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

上到高中,我才深刻悟出来从小就知道的“温故知新”的真正含义。如今研究生的我又领悟另一道理,真正喜欢的,想学的东西从来都不在课堂上。想要得到真正想要的,要靠自己去找。

今天上的课程是视觉角度分析社会现象。课堂上我过的很享受。听老师分析了很多图片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后来又讲到了绘画中视觉效果对人体感官认知的影响。突然发现大多数的油画我都见过,记不得是在哪一本儿时杂志,图书馆的藏书,课堂读物,学校走廊的装饰画,还是哪里的博物馆里,我不记得作者,也可能不记得作品的名字,但是我却牢牢记住了这些画的内容,结构,色彩和人物。这种见到旧相好的感觉却让我非常震撼和诧异。听着老师讲解如何分析这些构图和内容的塑造,我的内心开始思考期末论文的选题。同时也觉得暗自窃喜,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老师课上的东西我又能记住多少?能记住多久?到头来我还是只记得最初记住的那些画面罢了。这或许就是那些著名的油画的著名之处了,不论是“一百个人的心里又一百哈姆雷特”的评论家分析再多,也掩盖不过著作的光芒,而那些我们平日里最喜欢的东西,恰恰是自己愿意花时间探索,花精力琢磨,花时间去揣摩的爱好。只有这样才来的深刻,来的有效果。

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爱好也好,特长也罢,全都是自己投入了额外的时间,自愿奉献。这一点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相通的,我们与爱好就像两个好朋友一样,愿意为对方无私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几乎等价的交换基础上。当你为爱好献身到一定境界,你的爱好也会回报给你相应的成就和自信。我喜欢英语,以前高中同学总是羡慕我英语不用学就能考的好,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应为我初中的时候,宁愿放弃看电视的时间,每周都花至少两个小时学习新概念英语并自学完了三本,高中基本不需要再怎么用力就可以保证130左右的成绩。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高中到研究生我一直都在吃老本,自以为英语所向披靡,后来出来国才发现自己连个3岁小孩都不如。。。我喜欢文学,愿意花时间一遍又一遍看自己喜欢的书,不怕人笑话,直到初中我还会看格林童话看很多遍,连母亲都气的要给我扔了。小学每周必看儿童文学,童话大王郑渊洁,大自然探索。到中学,中国国家地理,摄影杂志。高中看山西出版社的文学杂志,四大名著。大学辅修英语,就是为了念两句十四行诗,看看英国历史。我能在博物馆里逛上一天不吃不喝,也能在图书馆或者书店里呆到关门,我能在坐车的时候听电台念林清玄,夏目漱石,梭罗的文章,也能在太行山中前行的时候,一步一诗的背诵,把那千年前文人骚客留下的诗句全数奉还给描述中相符的大自然。我大学的时候自己琢磨出来了一种写小说的方法,后来发现这是正规的写作技巧课里教的内容。

但是我也经历过很多失败的教育。比如小时候的数学教育,因为我自己太过粗心,老师总是对着我使用轻微的暴力手段,例如揪辫子,当堂呵斥我,但我也知道她那是因为重视我,有问题总是叫我第一个是回答,上课一直就站在我身边,下课我桌子上被她按一桌子的粉笔灰。然后我不经过脑子的掉入她实现设好的陷阱(其实她也不是故意陷害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粗心就像是筛子一样总是能筛掉正确答案,留下一万种可能的错误答案)她在当堂羞辱我一番,我总是怀恨在心,发誓以后一定要学好数学。现在想起来那是一种多么微妙的关系,既是针锋相对的敌人,却又感觉比别人格外亲近,难道那时候就形成了我的受虐的变态性格?后来在奥数班上被“神童”智商碾压,可是每次入班筛选考试总是考过(非常怀疑是老师为了让我继续上课所以故意给了高分),在班里熬了好几年,更觉得数学就是折磨正常人智商的浪费时间的无聊手段。高中的时候却是因为同桌数学特别好,我才不甘示弱的学好数学,每次老师请同学解答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好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那时候就是一种竞争,比谁想出来的办法多。那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还有就是钢琴的学习。从小学就练习电子琴,母亲说你如果每天都练琴,坚持一年给你换钢琴。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儿时上琴课的场景真的一点也不记得了,可见它在我心里多么没有地位),我一点也不喜欢练琴。总是偷懒,五年级时,断断续续坚持了几年的电子琴终于让我有借口可以退课了。可是当我亲眼看到一个玩的特别好的朋友音乐课的时候为我们弹献给爱丽丝的时候(那时候我喜欢的男孩子还喜欢她),我突然觉得弹钢琴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诗情画意的让我陶醉其中。之后我听了很多经典的交响乐,最后还是觉得纯粹的钢琴曲最好听,甚至至今都觉得钢琴的声音是最好听的。然后就有了我从高中开始就对琴有了执着。大学的时候宁愿汗流浃背,十指生疼,也要咬着牙自己练琴。那种指尖弹出盛夏(summer一首很好听的钢琴曲,也是我们学校的上课铃声)的感觉,为什么不在小学的时候出现?为什么自己亲手葬送了可以练琴的机会?甚至到了英国,我来这里的第一件事竟是买了一台电子琴。真是令我自己觉得好笑。后来,看到钢琴家的舅妈说,小孩子学钢琴要先学会烘托喜欢钢琴的情感,比如欣赏音乐剧,演奏表演,听钢琴曲等。我恍然大悟。小时候只以为这是一种发声工具,没有任何情感和理解,却要经过复杂无聊的技巧练习,当然不会快乐,也坚持不下来。

人们总是针砭时弊,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多么的无人性,压力大,无用,刻板,扼杀想象力。我一直都是同意的。但是在我们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去想办法解决总比无谓的抗议来的有效果。李玫谨认为,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就应该去学什么,别的都不用学。所以她女儿就不用学数学,只学音乐。可是我的观点就完全相反。我喜欢挑战,比如我知道我高中的时候文科好(平均80+)理科不好(平均50)但是我愿意去挑战,而且我相信,我理科不好是有原因的,那我为什么不去“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呢?所以我选了文科。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享有了太多的自由,反而可能是一种堕落,自由久了很有可能形成性格和学习能力上的惰性,人们认识的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天天沉浸在实验室里的老学究,他们得到了卓越的科技成果,但也舍弃了人格和技能的多项发展的可能。其实突破各个领域的壁垒有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头来,原来自己喜欢什么要自己去寻找,只有自己找到的才意义非凡,格外珍惜,也才更有意义,你也更配有资格去说喜欢。就像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急于和父母斩断联系,其实所谓真正的独立从来都不是断开关联,而是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不用别人去担心。我们与爱好也应该保持这样的关系,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特性,保持紧密的关联,但却能自己在自己的天地里,享用创造的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