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文学002:生命与文化&天人的贯穿&意识的贯穿


一、中国文学与你

1、探究中国文学,走入中道。

中国即施行中道的区域,透过“中”来了解中道的深意。中的甲骨文就是一个飘着旗子的杆子。中国古人透过旗子来知晓天地之变,旗子影子的长短方位来知晓四时、月份,甚至日程的变化,以此相应的农事活动。透过旗子起落的方位与大小,判断天地气息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日常生活。以此来理解,中国人顺应天地,而实行人道。

老师用生动的说法,旗子说自己是懒了不想动,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欲望”而脱离了中道的形象说法。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也可以理解成人面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一个反应,这个反应须得“发而皆中节”,此之谓“和”。

听到这里,忽然天地之间仿佛打开了,原来所有的情绪其实不必框定在好与不好的标准里。回想前段日子,自己因为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工作面临着超额且超过承受范围时,我电话里的任性。过后,自己曾经为自己不理智的任性行为后悔过。而如今,我确定的是那个时候的此景在那个境遇里,那种选择与做法是我可以选择的选择,否则长此以往必得崩溃。让自己的情绪面对压力时,用一种稚拙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在承认自己的“不行”,同时也在面对自己此种境况下稚拙的表达,而那时那刻,我也仅仅能如此而已了。忽然释怀,无所谓好坏,放下因此的评价,坦然接纳,从事情中看到了那个“无处安放”的自己,还有那个“需要理解”的我自己。

还有一次,面对同事的无理要求,曾经只是告诉自己“不要计较”。而那时,即便面对她的“貌似合理”的理由时,我也选择“拒绝接受”。那次以后,我后悔过自己的鲁莽,没有及时冷静下来。我也接纳自己因为她屡次突破底线的践踏课堂不尊重我的种种举动之后,我的掷地有声的表达。此刻听到老师的“发而皆中节”而释然,原来有些脾气是需要发的,那是自我的释放与表达,来自生命深处的指引。这也许就是中道的流露吧。我接纳了彼时的自己,无论是任性的哭诉,还是坚定的拒绝。也许,看不到更深层次,但我想这是一个走向自己的开始。

或许,这是生命中的中道指引。突破曾经那个混沌的软弱的自己,在一桩桩的事情中让我看到内心“中道的展现”,以此面对自己内心,发现它的精微,学会认真面对,如实看待。老师说,生命里的那些痛苦、懒散、后悔,都是中道的流露。

回想今年来,自己面对“懒散的自己”的内心挣扎,面对后悔不已的事情的内心否定,一度怀疑自己陷入了某种无法跳脱的情绪中。老师说,不要小看这些,不要浅看这些。的确是的,曾经面对这些的时候,自己很不情愿,想逃脱,却又被纠缠。透过《闺怨》中那个“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少妇,仿佛看见自己生命里形形色色的悔恨,那些后悔背后的深刻,却一直被自己丢在一旁,不肯正眼瞧,以至于生命一直在重复着,无法跨越过去。面对悔恨,无法走入精微的内心的自己,便无法获得与之共存的空间,更无法跨越因此纠缠着的情绪。老师说,唯有认真面对,扎扎实实的面对它。我想,困而知之中,冥冥之中是需要贴合生命的东西指引的,中国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此吧。虽然至此,我未曾真切走进中国文学,但我知道每一部经典的魅力也许就在于经典将我们人生之中的所有境遇,特别是困境,都表达出来,深刻且丰富。那是生命表达出来的真善美的样子,我们以此循着文学背后的人的生命,便可以觅得如此这样的路径。原来,生命活泼泼喜滋滋的样子,是在自我生命的底色里,寻找贴合的精微的内心成长之路的。哇,无限期待,那些散文的、诗歌的、议论的,生命中凝练出来的“真善美”。

2、中国的“文字-文人-文王-文德-文化”的脉络

重新认识“文”字,原来如此饱满活泼。文人,即是大人,是独立天地的人。文人,其中有心,可以通,可以一,可以二。文,即是有心之大人也。

能文则可以得天地。

经纬天地曰文。

原来,透过“文字”“文学”,我们走向的是自我内心的世界,当我们走进去,去面对内心的精微之时,清晰之谓“明德”。外在表现,则是坚定清晰的人生之路,美好、纯真、善良,内外贯通且合二为一了。

所以,中国文学是心贴近心,我们读者的心贴近了作者的心。经由文学,我们打破时空,走向天地之间,也回到自我的人世之间。走出去,又回来。


二、中国文化的脊梁骨

1、中国文学表达中道的内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中国文化从天到人,所谓的天人之际,通过符号来贯通。

天命&天生:

天命,即是上天的命令。中国人最高的价值准则为天,天的命令是至高的。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人常常遭遇灾难,会想“命中该有的劫难”,还有类似的话“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诸如此类。我们中国人活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天命传承的自然是天道。

上天有好生之德。天生的意义在于天生万物,上天自会护我们周全一生。所谓的“天降修命”,老天让我们降生于世,自然给予了我们存活于世的能力。我想到了,我们文化中常讲到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一个人降生老天都为其备好资粮。

从天道降到人道中来,很关键的一点是“福自我求”,即每个人都具备了创造命运的能力。恰如老师引用王镇华老师的那句话:老天爷给了人一颗自主心,让人自己做主。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我们每一个人同样尊贵,也同样高大,因为我们可以在人道之中施行天道。人道可学,文以载道,就在中国文学之中。

我们所经历的,在文学之中也可能有类似的遭遇。鲜明的人物,与自我生命贴合上了,文以载道的内容经由文学进入我们生命之中,这便是合道了。合上了,自我的生命就有了伸展与绽放的可能。

老师在这一部分举例中国文学中的小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生命之中的判定着实不易,当我们活在“意识形态”的认知之下时,心的下场不同。是正义,还是暴力?当我们生命中,接受了某种僵化的认知时,生命之中的“自明”会不断提醒我们觉醒,心过不去了,就一直再纠缠之中。可是,生命之中的我们是不是在不自觉的状况下陷入认知的局限,太多,也太久了呢。

当下教育的焦虑、职场的内卷,是否都是意识形态的判定呢?当一旦判定,那么心就落入了焦灼之中。无意识的觉醒让我们陷入焦虑,不明就里的我们却不自知“其实这是无意识对意识的最善意的提醒与劝告”,而我们却在苛责与纠缠里,走向了更远?曾经见识过很多这样的家长在为孩子的未来焦虑,害怕学习不好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了好生活,想着努力赚钱将来能为孩子的将来保障一个好前程。可是,当下的自己面对孩子,面对生活,又是得过且过的将就。一个将就的现在,谈何可以希望的未来呢?也见识过为自己的一个执念惴惴不安,咄咄逼人的家长,其实那份不安是自己的意识画地为牢,不愿意如实看待当下的真实,陷入焦虑,知识恐慌,就是无法面对生命本身。判定不同,心的下场的确天地之别的。

2、中国文学表达中道的关键

那么,打破的关键在哪里呢?在符号之中。

中国文学处理的就是天人之际,透过“感觉”来实现天人的贯通。天人的贯通,也是身心的贯通。身是有形,心是无形的。有形表达无形,而有形的意义在于无形。当身心贯通,便是如是想如是做,也便是如意人生了。

文学表达的关键是符号。符号由两要素组成,能指和所指,前者是有形,后者是无形。前者是感知的世界,后者是概念的内涵。,面对人世间时,中国文学透过符号,借由感觉,前后贯通,直通天地,无形而自明。

中国文学的意义是指引我们在真善美之中(有形)掌握人生的意义(无形),此之谓走出去。然后借由掌握的意义,贯彻到自己的人生之中,生命变得坚定清晰,此之谓走回来。中国文学津贴着的怀抱、高手、思维,皆有符号,我们可以掌握思考与反思,走向自己的人生。

此时,生命之中浮现的念头,便就是自明的显现。我心浮现了什么念头,我讲了什么话,讲了什么,我就写下来,行动起来。我想这就是文学带给生命“自明”的贯彻,也是中国文学在人生命中实现“中道”的关键。

老师谈到:自我是道的入口;欲望,是自我的入口;语言,是欲望的入口。借由语言,我们看清生命里的那些欲望,透过欲望,看到真实的自己。同样,借由欲望,我们看到生命里那些走了一半的、出去回不来的、出不去的“无意识”,我们关心爱护,便会在未完成的自我中,看到生命之中“中道”的存在。

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我也因此在思考:如今的孩子,我们大多批评他们“太自我”。我们以为的是当代的物质优渥助长了孩子们的骄纵与蛮横。或许,自我是道的入口。从欲望切入,自我的背后的欲望(意图)到底是什么呢?欲望又来自于怎样的语言表达呢?或者来自于家庭,或者来自于学校。我在想,焦虑大背景下的教育,其实孩子们的生命被忽略,甚至被压制的。喜欢做的事情没有用,不如选择大家都在学的。在成人面前,弱小的他们唯有透过那个“太过自我”的自己实际是在彰显自己的存在。是警醒么?我想,也是对教育者最温馨的提示吧。当我们面对教育,焦灼无力时,我们得认真面对它,然后在面对中找到中道的可能。而不是指责,抱怨。从这个角度看待孩子们的“自我”,的确是中道的流露。那么,语言表达和欲望可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形式,或者是无视规则、或者特立独行,又或者虚伪,人本不该如此,是意识形态的错用让孩子不得已选择了如此的认知,如此的行为。深入期间,才能真正找到出路,唤醒人之真善美的“自主心”吧。

为师者的我们,是不是也在自己的“意识形态”的世界里打转,画地为牢,却又牢骚满腹呢,须得觉醒才是。


经书与子书的人生议论

1、经书与子书

经书,王者之机。经书,集合所有人的心而成。我的理解是,经书更贴合“大道至简”,超脱了对错是非的二元立场,更圆满通达。而子书则是清晰表达的个人立场,它的意义在于不同角度的切入意识世界。借由立场——议论-推理-概念-核心概念,走向的是意识世界的贯通。

2、意识世界

人感知外在世界时,产生的意识,会自然引发行动。行动完成后,就是能量的释放,自然放下,心无挂碍。这是意识世界帮助人适应外在世界的机制。

从念头升起(想做)到去做,这是出去。做到了,放下,这是回来。出的去,回的来,身心贯通。

从念头往前推演,人的念头的产生只不过是一个结果,是运作的结果而已,只是这样的运作在无意识中实现与完成,意识未曾觉察而已,它的运作潜藏于深海之下,却与身体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理解,无意识与身体更贴合。

而由念头往外的不贯通的表现源自于意识的“假装欺骗”的自我保护机制,当应对外界时,我们轻则会勉强而为,重则会压抑自己,导致自己形成了适应社会的另外一面。意识与无意识出现了割裂,那一部分内容进入了潜意识之中。当我们将这样的压抑模式习惯成自然时,生命就活在了“无明”“无知”的状态里了。

正因如此,我们得将意识与无意识借由“经书”而贯通起来,生命重归于真诚。而经书字数之中,意识与无意识是贯通的,没有被压抑的部分。如此,身(意识)心(无意识)达成畅通。而在意识的分析架构中,意识存在着中心与外围部分。当我们借由阅读经书子书时,我们能清晰化意识的运作模式,实现身心合一。


认知与名物

1、中国的文字

中国的文字是天命的文字,显现的是天地万物的特质。也就是可以理解的是中国文字承载天道,贯通人道,即贯穿天人。中国文字不以个人理解诠释为转移,具有独立于天地如实的特质,是如实表达,是天命呈现。

中国文字具有情境性,所以它是开放的,也是模糊的。万物本就为一体。

中国文字的意义在发散中表达,任何字也都是所有字。意义是无形,所以没有分别,也没有对立。“离”是分别,也是遭遇。“让”是谦让,也是责让。畏,是畏惧,也是依偎。受,也就是授,两者同时存在,因为有授,才会有受。同样,因为有教,也才有学。透过中国文字的脉络,道与德自然呈现。生命里,该如何,不能怎样,那个自明会告诉我们。

2、圣贤认知的“中道”

阅读经典,我们得进入脉络之中,进入经典的历史情境之中,这是进入。同样,我们也得将从经典中领会的回到自我,发现经典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产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回来。所谓的“格来正应”,生命自然活在了中道之中了。这是读活经典。

当我们无法进入历史的情境之中时,只能用自己已有的观点解释经典时,这是预设性诠释。这是生命的贫乏。

当我们试着走入历史的情境之中,把视野打开,打开自我的心牢时,这是脉络性诠释。这时,我们的生命开始不断吸收,又不断生长。

当我们把进入情境中的经典带回到自己生命中,用在自我生命之中时,这时占有性诠释,做到的是自新。

如此,生命在这样的来往里获得了生机与活力,也获得了生命如是的活法。向往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中国文学002:生命与文化&天人的贯穿&意识的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