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之下的人生思考(2)

2020疫情之下关于创业的思考,前几天听了吴永波的一个课程,疫情之下的危机大家是怎样看待的,课程中说危机即是有危也有机,这个疫情对服务行业的影响是比较大,2019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54%,比第二产业高出14.2%,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6%,可见这波疫情的影响的确是非常致命的。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信息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顾客参与服务、顾客与服务组织接触交互的时间、地点、方式、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兴服务业态风涌云起。

上述是摘自《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关于新兴服务业态的描述,可见这波科技浪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开始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扫码支付、网购、外卖等信息化的生活方式,这次疫情甚至将社区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顺利打通,很多线下的便利店、社区生鲜店等实体店铺都将销售与服务搬上了线上,有甚者在疫情的帮助下还顺利将估值推高,有一个朋友在XX市有98家社区便利店,原来估值就1.5亿元,这次疫情后合并了家社区团购的公司立马估值6个亿,可见疫情之下只要改变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整个疫情当中我们家的生活是给京东及美团包办的,京东顺势连接各大商超将原有的“京东到家”业务推至高潮。可是我们都不会随时有个几十家的线下实体店的主,也不会有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这般实力,如果作为传统的在职人员、小微企业主、个体户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个是我在疫情下的思考的问题。

上次我们提到像“病毒”一样活着,理论来自王东岳《物演通论》的递弱代偿原理:物质的存在度一路递减,而物质的属性和能力代偿是反比例递增。什么意思?我先来看看单细胞是什么?最原始的单细胞是不需外养的晒晒太阳就可以获取能量存活下去,它是不断自我复制、裂殖的繁衍模式,所以它不会死去,已经存活了38亿年之久,所以他的存在度很高。脊椎动物、哺乳动物、人类都是外养型物种,总不能靠晒太阳获取能量,没有外部生存环境的供给是无法存活的。所谓的现代智人,不过区区20万年,所以人类的存在度很低。如果把巨头和小微们都当作是宇宙的物质(其实我们都是宇宙的基本物质),巨头=人类,小微=病毒。

小微因为比较简单顺便一点业务就可以活下去,就像单细胞晒晒太阳就能获得能量一样功能性简单,SO因为简单、单一,它的存在度高所以它的代偿度就低;

巨头是一个复杂体,像人类一样有多种脏器、神经、大脑等组织,是一个极度分化的功能集合,它并不能像单细胞一样通过晒太阳来获取能量,属于外养型物种。所以他的存在度低,他的各项功能就是代偿度。想想巨头们庞大的组织结构、复杂的系统决策、各方分化的业务部事业群等,是不是就是一个人类的样子。只有其中哪些位置节点发生病变,整个组织就会像人体生病一样倒下来。

所以,这个思考下我觉得公司立马转型改组,不是建立什么前台、中台、后台等等,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去结构化、去功能化。把原来庞大的组织变成单细胞体,单细胞是不会死去的,它们复制、分化、裂殖;

所以2020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行,是否就像病毒一样不断的自我复制,繁殖,创建另外一个同样的自己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疫情之下的人生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