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本文系半撇私塾新媒体创意写作项目里程碑作品一。
孤独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总能用一些不太友好的词来形容,比如:不合群、内向、阴郁等。但是在中国文字里面的解释,孤者为王,独是独一无二。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孤独者无论在何种状态,都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自得其乐。
大学,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那时候,我的周围基本分布着三种。第一种人,因为大学有各种社团,外向开朗的人总是活跃于在各种社团之间,今天开个会,明天聚个餐,后天拉个赞助等,显得游刃有余。第二种人,一门心思在毛概、马哲、思政教育上,希望年年拿奖学金,毕业考上研究生,将进入社会的期限推迟几年。第三种人,不屑参加活动,对奖学金、考研也不敢兴趣,甚至有点迷茫自己为什么读大学。我就是第三种人,高三硬是努力了一把,考了个普通的二本,本来想说要离家很远很远,趁父母还年轻,先远游,结果那年夏天的阳光太刺眼,学校所在地虽然也出了省,理想中的重庆与上海的距离,变成了万州与达州两个小时的火车车程。进入大学后,听盆友说你一定要去当个班干部,以后出去更好找工作,于是我从军训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去服务同学,给同学提供纸巾,帮同学买水等。军训结束,在班干部的竞选中,我如愿以偿,当上了团支书。当上团支书后,组织团组织生活、班会、收团费,参加党支部会议等,忙上忙下。一段时间后,与同学的交流,我慢慢意识到,见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了没事就呆图书馆看书。白天学习,组织班级活动,晚上看书。慢慢的就和寝室的室友疏远了。寝室也从刚开始的3+3,变成了3+2+1.我就是1.刚开始其实觉得挺奇怪的,他们吃饭、上课也不再叫我了,只是偶尔会问问。慢慢的就习惯了。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个人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及寝室之间四点一线。有时候也会觉得孤独,有时候也会约室友出去走走,甚至结伴去图书馆,但是慢慢发现,彼此的节奏不一致,后来也就习惯一个人了。我觉得孤独并不是没有朋友,无法与人相处,而是无法与和自己节奏不一致的人同行。在那一半年,我养成了每天看课外书的习惯,看文学小说,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等各种类的书籍。虽然看了也记不住,但是他们能够让我平静下来,但是自得其乐。
已经记不得大学期间看了多少本书,记得的内容也少之又少。在我看来,只是为我平淡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那种乐趣往往表现在一个搞笑的书名,一段温情的告白还有纸质书翻动的声音和纸张的气味。大四上期的时候,在学校实习后,毅然决定放弃当老师这条路,选择了快消品行业,行业节奏可能比不上互联网行业,但是对于我来说,也已经快更不上公司节奏。但是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还是坚持了下来。
可能正是由于大学养成的看书习惯和对孤独的正确看待,在工作后,虽然没有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也能够通过学习,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并持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就算后来外派,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依然能够淡定自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哪怕你那时候觉得毫无意义,它其实已经嵌入你的血肉,变成了一部份,人生路漫漫,每一步都算数,所以,告诉自己,认真对待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