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郑州

李白写诗,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我读到这首诗,就想起混在郑州的日子。

98年,我从老家来到郑州,在郑州租住过好几个城中村,几个城中村相比较起来,数孙八砦住的时间最长,也最开心,2003年租房住进孙八砦,2013年搬出孙八砦,在孙八砦住了10年。

孙八砦位于大学路与长江路,在孙八砦居住的10年里,那里每一条狭窄的小巷里,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有趣的新闻,前晚几个小伙子喝醉酒打了起来,昨晚发廊里几个女人……反正新闻不少。

城中村的街巷虽然不够宽敞,这里生意却一年到头火爆,狭窄拥挤的连行人经过都难,可居住在这里的人却很开心,人们已习惯这里的拥挤,习惯了这里的嘲杂,大家不愿意搬出这里。

我们租住的房子隔壁是一家啤酒鸭饭店,30块钱一大锅鸭肉,免费提供拉面,足足够四五个人吃饱肚子,夏天,几个人整锅啤酒鸭,把桌子往巷子里一撑,几两小酒下肚,真乃神仙过的日子。

城中村给住在这里的人带来很多好处,穿的衣服需要改一改,穿的鞋子需要修一修,钥匙丢了需要配一把,电动车、自行车轮胎烂了需要补一补,头发需要理了,需要买个针头线脑……不出村子,肯定能买到。

吃就更方便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胡辣汤、羊肉汤、牛肉汤、灌汤包、热干面、麻辣烫、葱花饼、鸡蛋饼……五花八门,要有尽有。早市、夜市,城中村里高档价钱贵的东西不好买,便宜货花一百块钱,买一大堆东西。

在城中村住的日子里,谁家里来了客人,从来不愁没地方住,那时城中村里小旅馆,住一晚最多二三十块钱,便宜的10来块钱,来客住个十日半月无所谓,搬出城中村,现在住的地方,找遍大街小巷的旅馆,最便宜的都在百元以上,真的怕来客人。

一个个城中村变成了让人抬头望掉帽子高高的水泥堆,这里找不到过去的喧嚣和热闹,过去狭窄的街巷变成了宽敞的草坪和小花园,小饭店、小旅馆变成大广场,成了大叔、大妈们的娱乐场所,广场舞、交谊舞、秧歌舞……一夜暴富的土老帽玩起了新时尚。

当我们为买小到一把面条,修补一双鞋子,一袋米面等等,都要跑到商场、超市,我们不得不想起城中村曾经带来的便利,让我们这些进城农民工们,最遗憾的那就是城中村廉价的房租,城中村小饭馆、小旅馆里的便宜的价格。城中村将成为远去的记忆,我们只能用图片记录城中村的曾经的容貌和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混在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