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平叛》7:智者千虑 终有一失(3)

文 / 文元 


No.8 /第二章/ 3

第二章 智者千虑 终有一失(之三)

原书插图

到了嘉庆二年(1797年),萨木萨克已有亲自出马、窜犯边境之举。这年,萨木萨克带着他的长子迈玛特•玉素普,试图窜犯喀什噶尔,但途中被浩罕兵阻截。当时,乾隆帝虽已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嘉庆帝颙琰,退位称太上皇,但大清朝仍由老皇帝做主,威势不减。浩罕作为大清属国,自然不愿意那个受它庇护的萨木萨克给它招惹是非。

不过,浩罕这一行为着实让萨木萨克有些灰心丧气,第二年遣人上书清政府,希望携家返喀,并让其子上京朝觐,一度打算归降。当时,驻喀什噶尔任参赞大臣的长麟向清廷奏报“萨木萨克输诚向化,恳请内投”,称境外萨木萨克因“穷蹙无依”,经他派人前往劝说,现有投诚之意,并打算令其子“先行进京瞻觐”,尔后“再带家口同来”。

对于长麟的这一奏报,太上皇乾隆乐见其成,并抱着很大希望:“可期永除余孽,回疆益臻宁谧,实属极好机会。”于是,他令长麟派人“迎出卡伦,将萨木萨克父子俱行送京安插”。此事反映出乾隆帝直至晚年仍极为关注西部边陲的安宁,欲借萨木萨克主动请求内附的机会,彻底解决境外和卓后裔这一心头之患。

乾隆帝明白,和卓家族在南疆地区尤其是在白山派信徒集中的喀什噶尔一带,具有世袭性的社会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可对当地的政治稳定构成极大威胁。

想当初,在清朝征讨准噶尔汗国之前,回部是由准噶尔人统治。在那一悲惨时期,回部广大穆斯林饱受准噶尔的残酷压迫,奸淫掳掠时有发生,他们吃的是干硬的饼子,睡的是枯草,他们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值钱的东西都埋在地里藏起来。

后来,清朝皇帝派大军前来驱逐了准噶尔人,并释放了大小和卓,但是,当地穆斯林却叛乱了,因为他们只对大小和卓虔诚崇拜,而对于大清皇帝的恩典并不领情。

和卓家族已世世代代从精神上控制了白山派信徒,只要和卓家族成员发出号召,其众多信徒势必闻风响应。这正是乾隆时期为何要对和卓家族成员采取严密防范措施,并力求全部拿获归案的原因所在。

遗憾的是,乾隆帝的这一愿望不久又落空了。据说是由于萨木萨克的妻兄“从中播弄”,使他改变了主意,未能成行。贼心不死的萨木萨克最终还是没有走上自动归降这条路。不久,萨木萨克携眷远遁,继续流亡境外,而且下落不明。

萨木萨克这一反复无常、出尔反尔之举使清廷颇为恼火,尤其是,该件事对不久之后亲政的嘉庆帝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令他对萨木萨克之事厌烦至极。这是后话。

总之,乾隆帝执政期间,包括他做太上皇那三年,清廷一直都在密切关注萨木萨克与境内信徒的相互勾结,一经发现即严惩不贷;同时,对境外萨木萨克的动向始终保持着警觉,还派人设法了解境外和卓后裔动向,多方购觅,以相机消灭之。但萨木萨克有浩罕庇护,终未成擒。

不过,正是由于乾隆帝的高度重视和当地官员的积极防范,萨木萨克在乾隆帝在世时始终未能入境作乱(最多也就是派人入境敛些钱财而已)。即使在日渐衰朽的迟暮之年,乾隆帝从他那双昏花老眼中所发出的警惕目光,仍能震慑着暗处滋生的邪念。这足以说明只要坚持执行对和卓后裔的防范政策,就能有效地防止大规模变乱的发生。

令人遗憾的是,终因耽搁过久,该和卓后裔早已长大成人,难以就范,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乾隆帝有生之年始终未能解决,也算是“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吧。

而更为遗憾的是,在乾隆之后的嘉庆一朝,清廷便改变了乾隆朝对境外和卓后裔积极防范的政策,甚至可以说是放弃了这一正确的政策。

(本文属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道光平叛》实体书可登录当当网定购)

(未完待续)

文元和他的书

创作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书已出版,我已获得出版社和作者授权。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交流请发简信。

更多章节,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历史小说《道光平叛》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光平叛》7:智者千虑 终有一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