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庄军 文辑/砖玉
【编按】
过去的2020,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奋发拼搏,逆势而为,取得不俗战绩。迎来2021,我们守初心,记职责,担使命,瞄准新目标,奔向新前程,实现牛气冲天的大跨越,必将夺取物阜民丰,繁荣富强的新胜利。回到基层,来至一线,听取群众的声音,嗅闻泥土的芬芳。
跟随摄影师庄军同志,带您领略世纪大片,观澜年度大戏——过新年的天,赶大集的人。
春意盎然,雨润心田,大年携着牛气,奔腾而至。喜庆红色是这个季节的主元素,新时尚,印证了红红火火过大年,幸幸福福过一生的普天同庆之愿。
红红大灯笼,带来福气和祥瑞,当清风拂来,灯笼便摇曳在门口之上,招呼着前来串门的邻里街坊,彼此说着吉祥话,相互道着万安,像极了礼尚往来,幸福甜蜜的美满生活。
小的时候,缠着大人去赶集,油条是小孩子最爱吃的。拗不过孩子的执拗,便称上半斤,用粗麻线扎上,挂在自行车的前车把,一边骑着车,油条一边在风中摇晃,那种摄人心魄的弧线律动和油条飘散的沁人香气,馋极的孩子总是把油条偷偷送进嘴里,在大人的吆喝声中,欲罢不能,满脸的幸福。
新年到,闺女戴花,儿买炮(鞭炮)。孩子是这个家庭的小太阳,光芒四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赶集时总要带着孩子,买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鞋子,比如零食,还有玩具。
街头一角,总有这样一些年过花甲的买卖人,衣着朴素,话语铿锵,透着地道的乡土音,农村范儿,诚信无欺,买卖公平是他们的操守。如果你不是熟人,少给你点,也是常事。看那高高挑起的称杆子,移动有素的秤砣,再配上湛蓝色天空,您真是那颗定盘的辰星。
这条艳丽的小狗,用黄泥巴做成,前后两半部分用牛皮纸连接起来,用浓浓的颜料画出艳丽的模样,还有略显夸张的嘴巴和眼睛,一个中国式卡通狗形象跃然而出。两只小手各执一端,两手协力一拽一松,小泥狗便发出“汪汪汪”的叫声,这是农历年中国独富特色的民俗文化。要在平时,是难得一见的。
“大公鸡,喔喔叫”,街头上的公鸡全然没有了原来的那股神气,老人把家里养的公鸡,卖掉换钱,补贴家用。大公鸡的价格在节节攀升,有的能卖到26元一斤,为家庭微薄收入贡献着鸡们的力量。
今年,“八戒”的肉格外叫座,精肉也到了25、6元一斤,食肉者少之,我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一种坚定,一种辛劳和为你服务的贴心周到。“来,您要几斤”,“两斤”,“好,三斤半,还多一两”。顾客喜笑盈盈,付钱走了。还嘟哝着,“嘎多了,嘎多了。”
看这般工艺,没有五大名窑的精致典雅,却有当地民俗的淳朴粗狂,作为无可争议的实用器,摆上供桌,用粮食或着沙子填满,点上香,余烟袅袅的供香便灼灼的燃烧,升腾而起的是老百姓美好心愿和对未来的期盼之情。
瓜果蔬菜是咱们老百姓家里桌上的常客,自给自足之余,拿到集上去卖,让生活富足起来,这是我们“菜篮子工程”的一重大体现,占瓜、大葱和蒜薹,这个时节,没有便宜的,农产品贵了,老人脸上乐开花,我们该为之高兴。工薪阶层眼巴巴看着工资愣是不涨,那,我们就少买点,捧捧场,日子总是要红红火火过的。
这是独具北方集市特色的羊(猪)肉汤铺子,通常于集市一偏隅之地,简易的搭棚,一口硕大的锅,配上香菜,调料。价格是最低的,量是最足的,吃下去最是暖暖的,一碗汤,二两酒,三个人,酒足饭饱足以抵挡冬天的严寒,热气腾腾的汤水像极了老百姓的生活。
烟袋锅子一老头,蹲在摊边可劲抽。虽历尽岁月变迁,饱受沧桑磨砺3,全然不改性格中的倔强,让一切不如意在烟云缭绕中随风逝去,尽显洒脱率意。来吧,一起数这静好岁月。
整个齐鲁大地的饮食自成鲁菜之风,在沂蒙山地区,叠的长方形,一摞摞的,叫做可意煎饼,以前是地瓜、玉米的,如今上了档次,有小米、高粱的等等,更是被老百姓带到上海、北京、深圳等大都市,受大家的欢迎,被全世界认可。我们小时候吃的是地瓜干的,硬有嚼头,腮帮子都疼。
寓意吉祥的春联,红红的大福字,高挑的个子,清秀的脸庞,俊俏的模样,在这祥和节日里,显的那样和谐,幸福,快乐,美满。这是张很出彩的抓拍,我喜欢,相信大家也是一样。
年二十三,是我们的小年。农村有辞灶的风俗,买上灶君,贴在厨房,上面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还有吃灶糖的习惯,黏黏甜甜的糖暖化了孩子的心。灶君是主管饮食的,当民以食为天,所以和百姓走的最亲最近。
孩子通常是爸爸的大玩具,孩子喜欢的,爸爸同样喜欢的不得了,先尝尝味道,口感好,就再吃上一个。
小时候的梦想,长大后也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逃不过生活的纠缠,好在,我们就是主宰,这个世界依然极尽美好。
每每春节来临,这里都是年的盛会,花的世界,人的海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大人,小孩,老人,他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之中,享受着春节带来的愉悦,喜笑颜颜。赶大集,置年货,过个红红火火的新年景。