对学生这样说过:
我不要求他们每个人都成为理想主义者,但是我会要求他们在底线坚守。
做不到所有的真话都讲,但是不能说假话。
如果你确实觉得坚持不下去了,那你换行业就好,没关系,你可以不做这行。
生活上,他和妻子更是非常恩爱,朋友们总是调侃他“怕老婆”,每次出去聚会,都会向老婆请示。
马薇薇说,老实男人得了幸福,藏也藏不住,婚后的陈铭一路发福。
他跟他的妻子年龄相差七岁,他的妻子是他的大学老师,为了能跟她在一起,陈铭从本科一直追到了博士生。
他的妻子有时会评价他:“跟个孩子一样,每天不管做了什么事,都要跟我讲一遍,一直叨叨叨”。
虽然他的妻子一直这样说,但也隐藏不了心里对陈铭最真挚的爱。
四、做一个向上的人
我们也许做不到像陈铭这样尽善尽美,才识渊博。
但我们出生在了这个如此美好的时代,出现了像陈铭这样的人物楷模。
我们不必要将自己塑造成第二个陈铭,但可以学习他身上散发的闪光点。
在生活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塑造一个完善的自我,不断的实现人生目标,搭建一个向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