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在台里的学习,于不知不觉中就那么过去,从容地如溪水覆过你的手,留下一丝轻凉,稍不在意,就湮没在无边炽热中。然而,这又是如此不同寻常的一天,对于我,对于那些和我一样在完全陌生领域从新开始的人,势必如同人生中那些值得记忆也无法忘却的日子一般。就在这样的一天中,我如愿以偿地结交了新面孔,学到了新知识——短暂,却充实,再次印证了,很多事情,只要你真去做,你就一定能发现什么,也许你之前已知,或许你至今未知。
个人认为,一个人在其人生中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态度应该也必须谦虚谨慎,但是,他的思想可以自由翱翔,精神更应勇敢无畏。所以,作为一个完全的“学徒”,我斗胆将第一天学习思考所得毫无保留地向领导、老师报告,与大家分享,由于所掌握的信息、学识和经验所限,其中偏颇乃至谬误之处自不可避免,还请谅解。
一、团队合作制
所谓“复试”那天,听着领导和三位老师对电视台和栏目工作方式的介绍,我不由联想到保险销售(外勤队伍),尤其是当具体介绍到“编导负责制”时,我发现二者之间有着十分有趣的共同点,又在琢磨,是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采取这种方式制作节目呢?因为,另一种方式,自然而然在我心中被勾画出。
团队合作制,简而言之,就是对整个节目制作流程按不同工作内容和性质划分前、中、后线,前线负责采编,中线负责编辑制作,后线负责后援,领导专事审核与宏观管理,其中,前线队伍再分为选题组、采访组;中线队伍分为文稿组织组、编辑制作组;后线主要分为外联、司机、摄像、技术支持、研发等支撑小组。理想状态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专业化团队,再在之上设编导委员会(总编办公室),对各线宏观管理,捏合为强大的节目制作链条。职权上,单个工作人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条线负责人负责,条线负责人对总监办负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条线负责人不是对栏目负责人负责,因为在纯生产流程,栏目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全台的资源被整合成一个生产链上的各个车间,而“栏目组”虽然必不可少,但它的构成和功效已发生重大变化,由内部小生产到全台大生产下的任务组模式。
说到这里,这种组织架构已经有企业里矩阵式管理模式的雏形了,而公司制度是人类经济社会已被证明了的高效率的组织制作,是大生产集约化的产物。当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纷纷施行企业制改革尝试时,谁又能说我们的电视制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就存在完全不可同语的鸿沟呢?谁又能保证将来我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呢?毕竟,从根本上,我们与企业在经济社会中都要追求组织利益、追求高效率。所以,当时,我第一个问题就想问:是不是所有电视台制作节目都采取单干式的编导负责制?
那么,这种模式的优劣点又有哪些?有些是我们能立刻推导出的,有些是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掌握的,大致如下:
1、全台资源整合,大生产替代小生产,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和效率;
2、专业条线和任务组职责清晰,利于专业化制作和批量生产;
3、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组织规范化要求,增强员工认同感,每个人不是为了某个临时存在的栏目工作,而是为了四川电视台这个更大的“家”。
从个体心理情感上来看,我和朋友探讨过,认为几个伙伴组成的固定团队具有单个人无所比拟的合力,我们也希望能有稳定的同伴一起合作,而非一个人带着只司其职的摄像师、司机把全部事情跑完,我相信,优秀团队制作出的节目质量比单个人的作品只高不低,且由于分摊了压力和工作量,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产量也很令人期待。当然,肯定有人担心团队成员中有强有弱,利益分配方面是否会存在不公进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可是,如果采取团队负责制,那么我们势必要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对团队进行优胜劣汰的考核,明白了此点,大家同样会努力工作,为多得而多劳。
现行“编导负责制”优点在于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进出自由、用人灵活,缺点在于给予编导的压力较大,整体资源效率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归宿感降低等如果编导整日有一种“雇佣兵”的感觉,那么再刺激其奋勇工作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潜在的恶性竞争可能,长期紧张导致疲劳心态,只为求节目而无心顾及艺术追求甚至采取不适当手段等等。
再回头看与保险销售工作的比较,认真分析一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诚如王老师所说,“两个行业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任何可比之处,因为有一座永恒的桥梁横跨在各个行业之间,即人的因素,任何工作究其最终都是如何用、管人,不是吗?
保险销售队伍之所以强大稳固,在于两点,一是团队合作制,一是培训激励机制,致使保险公司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力,保持持之以恒的动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销售技术技巧,带来稳步上升的绩效。团队合作还有一个显然的好处,即不因某一两个人的退出而影响团队效益,所以现在几乎看不到保险销售迅猛势头的衰竭可能。反之,平心而论,一个再好的纪实故事类栏目,能够保证多少年绩优?一个优秀的编导可以自信两年内每个月都有好节目,他又能持续五六年都能在压力中保持这种效率吗?也许可以,但我不并确信。更甚在于,一个栏目40人的编导队伍,实际上真正经验、能力皆为上乘者应属少数,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事实,那么,他们一旦因种种原因离开,我们的节目会不会受很大影响?如果是,从我们宏观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我们缺乏本身的造血功能,缺乏替代人才的储备,或者说一种团队合作制下的归属感,而招进十个愣头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将电视机构改造为一个更为规范化的组织,那么对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培训,对于组织与其成员是双赢的。
呵呵,话说远了,探索当今社会电视机构发展的实践道路,任重而道远,这与我现在急需学习上手的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
二、剧本式创作
这个想法源于下午跟江老师学习场记时的一个思维瞬间,到了晚上认真研读鲜老师等前辈的优秀文稿时,想法进一步浓聚为一个问号:可不可以像拍电影那样谋划一期节目?姑且称之为“剧本式创作”。
先看目前的常规方式和流程:获取新闻线索-选题通过-拟采访提纲-拍摄采访-场记-写稿-通过后编辑、上非线……按部就班,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在这种实践已证明正确的方式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可行的创作方式呢?
也就是说,确定选题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编导,应有能力统筹全局,明确知道自己应该拍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希望的是能够立刻跟相关人员联系获取尽可能多的前期信息,知晓自己能在现场获得怎样的资料和场景(条件允许可一个人先实地考察,与相关人沟通),然后在未出门前就已把自己想说又拥有资源能够说出的故事写出来,即类似于电影中的剧本。然后,我们再去根据剧本拍摄采访,有的放矢,高效明快(当然不排斥在操作中新发现的素材,那更有利于剧本的丰满),回来后直接修改完善剧本,再行编辑,于是,场记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也不需要回来才开始从一堆望而生畏的素材中选择撰写剧本——就核心流程来说,这是两种思维方向相逆的创作过程!
为形象说明上述想法,以买菜为喻,:
一个人准备上街买菜,但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具体该怎么做今天的晚饭,只是听说市场上最近新到一批新鲜时蔬,自己也很想吃(选题),于是他列了个简表,计划买几种蔬菜、几样调料(采访计划),买回来再琢磨怎么组合下锅(写稿编辑),如果漏买了某种辅料,他还得回菜市再买(补拍),
另一个人也准备上街买菜,他也听说了新到了一批新鲜时蔬(选题),于是出门前他先决定好晚上就吃鱼香茄子、韭黄炒蛋,盘点了一下做这几道菜需要哪些佐料和配菜(“剧本”或文稿),然而直奔该去的地方,按计划采购,回来就下锅。
差异是显然的,后者计划性更强、目的更明确、效率更高,且不容易漏掉计划中的事项,当然也需要编导更强的驾驭能力(可是从初级角度来说,逆向创造似乎又更有利于新手尝试,就好比学英文先把单词用汉语标注一般,有趣)。
其实,下午跟江老师学习场记时我不由自主所问即“是否可以略过场记或只记要点”,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计划性、逻辑性很强且瞬间思维跳跃较大的人来说,也许他适合也希望在“写剧本”阶段就勾勒出故事大致面貌,而场记部分不过是选取剧本需要的素材(好像拍电影“场记”是当场记录吧),做到记忆中自己心中有数,制作时自己从某个时点拈出需要的片断。
当然,剧本式创作是否可行,我还没有完全的把握,因为实践的方面之于我还是一片空白,而且我们自然都知道电视栏目制作和拍电影仍然是两种区别比较明显的工作,所以这还只是很不成熟的一时之想罢了。
前人说得好,无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呵呵,我胡思乱想的本意也在于此吧,放弃高薪,破釜沉舟,尽管还难以说我将来哪一天就一定是咱们栏目的正式一员,但一旦进入氛围,从第一天起,我就自觉置自己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并由此希望我们的节目长盛不衰,由此,学习之余有时我会思考: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什么?我们的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恐怕已由无数新闻人长久思考,在这里我也无意多我一言,只是,我想,有所思总比无所思要好,尽量带着纯粹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去做一份事业总比在压力下为了多挣一份养家钱而寄望社会矛盾多多益善要好(譬如,为上节目而故意引诱采访对象互相争吵,譬如,恶劣的北京“纸陷包子”事件),对吗?(我在商报从事绩效考核时接触到很多内部资料,就常感慨于此)
同样,我们的节目确实相当不错,然而,一则居安思危,二则志存高远,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创新,这一方面来自节目本身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的事业雄心!实事求是地说,在成都待了八年多,我在本月之前并不知我们栏目(我是比较喜欢看新闻类节目的,从成都全接触、警示、各档新闻现场到CCTV2、12、10套),最近问了身边一些本地朋友,他们对“黄金30分”也没有太多印象,尽管这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但至少告诉我们还有不少有待覆盖的市民群体啊!
首先,我们需要自我包装,以栏目品牌参与受众广泛的社会活动,扩大知名度,或者“以新闻育栏目”,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宣传,其次,我们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集中研发队伍对新闻市场进行研究探索,比如,《焦点》对案件的阐释是否还可以做得更有差异化?毕竟电视上这样的栏目太多太滥了;还如,是否可以借鉴央视十二套节目的某些长处,《天网》《第一线》的确让人看得很过瘾,尽管它们与我们的《焦点》定位还是有所区别,但把法制故事讲述得像让人看了一部迷你警匪片,通俗点说,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和希望的效果吗?
我所能想到的,前辈和同侪想必早已或也将想到,仍露初学者浮浅之见,仅仅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要干就要干好的心性使然,见笑了,也耽搁老师时间了。
二羽于蓉城 东二巷
2007年7月24日晚1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