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所有正确的事,都得慢慢来

最近两天一直在刷《天下长河》,真的是太好看了,很久都没有刷到这么好的剧了。两天的追剧经历,让我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越是正确的事,越急不得,越是得慢慢来。

《天下长河》这部剧主要是讲康熙年间,靳辅和陈潢治理黄河之事,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黄河段时间内不再泛滥,而是要让黄河从此以后不再泛滥。要完成这个目标,他们初步估计大概需要30年的时间,要知道在古代30年意味着一个人半辈子的时间,都耗在了这件事上。

当他们把这个30年的计划,说给康熙,说给大臣们时,大家都变现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仿佛是在说,30年?我能不能再活30年还说不好呢,你张口就要30年的时间?

但是最终康熙还是相信了靳辅,让他用自己的方法去治理黄河,并且给到了充足的支持。虽然剧没看完,但我大致去查了下靳辅的生平,他在治水这件事上,足足花了11年的时间,至死都还操心着河务。

同时我也思考了下,为什么靳辅最终把黄河给治理好了。

首先他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面对黄河泛滥问题,他把眼光放的非常长远,懂得循序渐进。他把治水的计划,分成了好几步,虽然每一步都是大工程,每期的大工程分好几个小工程,所有工程需要同时开进。最好第一步后,再执行下一步,绝不贪快,绝不求应付。

在靳辅治理黄河期间,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朝着大臣各种为难就不说了,甚至在治理期间也发生过多次大坝决堤事件。为了能够治水,他可以做出最大的妥协,甚至带枷监工,不管受多大委屈,他始终推进着他的水利工程。

其次就是追本溯源,不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事,找到根源,才能解决病根。为此他带队考察黄河全貌,直至黄河尽头,甚至还考察了淮河、以及运河的情况,纵观全局,给出一套可行的执行方案。

这在当时可以算是比较朝前的一种思想了,当时做水利的大员们,只知道哪漏了堵哪,从来没思考过,为什么这里总是漏了堵、堵了漏。唯有靳辅,从源头的找问题,在全局上找方案。

最后,我想这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一点,立大志,才能做大事。

纵观靳辅的一生,虽然官至河道总督,但没享过几天清福,整天都在钻研如何治理黄河,吃住都和老百姓们在一起。就算去面见皇上了,也都是沉浸在汇报公事的过程中,唯一轻松的可能就是刚开始被押解进京的路上吧。

即便是经历了不理解、污蔑、误会、甚至康熙都差点不信任他,但他依然初心不改。这和他立志要让黄河清有很大的关系,在他看来,黄河治理好了,老百姓生活就好了,人民生活好了,国家就富强了。

为了这个目标,前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在乎。只要你让我治水,不管是带着枷锁,还是每天风吹日晒,都无所谓,只要能治水就够了。

最终靳辅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虽然他没能看到自己治水的结果,他但的功名被康熙记下,也被后人记下。

面对治理黄河这样的大难题,想要一次性治理好,绝不是头脑一热就能行的。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只要方向是对的,成功总会如期而至的。

其实想要做成一件事也容易,找到一个对的的方向,持续做下去就够了。也许期间会遇到诸多困难,但只要你的脚步不停下,一直向前,总会有走的终点的时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357 所有正确的事,都得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