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给大脑注入养分:输出倒逼输入

你是否经常感到大牛们聊天没几句就无话可说,总是插不上嘴?工作会议上,大佬们高谈阔论,总能引经据典,点出关键,而自己的思考却总浮于表面?你是否经常感觉到自己肚子没有足够的干货与大神们交谈,知识体系不完善,思考不够严谨?这也是我最近所焦心的问题,我开始反思,如何才能快速给大脑补充养分,如何有货可说,并且还能说得精彩。在我翻了几遍他人的经历之后,我发现:首先,生活和工作的阅历,特别是失败、吃亏的经历,会逼着我们去阅读、领悟、思考和反省,攒足干货,;而另外一种捷径则是“输出倒逼输入”。

为何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电影、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仍在关键时刻讲不出一个好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我某一天开会时,遇到一个问题,想举一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个在脑子里貌似熟悉的故事,却被我磕磕巴巴花了10分钟才讲出来。就好像在拼图一样,虽然零散地拼出来了局部,却没有传递拼图的全貌给听众。下班后,经过几轮反思,猛然明白背后的原因:一味地囫囵吞枣,求数量而不求质量的输入,并没有真正地进入自己的大脑。这就好像一个购物狂,疯狂地购入各种漂亮的裙子、包包、首饰(也就是我们积攒的书、网课、讲座等输入知识),而且这些购入还颇为“奢华、有品位”,但是因为主人从未整理和梳理过,等到向外炫耀时,却发现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又或是拿出了几件根本不适合场合的,甚至很多精华被随意扔在角落,早已被遗弃。

高速膨胀的信息网络让我们不断持续地输入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但是很少有时间进行输出,甚至即使有时间进行知识的输出,也缺乏反馈和反刍。当我观察了几位成功提升自己思考力的成功例子后,发现有一种更加高效的知识管理手段——“输出倒逼输入”。

以下三个手段为“输出倒逼输入”的实际操作手段:

(1)给自己的知识管理设定目标

考上好大学的目标会让我们带上更明确的目的去看课本、去做题,为了通过考试我们会更加侧重阅读考点部分,针对一个工作项目的问题我们会google相应的问题。而阅读和知识的输入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设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阅读会比漫无目的地去阅读名人推荐的书单高效地多。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星期内快速“扫读”而不是“精读”一个主题内的书,目的是为了输出一篇介绍这个主题的文章,开始可以只是做介绍,多练习几次后可以开始加深输出的深度,加入自己的观点。如此循环,再逼着自己多回去输入所需要阅读、观看的内容,回去输出更具有含量的内容。

总之,能够顺利地把观点和故事写出来,讲出来,才是真正自己的干货;而摆在架子上书、存在文件夹里的干货却连翻都没有翻过,那只不过是他人的。

(2)多渠道进行输出

我曾经认为,读书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但是自从加入了007、参加了Toastmaster之后发现,一群人地输出其实更加有动力。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输出,珍惜每一次反馈,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有助你调整进步。因为从别人的角度可以看到很多你看不到的东西,其次他人的关注和赞赏会给你的输出带来持续的动力。

(3)对输入再耐心一点

首先,不能乱七八糟地输入,尤其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哪些是我需要认真花时间、进行高质量输入的信息;

其次,一定不能堆积信息,要分清主次,可以每周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用来删除手机的mark, 网页,笔记;

最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切忌囫囵吞枣,因为追求阅读的质量远远比数量更重要。只要是精华的东西,哪怕花一年的时间读也不过分,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自己懒与思考,可以逼着自己写笔记和读后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然后自问自答。千万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思考,因为那些才是能逼着你成长的“输出”啊!

为了达到更高效的知识管理和学习,试着遵循这个原则,“不断地输出,倒逼优质的输入”,一起坚持实践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快速给大脑注入养分:输出倒逼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